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

大宋除了不承認燕雲十六州屬於遼朝之外,還不承認西夏的地位,即便他李元昊立國稱帝后,大宋朝堂依然不承認,採取迴避或置之不理的態度。

趙禎看着夜闖軍營的禮部郎中吳育一陣無語,這吳育真是個炮灰級的人物,兩府相公和滿朝官員無人願來,他卻毫不顧忌的毛遂自薦,即便是西夏使節前來也不用急於一時,在東京城安頓下來,稍稍晾上一陣便是,大可以奏疏來往,何必帶着西夏使節趕到軍演之地?

當趙禎翻看使節遞上的李元昊國書後微微一笑,難怪吳育這麼着急非要親自帶着使者前來,原來李元昊是上書自己,請求宋夏議和!

看來李元昊也頂不住壓力擔心兩頭作戰,更擔心宋遼達成一致,結盟瓜分整個西夏。

國書的內容很簡單,省去滿篇的廢話和客套,剩下的主要內容就是請求大宋議和,並提醒趙禎不要與狼子野心的遼朝結盟,趙禎看完不禁大爲讚歎李元昊的能屈能伸。

之前大宋奪取西夏兩州之地,獲得百里草場,牧馬戍邊致使西夏忌憚萬分,常常騷擾鹽州,洪州之防,兩國之間的關係也日漸緊張,現如今遼朝即將討伐西夏,李元昊毫不猶豫的放棄疥癬之疾,全身心的投入到與遼朝的作戰中,這種快刀斬亂麻的果斷趙禎都要佩服。

使者跪在地上等待趙禎開口,可左等右等也不見大宋皇帝發話,微微擡頭看見的是皇帝的哂笑,頓時心中惱怒,但身在敵營又不敢表露,只能捏緊拳頭一言不發。

“西平王使者起來說話!”

大宋皇帝終於開口了,但使者聽了後卻遲遲不肯起身,一旁的吳育皺眉到:“你難道沒有聽見陛下的話嗎?”

拓跋武皺眉道:“陛下是在對西平王使者說話,臣非西平王之使如何敢起身?!”

“放肆!”彭七大喝一聲便要上前,卻被趙禎攔下:“算了,不必與他置氣,咱們一直認定党項就是定難軍,人家也能在心裡認定党項就是西夏。那你起來吧!”

見趙禎給自己臺階下,拓跋武也就不再糾纏,順勢站起身道:“臣多謝大宋皇帝陛下!”

趙禎揮了揮手:“李元昊的國書朕看了,其中的意思朕也明白,議和納貢倒也是懇切,只不過爲何沒有自削僭號一項?”

拓跋武臉色大變,所謂的僭號是冒用帝王稱號的意思,大宋皇帝這麼說就是要讓李元昊自削帝號啊!可李元昊已經立國稱帝,如何能當着天下人的面再次削去帝號?!

這是在挑戰整個西夏的國威,拓跋武頓時怒目而答:“吾皇如日方中,止可順天西行,安可逆天東下!”

趙禎瞧了他一眼對彭七道:“党項使節不懂禮法,無視尊卑,掌嘴!”

彭七早已覺得拓跋武的態度囂張,那能手下留情,拎起他便一頓大嘴巴子,噼裡啪啦的那叫一個響亮,看得一旁的吳育嘴角直抽抽,有道是兩軍交戰還不斬來使,何況這是李元昊的使者。

彭七還算是手下留情,只不過讓拓跋武疼痛而已,腫起的嘴角並不影響他的說話。

趙禎望着拓跋武笑道:“你也不用掩飾,李元昊定然是給了你底線,否則單單的稱臣納貢如何能打動我大宋?還有,你應該瞧瞧外面朕的虎賁能不能答應?”

拓跋武心中一顫,面對大宋皇帝的如此威脅他還能怎辦?萬一大宋和遼朝達成協議,並且意圖同時舉兵瓜分西夏又改如何?無奈之下只能祭出陛下的最後手段了。

拓跋武躬身拜下,從懷中掏出第二本絹制國書道:“大宋皇帝果然真知灼見,此乃吾皇國書!”

果然有底線,趙禎笑了笑對彭七揮手道:“呈上來!”

彭七遵旨上前接過拓跋武的國書準備遞給趙禎,趙禎都懶得接,其中定然是許諾多少歲幣,牛羊,馬匹之類的東西,說實話這些東西要是放在以前還能值點錢,可對現在的大宋來說還真的不算什麼,牛羊大宋可以從天竺進口,穿過馬六甲海峽便是印度洋。

馬匹就更不用說,來自阿巴斯的阿拉伯戰馬不光容易訓練,繁殖能力也不弱嘞!

趙禎對彭七遞上的國書沒有什麼興趣,微微點頭道:“念。”

彭七清了清嗓子,畢竟是李元昊的國書,他多少也要認真對待,要不是三才不在,這種差事怕是輪不上自己,可當他看了開頭後便吶吶的對趙禎說道:“啓奏官家,這裡面有許多字俺不認識……”

“……吳育你來!”

趙禎真是被彭七給氣壞了,好歹也是自己的親衛司環衛官,居然敢說不識字,這不是給李元昊的使者看笑話嗎?

吳育恨鐵不成鋼的瞪了彭七一眼接過國書,這回真是丟人丟到家了:“男邦泥定國,兀卒,曩霄上書父大宋皇帝……”

只這一句便讓整個御帳鴉雀無聲,吳育自己也是說不出下面的話來,這……這是在稱官家爲父嗎?!

趙禎的身體下意識抖了一下,一旁的彭七更是緊了緊身上的衣服,太肉麻!太無恥!太雞賊!太丟人了!

趙禎有些不相信的望着拓跋武道:“你確定這是李元昊的國書?朕怎麼覺得是你拿錯了!”

拓跋武躬身說道:“沒有,這確實是我西夏皇帝李元昊親筆所書!”

趙禎實在不知道說什麼好只能無奈的說道:“元昊真大丈夫也!”

能屈能伸乃大丈夫,拓跋武顯然是把這句話當作是趙禎的誇獎,居然還禮貌的回答道:“多謝陛下誇讚!”

趙禎已經無語的說不出話來,只能暗道一聲:人才!!

宋,夏,遼,三國皇帝的年齡相差不多,但李元昊的年歲最大,比趙禎還大上七歲,耶律宗真比趙禎小六歲,遼宋爲兄弟之國,遼聖宗年幼,稱宋真宗爲兄,真宗尊蕭太后爲母,也就是說遼皇耶律宗真是趙禎的弟弟,這還說得過去。可現在李元昊成了自己的“兒子”那豈不是耶律宗真算是他的叔父……

這還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一千九百零二章錢從何出來?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六百零二章劍走偏鋒的援軍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一千四百零五章軍中生活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兩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嘯席捲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
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兩千六百三十章兄弟三人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二百六十四章武人的瓊林宴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吐蕃的何去何從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一百二十六章請君入甕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一千三百七十章遼朝兵力有幾何?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一千九百零二章錢從何出來?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六百零二章劍走偏鋒的援軍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四百三十章立憲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五百二十章不可盡信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一千四百零五章軍中生活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一百八十六在商言商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喝最烈的酒…………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一百七十二章靈前夜話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兩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嘯席捲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九百一十一章宋遼皇帝的心術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七百八十五章最毒婦人心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乾坤在握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兩千三百九十九章“一切皆在狄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