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

趙禎到皇莊主要是爲了考察一下命令的落實情況,現在看來好的很,軍屬在皇莊中生活很好,雖然自己幹了一上午的活,可收穫不小,這個時代的信息流動量太低,要想知道百姓的情況就要親身經歷。

趙禎和王語嫣這對金童玉女沒少受到農人的調笑,不時的有人誇獎趙禎長得好,當然也沒少誇獎王語嫣的漂亮。

現在的趙禎已經能熟練的收割小麥,吃飽喝足後又忙活了整整一個下午,當他和王語嫣在打穀場上曬小麥的時候身邊圍攏了一羣人,帶頭的就是請吃飯的老農。

“您是太子殿下?!”老農被人推搡着走上前顫聲問道。

這裡不缺乏聰明人,而且太子三衛的士兵肯定會對親人描述趙禎的長相,況且趙禎在來的時候穿着華麗的常服。

“老叔別叫我太子,顯得見外,就叫我老趙家的小子!”

這下衆人慌了,今天讓太子在皇莊裡忙活了一天,也跟着調笑了一天。惶惶不安的農人跪地拜下:“小人錢丁給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娘娘叩頭了!”

人羣也跟着呼啦啦的跪下,上到耄耋老者下到年幼的孩子,在他們看來皇權的是至高無上的,讓太子幹活就是褻瀆,更何況不少人還調笑了太子和身旁的太子妃!

面對這些淳樸的農人趙禎一陣臉紅,自己只不過做了一些簡單的小事,但在農人眼中卻是了不得的大事,趕緊扶起錢丁道:“老叔這話就外了,孤在自己的莊園勞作有什麼不妥?官家每年還要親耕嘞!孤要多謝你的款待。”

“算不得什麼,只是些平常的吃食!”錢丁強笑着說道,雖然面露嚴肅但被趙禎扶起的他心中興奮的快要飛起。

趙禎對所有人說道:“你們不一樣,不再是農人而是軍屬,是太子三衛的軍屬,你們的兒子,兄弟,父親在太子三衛保護孤,孤要感謝你們纔是嘞!”

在農人的熱情護送下趙禎和王語嫣狼狽的逃回馬車,催促着彭七快些回城,好傢伙太熱情了,送禮也不帶這樣的,生豬就硬往車上擡!

“你剛剛爲什麼不和他們解釋我不是太子妃?”

“忘了……但我看你挺開心的。”

“油嘴滑舌!”

金秋十月不光是農人收穫的季節,也是學子的收穫季。

新的軍械司已經成立開始了正常的運作,蔡伯俙已經瘋狂的投入到軍火的研發中,他已經和趙妙元搬進了山洞中,倆個科學狂人完全拋棄了享樂的生活,按他們的話說:“在沒造出滑膛槍之前就不出來!”

趙禎無奈的聳了聳肩,這對狂熱的夫妻對槍械的癡迷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早就和他們說過這個時代的弩箭遠比滑膛槍要可靠,但爲了他們的積極性趙禎還是答應了瘋狂的要求。

杜杞已經被小胖子描述的給忽悠住了,在他看來不需人力只通過火藥的力量推進彈丸發射以達到致命效果的武器簡直是神蹟,在小胖子簡單的運用物理學做了一個火藥推進實驗後,杜杞就瘋狂的迷上了火藥。

這個時代的文人還沒有受到程朱理學的束縛對文化和科技的嚮往依然很大,這也是爲什麼在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有三項是在大宋完成和推廣的原因。

其實最大的弊端也是在大宋,這個時代的價值觀基本上是以官本位爲主,客人叫客官,聽書的叫看管,丈夫叫官人,連皇帝都叫官家,便宜老爹爲了鼓勵寒門子弟讀書入仕寫下了千古名句: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若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在大宋做官已經成爲文人的終極目標,讓寒家子弟覺得有希望的正是公平的考試環境!

大宋的科舉制度相當的成熟,秦代以世官制爲任用官員的途徑家族世代爲官,漢朝以察舉法以孝廉,茂才,察廉爲選官之法,魏晉南北朝用的則是九品中正制。

到了隋唐事情科舉開始出現並得到了發展,但人爲因素依然左右着科舉考試讓寒家子弟備受歧視,但大宋不同,太祖的國策就是以文人治天下,對文官的考試也變得異常重視,同時爲了控制世家大族給寒門子弟以公平競爭的機會,考試也相當公正。

宋初請託、投獻風氣依舊,到了趙恆時期推出了糊名制度,之後更加變態防作弊手段出現,謄錄應運而生,謄錄就是完整的把考卷內容抄錄下來,這樣別說做記號,就連筆跡都被掩蓋。

這種公平的環境下人才得以被篩選出來,但有利就會有弊,考官在採納考卷的同時並不知道這個人的品行如何,萬一聲名狼藉的人被選中,到底是用還是不用?但相較於這點,科舉的公平性還是被重視。

天禧三年的科舉快開始了,大宋的科舉是三年一次的三級考試製度,從低到高,分別是各州舉行的取解試,禮部舉行的省試,和官家親自主持的殿試。

東京城中的學子隨處可見,昨日還是短襟打伴的說書人都換上已經洗褪色的長衫撐門面。宋人雖然對文化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尊敬,但比起功名來,卻是小巫見大巫。

趙禎漫步在街頭,看到的皆是手捧詩書的才子,一句句押韻的詩詞聽的趙禎都快吐了,這個虎狼環伺的時代詩詞歌賦有何用?就算是詩詞也該用些熱血激昂的詞句來,好好的一個大男人非要捏個蘭花指細細的來一聲: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這是才子還是草包?亡國之主李煜的《虞美人》也是你能唱的?!李煜的違命侯是白叫的!

四周但凡有點才學的人都躲着他走,只有趙禎上前搭訕道:“這爲仁兄真是好魄力!”

年輕人轉頭見到一個十歲的孩童哈哈大笑道:“你不會以爲我是參加科舉的吧?”

趙禎看着明顯比自己高出一個頭的少年問道:“難道不是?”

少年撩起頭上的束帶道:“我今年剛剛十五嘞!先生說十五是志學之年,不能參加科舉,否則我楊懷玉必將必將高中!”

彭七明顯的撇了撇嘴,連他都知道《虞美人》是誰的詞,就這水平還想高中?鬧呢!

“楊懷玉?!你是楊懷玉?!你爹是楊文廣嗎?!”趙禎震驚的望着比自己大五歲的少年,這楊文廣實在是太牲口了!不過十幾歲就生孩子而且還遺傳的這麼好,楊懷玉的外表真當得起玉面虎的稱號。

楊懷玉顯然不高興別人直呼父親的名諱,怒道:“我家大人的名諱也是你能叫的?天波楊府的門朝哪開你知道嗎!”

見他發火趙禎笑了笑道:“你父親對我可不敢如此無禮!”

“對,我爹會直接揍你!小子看拳~”楊懷玉說完就揮拳而至,把趙禎下了一跳,這貨正是個愣頭青啊。

彭七伸手捉住少年的拳頭道:“喲呵,你小子的拳腳還是不錯的,不愧是將門家的小崽子,基礎紮實的很嘞!”

一隻長滿老繭的手搭在了彭七的膀子上,蒼老的聲音響起沙啞中帶着一絲尖利:“小孩子家家不懂事,你就不要和他一般見識了,說到底你也是堂堂的帶御器械,保護好太子殿下就行了,弄傷我楊家的孩子可說不過去!”

彭七迅速的撤手護住趙禎道:“楊家的親兵就是不一樣,知道是太子殿下你還在一旁看好戲?!”

“老夫來晚了行不行?”老者笑了笑,嘴角的疤痕猙獰的顫抖着。

趙禎一下子就認出他是跟隨楊文廣的老者……

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帝國的得意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兩千一百五十八章帝王的談判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
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一千四百八十章君臣宮帳話尚武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兩千六百二十七章等兒子等出了麻煩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一百一十一章將門的手段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誰動了皇權?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三百零六章深宮瑣事多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一千七百九十九章宋之兵甲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一千零二十五章雖遠必誅第兩千四百九十八章紫宸殿中的對奏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還未起的萬仭宮牆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五百二十一章皇帝的底牌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四百零七章油鹽不進的宋朝君臣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一千零五十章北京城的改變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帝國的得意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兩場婚禮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五十二章破而後立第兩千一百五十八章帝王的談判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