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

趙禎當然不會覺得這些人的叛變是什麼大問題,問題不在這些人的身上,相反在這些人所帶的東西上。

棘輪弩,火器,鎧甲,這些死物纔是趙禎所在意的事情,五千漢家百姓在高原上能活下來多少還是個未知數。

不是每個人都能適應高原的氣候,威武軍駐紮在青海一代,雖然這裡也是高原,可相比更高的吐蕃高原,卻是不值一提。

雖然趙禎在提高大宋百姓的文化,但事實上這個時代的人大多數還是容易被蠱惑的,民智這東西是把雙刃劍,一旦開啓什麼樣的問題都會出現。

所以趙禎不敢隨意的打開這個潘多拉的魔盒,這也就造成了這個時代的百姓容易被蠱惑,眼下的威武軍就是這樣。

趙禎的身後是另一羣威武軍的將士,事實上他們比誰都要憤怒,不光有憤怒還有委屈。

畢竟是威武軍中出現了叛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就算是威武軍上下有七八萬張嘴也解釋不清楚。

連累的曾經的袍澤不說,即便是把這些人追回來了威武軍的軍威也會受到影響和打擊。

而連帶着出現的一系列懲罰就更不用說了,大軍駐守邊關最怕的便是在物資和軍功上被懲罰,一旦被限制倒黴的不光是軍中將士,還有他們帶來的軍屬。

但誰又能想到兩個營的人馬居然會投敵,這是威武軍上下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根本就沒有理由這麼做啊!

官家就在蘭州,距離青海路不過咫尺之遙,在這種情況下根本就沒有理由投敵。

不光威武軍上下想不通,就算是趙禎自己也想不明白,呆在邊軍之中再怎麼不堪也應該比叛國投降吐蕃要好得多,日子也應該過的舒適,高原之上的困苦這些人不會想不到的,爲何要這麼做?

人都是趨吉避凶,趨利避禍的動物,追逐強大的力量是人的本能,眼下事情與人性相違背,其中必有蹊蹺,這也是趙禎爲何要追捕這些人的另一個原因。

騎兵在草原上的速度極快,爲了追捕那些叛國者,大軍選擇了輕裝簡從,一律換成了胸甲以減輕馬匹的負擔。

趙禎從未擔心過追捕不到的問題,他到了青海路之後正巧趕上了這場鬧劇,趙禎的旨意也能以最快的速度傳下去。

大軍幾乎在半個時辰之內就開拔了,和趙禎一同而來的還有蔡伯俙,本來蘇洵是要跟隨侍駕的,但趙禎嚴令他留守青海路以防事變。

秘閣的三人同樣沒有跟隨,趙禎做事最喜歡的便是留下後手以防萬一。

既然已經出了岔子,那就不能再犯更多的錯誤,蔡伯俙在馬背上已經顛簸的七葷八素,趙禎自己也在努力的調整身體以適應馬匹高速奔跑的節奏。

叛逃的五千人中有一部分婦孺,行軍速度根本就沒法和輕裝簡從的騎兵相提並論,更不用說他們還有大量的輜重需要運輸。

因爲趙禎的突然到來打亂了他們原本計劃好的時間差,趙禎一切從簡的旨意下達後,大軍便以最快的速度衝出了青海路的邊界。

踏白軍這樣的獵犬早已被趙禎撒了出去,想要在廣闊的高原上追尋叛軍的蹤跡,踏白軍是最強大,最靈敏的斥候。

騎兵在平原上奔馳的速度極快,因爲趙禎在大軍之中,所以威武軍的將士不自覺的價快速用一種包裹的方式把趙禎護在其中。

威武軍對待趙禎是充滿感激的,在發現有人叛逃投敵之後,官家並沒有罪責威武軍,也並沒有讓剩下的人爲那一千多人“還債”。

若是放在往常,必會威武軍必會受到罪責,既然官家沒有這麼做而是欽點大軍追索叛賊,這便說明官家對威武軍還是信任的。

雖然趙禎什麼都沒做,但卻比做什麼都要穩定軍心,收買軍心,這是以心換心的行爲,既然趙禎沒有罪責,那蘇洵更不會罪責威武軍。

憋着怒意的威武軍山呼海嘯似得衝在最前面,恨不得把叛徒們碎屍萬段,心中既是憤怒又是羞愧。

收買人心這招對於趙禎來說早已是駕輕就熟的事情,無辜的人當然不應該受到罪人的牽累,否則只會失去更多的民心。

既然叛變已經成爲事實,那就沒有必要再給威武軍以更多的壓力,他們自己清楚應該用什麼樣的行爲爲自己贖罪。

天邊出現一匹白馬,白馬上是白甲的騎士,在極速奔跑中展現了高超的騎術,這是踏白軍的斥候。

他的到來也說明了新的消息,發現了叛軍的跡象。

大軍並沒有因爲踏白軍的到來而減速,依舊在前進,踏白軍的騎士進入軍中,稟報所發現的情況。

騎士從容的穿過一道道防衛圈,在複雜的陣形中靈巧前進,四周的騎士自然的爲他分開道路。

“啓稟官家,五里外的大風口發現叛軍行蹤!”

趙禎點了點頭:“再探,務必咬住他們,劉將軍派出精銳騎繞過大風口堵截,朕要攔住他們一個也不許走失!”

威武軍都指揮使劉熙在馬上抱拳接旨,隨着皇帝的旨意,整個大軍開始再次加速。

大風口就是一個山谷,在兩座山之間的一處通道,幾乎每年都有大風,風力極強,即便是高原上的吐蕃人也不願從這裡通過,稍有不慎就會被山上滾落的巨石或是巨風颳起的碎石砸傷。

但叛軍對高原地形不熟,又或是軍中有吐蕃人引路,急於趕路的叛軍別無選擇只能從這條險路通過。

誰知道原本打算節省時間的他們在這裡遇到了大風,通行困難,每走一步都是在推着風牆前進。

耽誤下行程的他們這才被踏白軍追上,背叛者彷彿從始至終就不受老天的待見,處處刁難他們。

威武軍的精銳已經開始繞道,他們要以最快的速度抵達大風口的另一邊,在那裡他們就能從逆風變成上風。

他們知道一旦形成合圍,這些叛軍便插翅難逃,大風口根本就沒有別的出路,唯有一條死路!

威武軍的將士幾乎都在憤怒爆發的邊緣,人就是這樣,當被曾經最信任的人背叛,心中的怒火可要比被小人暗算還要來的高漲。

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
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四百零三章夏竦的陰謀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兩千兩百零七章東城豪門的“真面目”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紛紛來投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十九章太子的反擊!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是可忍孰不可忍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契丹的反擊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九百八十一章蔡伯希的決死之心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七百五十七章丁謂辭官,人才濟濟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兩千二百五十九章入宮請罪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皇帝培養出的怪物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二百四十二章多保真的“天宮”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詭異的神都城第一百八十二章報復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小手段不足大謀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堯與舜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八百一十一章誰是魔鬼?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七百九十八章更大的舞臺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