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

趙禎覺得自己前往鐵門關是一個極爲正確的選擇,大宋在新疆路的控制越來越大,這也意味着新疆路的安定環境越來越好。

在高昌城中趙禎體驗了西北風情,這裡的特色美食,美酒,當然還有美人的歌舞。

高昌城是一座美麗的城池,西域的風情無處不在,而越是在這種稍顯荒涼的土地上,人們的熱情便越高漲。

豁達,開朗的回鶻百姓隨處可見,大宋對新疆路並沒有採取大規模的內遷,這一點和吐蕃高原有些類似,採用的也是和吐蕃高原上一樣的同化政策。

但相對於高原上的吐蕃人,西域的回鶻人卻要容易同化的多,因爲這裡曾經不止一次的被漢家所統治過,即便是獨立後自己建立的王國也保存了大量的漢家文明的痕跡。

漢家的東西對於他們來說並不陌生,無論是科技,文化,貨物,甚至是連律法都是大同小異的,這也使得當初大宋對新疆路的統治速度相當之快。

而西域的歸附也沒有使得當地百姓產生怎樣的思想,只是新疆北路曾經屬於黑汗的土地上依舊對宗教相當篤信。

***教彷彿時融入到了他們的骨血之中,真主永遠時他們的領袖和神,信仰這東西一旦建立起來就很難再被摧毀,也是虔誠的信仰便越是如此。

佛教在大宋爲何那麼容易被趙禎給扳倒?不是因爲趙禎的手段有多麼強大和酷烈,相比歷史上的大規模全國滅佛,趙禎的手段已經是相當仁慈的了。

歸根結底還是漢家的佛教帶有太多的祈求作用,漢家的百姓想要結婚生子便去廟裡,想要升官發財又要去廟裡,尋常時候有多少人去廟裡的?

沒有個什麼願望和訴求誰沒事去廟裡看泥塑與大和尚?吃飽了撐的!

所以漢家的百姓總能對這些宗教產生敬畏的同時,也從心底裡產生蔑視,說到底不過是給自己求財求運的工具罷了,何況這東西還不是很靈驗,信則有不信則無的東西怎能在心中紮根?!

至於有求必應的東西,那不是神,而是自己的雙手!

漢家人的普世價值已經被趙禎所改變,大宋的改變就是這樣清晰的,用自己的雙手而改變世界,用自己的腦子來來改變世界,這是宋人最實際的想法。

但在有些被宗教洗腦的土地上,這一點卻不大受用,趙禎和柳永討論着回回教在新疆路出現的利弊,於是便把回回教的教義經文翻出來看。

趙禎和柳永兩人讀了一遍回回教的教義,最終發現主要的地方只有三點。

第一,信仰神和他的使者,包括真主、信天使、信經典、信使者、信末曰審判和死後復活、信前定。

這在趙禎看來便是西方的天主教有些相似,而柳永卻覺得雙方之間的教義雖然不同,但有些地方也相差無幾,也許就是因爲教義相似,所以纔會水火不容的吧?

第二便是必須完成的五項功課,念、禮、齋、課、朝。

口舌上的功課就是念功,一個人如果很難經常地說善言善語,就讓他多多增加念功,以贊主贊聖的純潔語言來代替污言亂語。

而一個人做事很難堅持到底,那就讓他堅持禮拜,可以鍛鍊他堅持不懈對事的態度。

如果人們對事物缺少忍耐力,就讓他堅持封每年的主命齋,一個月的齋戒確實可以使他增加忍耐力。

如果人們吝嗇,不慷慨,那就讓他完成天課,這確實可以剋制他的吝嗇心。如果人們對待事業缺少奉獻,那就讓他完成朝覲,因爲朝覲確實是身體、錢財乃至生命的奉獻。

這一點在趙禎看來頗有王朝統治的意思在其中,利用手段轉移百姓的注意力,讓他們用別的方法和方式緩解痛苦…………

第三,善行。指***必須遵守先知穆罕默德按《古蘭經》指導規定的道德行爲規範。承認和虔誠信仰基本信條,身體力行宗教功課和止惡揚善合爲一體,構成***教的價值觀。

這在柳永看來便是和儒家思想有相似之處了,當然也是大多數宗教勸導人的方向,引人向善。

善與惡是兩種最簡單和最純粹的情感,流淌在人的血液之中,即便是大奸大惡之徒也會有良善之心,只不過這良善之心被重重遮蓋了而已。

最後趙禎決定,還是順其自然,既然新疆北路存在大量信仰***教的人,人就讓他們繼續自己的信仰,剝奪人類堅定的信仰其實是一件相當可惡的事情。

趙禎在大宋的舉動並非是剝奪堅定的信仰,而是讓宋人本就不牢靠的信仰崩塌而已。

但新疆北路不同,那裡的百姓是黑汗的遺民,甚至有不少都是純粹的信徒,這時候採取酷烈的辦法去剝奪人家的信仰,太過不人道,當然也是爲了避免刺激到塞爾柱帝國。

畢竟塞爾柱帝國的國教依舊是***教,在這個國家把宗教看的很重,每年前往聖城耶路撒冷朝聖的人不計其數。

看着輿圖趙禎就知道現在大宋的新疆北路是什麼地方,已經到了中亞地區,這裡本就是人家的土地,也不屬於漢家文明。

現在把人家的土地佔了,還想要統治和管理人家,那就必須要尊重人家的信仰,和平統治和過渡纔是最好的辦法。

至於柳永自然也是同意趙禎觀點的,在他看來老百姓有信仰這是好事,尤其信仰的還是以善行爲主的回回教。

他只是不明白爲何提倡善行的回回教會被塞爾柱人變成四處功法的工具?

這個疑問很容易解答,趙禎親自爲劉勇解惑道:“圖格魯克號稱一手高舉彎刀一手拿着《古蘭經》的,他攻伐別人的目的是爲了讓異教徒信仰回回教,而他的士兵信仰回回教,經過對教義的扭曲,於是便有人願意爲了“傳教”大業放棄自己的生活,財富,甚至是生命!”

“難道就沒有有識之士反對他?”

趙禎苦笑着說道:“所以要多讀書,多用腦子,塞爾柱人和之前的漢家王朝差不多,大多數百姓都是不識字的,當然看的書也少,邏輯缺失,沒有自己準確的判斷,一本被歪曲的《古蘭經》足以給他們洗腦了,之前不是沒有有識之士反對圖格魯克,但隨着塞爾柱帝國的疆域越來越大,力量越來越強,反對的聲音自然原理越小,再加上圖格魯克善於經營,獲得了阿巴斯王朝哈里發的承認,你覺得現在的圖格魯克還會有人反對他嗎?”

柳永默默無語…………………………

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呼倫貝爾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兩千四百五十八章交通網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兩千三百五十一章“誘餌”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兩千四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掉進深淵的人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
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二百二十八章御書房中三兩事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二百三十三章吐血的韓億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不動如山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五十一章糜爛的太子三衛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呼倫貝爾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地平線盡頭的龍旗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兩千四百五十八章交通網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租借州府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六百九十八章歷史的天空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兩千三百五十一章“誘餌”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兩千三百零四章眼下和將來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敵第兩千四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掉進深淵的人第兩千章時代的束縛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第四十四章東宮之中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