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

趙禎並沒有打擾這些人,而是悄悄的離開,他坐的地方本就靠外,在這種地方沒人會去注意他的存在,知識的魅力和人的求知慾就像兩塊強力的磁鐵。

趙禎不願打擾這裡的氛圍,智慧宮中的一切都是極好的,積極的,人們對知識的追求就是對先進文明的追求,這是人類發展的正常方向。

華夏王朝已經很多年沒有出現這樣自由的學術環境,趙禎突發奇想,看着邊上的三才道:“擬旨傳送中樞,朕要開啓一場盛世!”

三才立刻揮了揮手,一輛馬車便出現在了偏僻之地,趙禎進入車廂奮筆疾書,這是一個美好的時代,政治上有極高的自由度,君臣之間的環境較爲輕鬆。

還沒有進入黑暗的文字獄時代,人不因言獲罪便是最快活的事情,沒有那麼多的****更沒有人爲此掉腦袋。

那就着這股東風,何不開啓一個如同先秦一般的美好時代,百家爭鳴,百花齊放,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各種各樣的學術爭論對於封建王朝的統治並不是一件好事,但對於社會和文明的進步卻有極大的推進作用。

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再出現所謂的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便都是一個笑話,無論是什麼樣的學術思想,都離不開一個儒家的框架。

只有在此之中才能被稱得上是學問,墨家消失了,法家消失了,名家,雜家,縱橫家,陰陽家,甚至是農家,小說家…………

其中的代表人物也幾乎都是大名鼎鼎的存在,誰能想到呂不韋居然是雜家之人?

當然趙禎不打算再弄一個敢販賣皇帝的商人來,但專門研究商賈之道的學術門派卻是應該出現,也必須出現。

現在大宋的經濟環境和形勢空前大好,而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商業就成爲一種必須,這將會爲大宋提供更好的發展。

不光朝廷需要,民間的百姓也需要,那些商賈就更加需要了。

而農業一項是封建王朝的基礎,雖然大宋已經到了免除農稅的程度,但農業依舊不能荒廢,要需要大力發展和研究。

一旦出現特殊情況,南方的糧食不足以及遇到大面積自然災害的時候,悔之晚矣。

不過農業已經不是傳統的農業了,果腹不是農業的全部,更多的生產和溢價的問題,各種各樣具有極高經濟價值的農作物成爲農家研究的方向。

純粹的學科並不能存在,農家自然是要打着齊民的思想而進行,在學宮中已經不是新鮮事。

事實上隨着學宮中知識的不斷增加,研究的專業性不斷的增強,越來越多的學術團體出現,而且人數還在不斷的增加。

思想上的碰撞和衝突自然也會出現,沒有人可以忽視這個問題,趙禎早就開始考慮了,同樣,作爲禮部尚書的歐陽修也在思考。

這位對文化改革有着極高積極性的醉翁,展現了他的才智和膽量,在奏疏中早已提過“罷黜獨家,百家齊鳴”的觀念。

他把這種觀念稱爲“爭流”,唯有百家爭流才能欣欣向榮,儒家單單以自己位尊,實在是太過狹隘。

事實上歐陽修也是儒家出身的人,就是因爲深諳此道,所以才更爲了解,更爲擔心,更爲憂心忡忡。

他知道儒家獨尊的地位已經不可能保得住了,沒去過學宮的人都不知道學宮之中是一副什麼樣的景象。

那裡的環境和氛圍讓他不能自拔的深陷其中,不光他是如此,朝堂上的朝臣們幾乎都是如此,身爲相公的范仲淹常常在政事處理完後便下職去了學宮中,有時一直到了三更天才會返家。

身爲格物院監丞的曾工亮常常在那裡得到靈感,丁度等人趨之若鶩。

當只有儒學的時候,再多的想法有時也不敢說出來,擔心與儒學相違背,不受世人待見,可越來越多的學說出現,越來越多的知識開始在學宮中進行衝擊。

人們開始漸漸的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表達出來,於是那些新興的學術團體便開始出現,這個時候堵不如疏的道理就很有用。

歐陽修的奏疏在朝中的影響是驚人的,一石激起千層浪,誰都知道學宮之中已經出現了許多新的學說,但他們依舊不能割捨對儒家的依賴。

於是歐陽修就被人上疏彈劾了,當然,趙禎是留中不發的,因爲這樣的彈劾實在沒有什麼作用。

今天在學宮中看到了張載和年輕的周敦頤之間的辯論,無論是環境還是氛圍都讓人很舒服,再看看越來越多的學術團體開始出現,於是趙禎便在馬車中下旨,把儒家獨尊的地位解除掉。

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獨尊儒術意味着儒家是唯一的學說和正統,同時朝堂之中的官員必須出自儒家。

科舉的內容也必須從儒學中選取,也就是說考題只能在四書五經中出現。

但現在不一樣了,趙禎知道自己的旨意意味着什麼,這是在全面撼動儒家的政治地位,同時也是在打擊儒學的地位。

一旦做到歐陽修所提倡的“罷黜獨家,百家齊鳴”的狀態,那儒家在各種各樣的學術中將會很快被淹沒,當然,儒家的思想不會那麼快的消失,畢竟這個時代的規矩和禮數還是依靠它而存在的。

但新興思想的出現,更符合這個時代的思想的出現會逐步取代儒家的地位。

人類的進步速度遠遠比看起來的古板要快得多,好的東西就是好東西,你即便是不想承認也要被這些東西所折服。

趙禎的旨意從馬車中出來還是詞頭,唯有經過翰林學士的潤色以及中樞院宰執相公的用印纔會成爲一道合理合法的聖旨。

趙禎是支持歐陽修的,朝中反對的聲音很多,但這種反對最終會變成奏疏的形勢上達天聽,於是乎趙禎便可以用政治的手段進行對抗。

奏疏留中不發是皇帝的慣用手法,而封駁權卻掌握在翰林學士的手中,大宋的中書舍人同樣擁有唐代的封駁權,而且宰相不能干預。

所以當趙禎支持歐陽修的旨意下達到了中樞之後,被“不出意外”的封駁回來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四十二章利益交換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四十三章希望學園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九百零三章遼朝忍不住了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
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忠誠與背叛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貿易與戰爭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九百二十七章該收斂了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四十二章利益交換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聖人由誰祭?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旅程纔剛剛開始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兩千一百二十八章帝王的政治秀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四十三章希望學園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九百零三章遼朝忍不住了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五百一十四章帝王氣魄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四十一章丁謂的邀請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兩千三百九十三章不可小覷的委積軍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