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六百二十六章趙禎的興京

年節在大宋是一場重要的節日,也是團圓的節日,因爲大宋的物質更爲豐富了,交通也便利了,工作的機會也是隨處可見,人的流動性就不自覺的開始增加,於是和家人的距離便越來越遠。

外出工作的人一開始還並不是那麼的多,但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不可能是平均的,北方和南方的差異也是較大的。

每當有人在外發了財回到了家鄉之後,便會驅使更多的人離開家鄉,前往別的地方去發財,這是最爲正常的情況,畢竟誰也不想看着別人發財不是?

交通的便利使得這種機會不斷的增加,只要是運氣不算差,並且老實肯幹的人,回鄉之後都算是衣錦還鄉的。

於是大宋外出工作的人便越來越多,這是時代發展的規則,也是一種趨勢。

人們在外賺了錢,回到家鄉蓋房子,置辦家產都是人之常情,也給一些貧困的地方,發展落後的地方帶來了好處。

當然最大的好處便是人的眼界得到了開脫,知道了許多外面的事情,再也不是隻知道在地裡勞作的農人,也再也不是在一個小工廠中乾死活的傻子。

這不單單是因爲大宋的經濟好了才造成這樣的局面,而是所有的基礎達到了纔會有這樣的效果。

趙禎走在興京的主路上,這裡的發展就是翻天覆地的,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原本的興慶府,現在的興京就成爲了一處繁盛之所,並且這樣的繁盛不是因爲商貿的轉移而開始的,而是因爲這裡的發展速度加快,地理位置特殊的必然結果。

其實一個地方的發展完全取決於這一地官員的努力程度,當然也要依靠當地的資源。

寧夏路本來就是西北之地,農業上因爲有河套的存在也是相當不錯的,商業上因爲是前往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所以商貿往來也是頻繁的。

但之前的官員只重視稅收,並沒有發現這裡的商機,白白錯失了發展的好機遇。

趙禎的到來也使得寧夏路的官員進行了一次洗牌,政治上必然會給趙禎這位太上皇“配備”一些能臣幹吏,否則面子上也說不過去。

能臣幹吏的好處便是給寧夏路帶來了機遇,地處交通要道ꓹ 自然要把地利發揮到極致,寧夏路的新上任的官員最先做的事情就是增加興京以及周圍地區的凝聚力。

趙禎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的太上皇身在興京ꓹ 商賈們便更加放心,同時因爲大宋與塞爾柱簽訂的盟約,大宋貨物抵達塞爾柱的關稅也開始降低ꓹ 於是利用絲綢之路做買賣的人便越來越多。

再加上許多大宋的商人可以平安抵達地中海沿岸的以色列王國,商賈的數量更是急劇增加ꓹ 畢竟大宋的一位親王就在以色列王國,那裡是大宋的屬國ꓹ 也是三皇子趙仁的實封地。

只要是向西的貿易變得通暢ꓹ 貨物能夠賣出去,趨利的商賈便會上路,在大宋,商人是最有錢的,民間商賈的數量越來越多,朝廷對他們的鼓勵政策也越來越多。

寧夏路想不變得繁榮都難!

興京更是寧夏路的重中之重,因爲趙禎在這裡ꓹ 往來的商賈只要看到規模宏大的興慶宮,便會心中踏實。

何況蔡記ꓹ 官營買賣在興京皆有大號的存在ꓹ 這裡的商機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有人寧夏路開設工廠ꓹ 因爲生產出的貨物可以更快的運送到西方ꓹ 距離絲綢之路也更近一些。

那些來自西方的原料在進入到大宋之後,首先抵達的是地域廣闊的新疆路ꓹ 繼而便是寧夏路。

新疆路沒有太好的發展機會ꓹ 畢竟那裡荒蕪的土地和沙漠太多了一些ꓹ 雖然地方大,可地廣人稀啊!

但寧夏路不一樣ꓹ 這裡有肥沃的河套平原,有大量的人口,以及安全的保障,還有相對較輕的賦稅,傻子纔會放棄在這裡的發財機會。

只不過興京之中確實有一個家財萬貫的傻子,這個人就是趙禎自己,蔡記的生意已經完全交給了趙旭這個大宋的新任官家,這是爲左藏庫斂財的手段,只不過左藏庫同樣也歸三司查驗,在三司覺得國庫不足,以及因爲天災人禍導致國庫虧空的時候,左藏庫自然也就成爲國庫了…………

沒有了蔡記之後,趙禎的一切所需都要從帶來的財物中支取,當然也可以下旨從國庫中調撥,但卻不能使用左藏庫,這是趙禎自己定下的規矩,也是以後歷代君王都要做的事情。

其實沒有了蔡記對於趙禎以及後宮嬪妃們的影響並不大,畢竟皇后的手中還有碧雅軒,只不過碧雅軒的一般股份屬於了現在的大宋皇后,即便如此也能滿足興慶宮尋常的開支。

趙禎是真的不想做生意了,因爲他不差錢,做生意完全沒有意義,也完全沒有必要,連一個目標都沒有的生意還怎麼做?

也許他再開一個生意一年賺到的錢還抵不上興慶宮中所藏的一個頭面,這就是純粹的浪費精力,當然也會給某些“有心人”所利用!

趙禎現在說要做的就是享受生活,尤其是能夠自由自在的出現在興慶府的大街上,原本在東京城他是可以的,後來不行了,原本在神都城他也是可以的,但後來也不行了,但現在他是可以的,以後也可以。

太上皇名義上是漢家王朝的最高統治者,但卻不是實際的統治者……這是一個非常複雜且具有倫理性的問題。

趙禎明確了大宋太上皇的權利範圍,因爲他是第一個必須要帶好頭,興京與神都城並非是統屬關係,而是監督關係,太上皇可以監督以及指導皇帝的錯誤,但卻不能干涉正常的朝政,這是趙禎早早就劃下的底線。

所以他現在和趙旭的關係非常好,並沒有出現矛盾和衝突,之所以說天無二日,那是因爲權力界定的不準確,同時人的貪慾會膨脹。

但大宋不太一樣,官家手中的權利依舊是那麼多,只不過多出一個比監察院更爲有效得,能夠監察皇帝在大是大非面前錯誤的存在。

於是趙禎走在大街上,即便是百姓認出了他的身份,向他行禮,趙禎也沒有離開,而是擺了擺手便繼續走下去,去往自己喜歡的早點鋪子裡尋一些吃食。

他現在是大宋的一員,提前離開“牢籠”的自由人,或者說算是一個退休了的皇帝………………

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女人的知己知彼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一百八十章老爹的寶藏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兩千四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兩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則的救贖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哲爾克的心思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四百一十六章大宋的廣告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
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女人的知己知彼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二章草地上,小會議第一百八十章老爹的寶藏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基督分裂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宮中的五角星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兩千四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二百零一章災民如潮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兩千四百一十三章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兩千四百三十三章女人位尊的嘉莫人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兩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則的救贖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哲爾克的心思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皇宋欽定憲法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三百五十五章交易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四百一十六章大宋的廣告第九十五章鋼鐵洪流,如山入牆!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蔡伯俙與韓琦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兩千零九十七章國丈與包拯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