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

即便是被如貞娜娜用不確定的語氣,或者說試探的語氣說是“好皇帝”趙禎也算是心情不錯的,把手中精美的兔毫盞從闕樓上扔下去,聽着輕微的碎裂聲望向如貞娜娜道:“好皇帝?這朕倒是要聽聽理由。”

瀟灑和隨意讓如貞娜娜放鬆了心中的戒備,這是一場簡單的對話,雙方之間的身份是君臣,但同時又是提問者與回答者。

當然,趙禎之所以和如貞娜娜說這些不着邊際的話,其實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考量,這個女人雖然歸附大宋,是大宋的臣子,但趙禎卻沒有一點心理負擔,因爲在大宋她依舊是個外人。

畢竟每一個外族在徹底融入大宋之前都是受到防範的對象,即便是如貞娜娜把自己的話說出去,也難以有人相信。

趙禎又不是傻子,簡單的道理他還是知曉的,當然也是爲了能夠讓如貞娜娜瞭解大宋的實力有多麼的可怕,未來的方向又是在何處。

誰又知道未來的事情?

如貞娜娜的未來是什麼模樣趙禎清楚,早晚有一天變成大宋的部族,這是一種無法抗拒的吸引力,趙禎比誰都清楚。

眼下的如貞娜娜和嘉莫人都會被大宋所吸引,成爲大宋的一部分,何況這是嘉莫人主動歸附,內遷也指日可待。

如貞娜娜有些可惜趙禎扔掉的那個兔毫盞,只不過看着三才悄然而至放下一個全新的建盞後再次消失,她就知道這東西對大宋皇帝來說算不得什麼。

“官家對大宋百姓來說當然是一個好皇帝,可對於外族人來說卻並非如此,自官家登基即位以來,南征北戰,東征西討,多少王朝滅與大宋之手?”

趙禎摸了摸鼻子,這難道就是如貞娜娜的控訴?

“那你爲何要說朕是好皇帝?難道是因大所迫?”

趙禎的反問讓如貞娜娜微微一笑:“官家雖然好戰,但卻並沒有濫殺,每戰皆是進退有度,或以勢壓人,且若有能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機會,官家必會如此,可見官家並非暴君。”

趙禎反倒是被如貞娜娜說的有了興趣,笑眯眯的擡手道:“哦?繼續說,朕很想聽聽你的分析嘞!”

相比之下,如貞娜娜比較客觀,也相對來說理性一點,所以她的話才能引起趙禎的興趣,不卑不亢的語言最是能打動人,讓人覺得真摯。

“雖說嘉莫人乃是高原部族,但對中原之事卻是有所瞭解,尤其是官家的幾次用兵,皆是女王必須瞭解透徹的,所以……”

趙禎有些驚訝:“這麼說你們早就對大宋加以關注了?”

如貞娜娜點了點頭:“確實如此,我等雖隱蔽於女王谷,但歷代女王皆會對中原之況加以瞭解,至於如何瞭解,官家是知曉的。”

趙禎點了點頭,嘉莫人聰明靈巧,善於僞裝,只要他們不想讓人發現,即便是黑手也很難發現他們的蹤跡。

深思熟慮了一會,如貞娜娜開口道:“大宋自開國之後,太祖太宗真宗三代帝王之變加起來也沒有官家這一朝變得多。”

這話倒是沒錯的,趙禎點了點頭,這一點明眼人都不難看出,但如貞娜娜接下來的話纔算是真正的擊中要害。

“官家不光是做出了超越三代帝王的改變,更是漢家從未有過的改變,許多事情便是我這個外族聽了都要詫異萬分的。”

“比如呢?”

“比如官的重商之策,這別說是大宋,就是整個漢家都沒有的事情,但在官家手中卻被用的如此嫺熟,彷彿官家與生俱來便是一個商賈一般…………”

如貞娜娜忽然頓住,她想起來自己現在可不再是嘉莫人的女王,還是大宋的臣子,小聲的開口道:“臣女口不擇言,還請官家恕罪。”

趙禎擺了擺手道:“這是朕讓你說的,自然不會治罪於你,你還真是說對了,朕可不就是以商賈起家的?當初朕命蔡伯俙開辦蔡記的時候,還未登上帝位,說到底朕也是重視商賈,並且是大宋最大的東家。你且接着往下說,朕還真的是想聽聽。”

如貞娜娜點頭道:“官家重商只是其一,其二便是重視格物,其實這東西在漢家早有出現,但卻有着另外一個名字“奇技淫巧”官家是開華夏之先河,第一次把“奇技淫巧”變成儒家學說中的格物。”

趙禎擺了擺手道:“不是朕變得,而是事實如此,格物本就是研究各種事物,以探究大道,儒學中有這般的內容,只是被讀書人和老頑固們故意給忽略了,格物是需要天分的,是需要真正的智慧和鑽研的,相比之下,死讀書,讀死書就要容易的多……”

如貞娜娜再次點頭,這一次她豎起了第三根手指,望向趙禎道:“這最後的不同不在官家做的事情,而在官家自己的身上!官家善於推陳出新,善於革故鼎新,這些都是歷代帝王所沒有的,縱觀漢家史書,沒有一位帝王願意改變儒學在漢家的地位,而是願意用儒學對子民進行教化,我嘉莫一族的智者早就說過,漢家的教化便是讓人在規矩中生活,誰走出了這個規矩,那誰就是背叛者!”

這話實在是說的太好了,趙禎有些驚訝的望着如貞娜娜,看來自己的選擇真的是沒錯,這個嘉莫一族的智慧相當了得,不光對大宋瞭解的透徹,對漢家文明的歷史也如此瞭解,當真是了不起的。

“那朕又有何不同?”

“官家開格物,重科舉,加恩武舉,推武將,這些看似是官家不同尋常的地方,可事實上官家和我嘉莫人的處事之法一樣,只要是對自己有用的,那就去做,而不是因爲規矩和禮法而退卻!”

“啪啪啪!”趙禎微微鼓掌,望向如貞娜娜道:“你們嘉莫人果然特別,尤其是眼光相當了得,歷代總結出的智慧也不簡單,難怪會出如此多的能工巧匠,朕知道你們是實用主義者,實話告訴你,朕也是實用主義者!”

“實用主義?”

趙禎笑了笑:“意思就是隻要有用,便沒有什麼禁忌,只要不違背基本的道德就能什麼事情都可以做。”

如貞娜娜點頭道:“官家說的是,嘉莫人在做事上皆是如此。”

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冠軍大將軍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
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一千三百三十章蘇軾的奇謀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五百三十二章細細的紅線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重鑄“脊樑”第兩千四百六十二章擁抱未來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角廝羅之叛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以誠相待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侵略如火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后出嫁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兩千二百八十四章四方雲動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四百七十章隱藏的戰火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兩千三百三十六章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一千七百五十三章冠軍大將軍第四百七十七章意外收穫的蒸汽機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爭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五百五十五章人總是有私心的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八百三十六章李元昊之死第一千九百十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打破的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五百九十四章彭七的陰謀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瑪兒敢的“運氣”第二百五十七章大風起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四百九十一章看穿一切的夏竦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大宋的威脅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五百三十四章宋軍突至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兩千零六十四章不恥的手段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一千零八十章大海的奇遇第一千零四十七章華夏的智慧第一百一十章將門的生意經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八百二十章西夏的反擊第兩千三百六十六章拔地而起的城池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