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

蔡伯俙的手中根本就沒有和倭國戰鬥的底牌,即便是趙禎都不會同意他與倭國交戰,大宋雖然距離倭國不遠,水軍也是如今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但在這個時候對倭國發動戰爭,顯然會遭到滿朝文武的反對。

無論倭國爲大宋提供了多少的金銀,還是有人覺得那是一片不毛之地,無禮且無教化,即便是奪下來了又有何用?何必要浪費公帑?

但只有趙禎知曉這個島國對大宋的作用,雖然現在體現不出來,但在今後後悔都來不及,趙禎已經暗下決心的要殖民這塊土地,他不知道以後的歷史會變成什麼樣子,不保證那個邪惡的侵略還會不會發生。

北京城巍峨的皇宮好似把天一分爲二,趙禎獨自一人坐在闕樓上望着天空,這是歷史的天空,也是新紀元的天空,在自己來到這個世界開始,歷史已經悄然改變。

天空中只有一小塊烏雲,如黑色的面紗遮住了皎潔的月光,於是無數的星光灑在大地上顯得格外璀璨,若流水,似年華。

趙禎伸手去抓握那看不見的星光,一無所獲之下卻彷彿抓住了世界,沒有人比他清楚眼前的一切意味着什麼,大宋的技術領先使得這個半身不遂的朝代邁出了一大步,當然它已久是個半身不遂的巨人,想讓他成爲真正的醒獅還需要不斷“治療”。

但眼下已經賣出了一大步,只需要繼續進行,便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改變大宋,所以他纔會向文官手中的相權妥協,皇權不能被壓制的太厲害,也不能無限的膨脹一家獨大,在趙禎看來,皇權,相權,軍權,都要起到互相監督互相輔助的作用。

而在唐朝這個華夏文明輝煌驚豔的朝代便已經開始了,只不過沒有時間讓他延續下去,繼續探索而已。

闕樓上靜悄悄,只有一直報時的銅壺滴漏在運轉,滴答滴答的水聲雖然不似機械,但卻同樣代表時間的流失,而趙禎相信這樣的聲音很快就會聽不見了。

歐陽修向自己推舉了一位人才,江寧知縣蘇頌,此人精通格物,並擅於曆法,是個難得的人才,但卻被民生政事纏着脫不開身,前些日子入京覆命,政績卓越被吏部評爲上等,中書省打算調他前往東京城擔任留守推官。

可誰知道他居然對格物產生了巨大的興趣,蘇頌是慶曆二年的進士,那是的進士科還沒開設格物,現在發現格物已經如此成熟,蘇頌如同發現了新大陸一般激動。

特意拜訪歐陽修,希望調任格物院,以彌補自己在格物上的缺失,歐陽修問了他爲何要學習格物,他的回答是用格物把計時天文曆法結合起來,以器記其形,以形留其影。

趙禎對此大加讚賞,並且給予了他相當打的方便,准許蘇頌觀摩格物院以及進出智慧宮借閱中外書籍,他的任務只有一個——造出水運儀象臺。

趙禎相信命運,也知曉歷史,眼前的蘇頌便是最好的證明,而自己要做的便是在背後推他一把,讓他加快速度完成歷史上的奇蹟。

沒有什麼比時間更規矩,它永遠都在向前流淌,不會因爲任何事物而改變,也沒有什麼比時間更強大,它可以讓滄海變成桑田,所以人們渴望知曉時間,自古以來天文曆法便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也是一顆閃爍在華夏文明歷史中最爲璀璨的明珠,即便是遼朝都沒有自己的禮法,而是沿用大宋的禮法,而大宋格物院的人已經研究出了足足十八種曆法之多,其中最爲有名的爲《統萬曆》這是取大宋江山一統萬年之意。

但這並不算什麼,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這禮法時間的精準,趙禎在看到迴歸年長爲三百六十五天又兩個半時辰一刻五分。

趙禎在看到這一結果之後小心的在紙上換算過,得到的結果讓他震驚的說不出話來,只能感嘆古人的智慧完全超越了他的想象,也就是說在大宋已經推算出一年有三百六十五點二四二五天,這樣的天數與後世的公曆一模一樣!

被譽爲最精確曆法的《格里高利曆》也就是後來的公曆也是同樣的結果!

爲此趙禎看到了華夏智慧無限的可能性與超越性,若是這一切能延續,若是這璀璨的文明能流傳下去,華夏文明該有多麼輝煌?

趙禎舉目遠眺,不遠處正是已經快要修建好的全新智慧宮,這是屬於世界也是屬於華夏的智慧,在這一點上朝臣與自己出奇的一致。

噠噠的腳步聲打斷了趙禎的思緒,這腳步他太熟悉了,三才走路永遠都是這麼的小聲,彷彿永遠都是在踮着腳走路,他說這是宮中老內侍的規矩。

“官家,倭國石見駐守劉德召奏報。”

趙禎微微一笑:“他最近來信倒是挺勤快,蔡伯俙不去他便老實帶着,蔡伯俙去了他便成傳信使了。”

三才知道官家是什麼意思,這是在指摘他不動腦子,眼面前現成的功勞被蔡伯俙搶了,蔡伯俙去之前怎麼想不出好計策,非要等蔡伯俙去了他才傳信搶功?

趙禎在躺椅上並沒有起身,也沒有嚮往常一樣接過書信,而是緩緩搖動椅子伴隨着滴漏聲發出一絲吱呀吱呀的聲響對三才道:“你來念給朕聽。”

三才躬身道:“奴婢遵旨。臣石見留守劉德召面君而叩,北京道轉運使蔡伯俙以奇謀平倭國,計策超羣…………”他的聲音越來越小,直至消失。

趙禎微微擡眼,三才趕緊回到:“陛下,奴婢不敢唸了……”奇怪的接過書信,三才的手一項穩健,自己從來沒見他手抖過怎麼突然變成這樣了?

趙禎展開信封之後,三才便趕緊提起一旁的燈籠給他照亮,而當趙禎看到書信之後瞪大了雙眼,不知是該生氣還是該苦笑,最後實在憋不住從躺椅上跳起來指着東方破口大罵:“蔡伯俙這個殺才,蠢貨,把朕當成什麼了?不知道的人還以爲朕是——”

種馬啊!這那是用武力征服世界,簡直就是以……趙禎哭笑不得,煌煌史書也不知會怎樣評價自己,說不定到了網絡時代自己或許也成爲一段奇葩,甚至還能上熱搜之類的,被那些以噱頭出衆的文章作爲吸引讀者的標題。

嗯,題目趙禎都想好了,“五千年華夏文明的一位奇葩皇帝。”“種馬皇帝傳奇的一身。”“靠納妃征服世界”…………

而這時三才的身體微微抖了一下,顯然他也想到了那個詞……只不過很快又的憋了回去。

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八百二十四章結案與未來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一千四百零八章花樣百出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二百零四章 罪己詔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贊普和論逋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
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十八章丁謂的陰謀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兩千一百六十一章契丹人的福利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八百二十四章結案與未來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七十七章楊府小衙內楊懷玉第一千四百零八章花樣百出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兩千一百零二章大宋的社會團體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九百一十七章剋夫?旺夫!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兩千五百五十九章西北之地的信仰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草原即將換新天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二百零四章 罪己詔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兩千三百零六章三朝老臣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東京路拾遺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一千三百零四章地瓜幹,軍糧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贊普和論逋第兩千五百二十一章祭天傳位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遼人的計謀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成功的代價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一百零五章與爾同食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第一百零四章一葉知秋第兩千四百零三章沉默中的爆發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六百八十三章天子之所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一千零六十四章大宋的叛徒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