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

弩箭如雨,刺破蒼穹,也刺穿了大地和人的身體,這是大宋接敵的主要步驟,先用弩箭攢射,繼而列陣對敵,在面對敵人的進攻時,不會無謂的消耗有生力量衝擊敵陣。

趙禎的御帳早已是被武裝到了牙齒,尖銳的拒馬,深深的陷馬坑,高大的櫓盾,當然御帳周圍也少不了一圈擁有裝甲的馬車……一座草原上的御帳彷彿一座小小的堡壘。

這樣的防守陣容算得上是相當完備的了,這已經是最大程度上的包拯,彷彿一座城池拔地而起。面對遼人的衝鋒,趙禎四周的親衛井井有條不慌不忙的有序射擊,弩箭基本上就沒有斷絕過,一波一波的覆蓋向南面壓過來的“黑雲”。

彭七手持陌刀站在轅門前,身上早已是披掛了厚重的板甲,在他的身後是和他一模一樣的親衛司老兵,厚重漆黑的板甲,如林班的陌刀,堅毅的眼神,無不透露着他們的犀利鋒芒。

百人隊的他們生生給人成千上萬的感覺。趙禎的御帳營地自然不可能只有八百人,但即便是有馬車的載員也多不了多少人,只不過是放上了一倍而已。

一千六百多人在面對鋪天蓋地而來的遼朝重甲騎兵時和八百人也沒有太多區別,黑壓壓的遼朝騎兵向着大宋御帳衝鋒而來,大地在數千騎兵的衝鋒下彷如地龍翻身,三千人的隊伍也顯得更多了。

彭七的雙手緊緊的握住纏繞着麻繩的刀柄,粗糙的手感更能增加摩擦力使得陌刀不那麼容易脫手,別看這種小小的細節,但在戰場上卻是相當實用,在他身後的親衛司老兵也皆是如此。

大宋兵卒一千有六,步卒以陌刀、長柯斧堵進,如牆而進,所向無前,陌刀手是軍中對付騎兵近戰的中堅力量,既然是防禦作戰,趙禎便捨棄了所有騎兵作戰,專注與步兵對抗騎兵,這是曾經大宋禁軍的拿手好戲。

在沒有養馬地和良種馬的時候,大宋一直都是奉行以步制騎的戰略,雖然在戰爭中不能追殺潰軍甚至會被反戈一擊,但這種戰術運用在防守作戰上便是出奇的好。

怕是這也是爲什麼大宋原本最擅長與防守作戰的原因吧……

取長補短,趙禎從來不會被失敗的產物一棒子打倒,即便是在大宋擁有優秀騎兵的時候,趙禎也沒有放棄以步制騎這種老趙家的傳統,只不過把它從戰略上改變到戰術上而已。

弩箭還在不斷的攢射,但頻率卻越來越高,大宋經過改良的棘輪弩已經能做到三個呼吸一支弩箭的速度了,即便是出入軍營的毛頭小子也能使用它做到五個呼吸一支弩箭。

這東西雖然使用方便殺傷力驚人,但卻也成爲了官制武器,除了大宋的軍隊外任何人不得擁有這種東西,即便是將門的親軍也不得使用,違者以叛逆論處。

當弩箭的攢射速度漸漸變慢的時候,親衛司的老兵便知道自己手中的陌刀即將迎來新鮮的血液,大地的震顫已經愈發的強烈,甚至能清晰的感覺到敵人在馬背上的動作,距離近了也是弩箭手降低射速的原因,他們要儘量的有效殺傷敵軍。

衝鋒的遼朝騎兵興奮的發出怒吼,他們發現自己身上的冷鍛甲相當的結實,在以往衝刺到宋軍軍陣之前要犧牲掉許多人,但今天卻只有在距離宋軍軍陣一百步的時候纔開始出現巨大傷亡。

這說明宋人的神臂弩在遠距離上已經沒有太大的優勢,遼人怎麼能不興奮,“黑雲”越來越接近大宋皇帝的御帳,大部分的遼朝勇士彷彿覺得勝利已經在眼前。

越是接近大宋皇帝的御帳營地,耶律宗真反而愈發的緊張起來,眼前的局面稍稍有些不對,尤其是大宋皇帝以往的手段和今天的所作所爲更讓他開始懷疑。

即便是這樣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傳令的騎兵在自己率領三千鐵林軍突進的時候便已經向大軍傳令去了,這場戰爭已經開始,任何人也不能阻擋!

蕭蕭……蕭蕭……人在嘶吼,馬在哀鳴,突然出現的聲音打斷了耶律宗真的思索,擡眼望去,大遼的騎兵彷彿洪水遇到了懸崖,飛快的斷流,一道天塹出現在大地上,衝鋒在最前面的騎兵陷入地下,被無數的竹槍插得透心涼,無力的在坑中哀嚎,流血……

“陷馬坑!”

耶律宗真瞬間便明白了這是什麼,但已經沒有任何作用,騎兵的速度實在太快,並且鐵林軍身上的裝備也太過沉重,全力衝鋒之下的鐵林軍即便是知道前面有陷馬坑也停不下來。

但鐵林軍果然是精銳中的精銳,雖然不能讓馬匹停下卻可以控制方向,飛馳的軍陣快速收縮,向最中間開始集中,這樣便能避免更多的傷亡,踩着自己同伴的屍體繼續進攻。

戰場總是這樣,來不及去同情別人,你就要爲自己的生命去拼命,否則將會變成別人同情的對象。

陷馬坑,絆馬索,拒馬,大宋以步制騎的成效還是很明顯的,各種對付騎兵的手段層出不窮,彷彿是在變戲法,但真正影響戰爭勝敗的還是肉搏拼殺。

趙禎看着彭七和趙力兩人如戰神一般站在軍陣之前的模樣,羨慕的不行,黑壓壓的敵騎撲面而來,這倆貨卻能有山崩於前而不變色的勇氣,真是殊爲難的。

敵騎終於靠近了,彭七和趙力幾乎是同時單膝跪地雙手持刀抵在地上,在他們的動作之後,便是如林的刀牆豎起,遼朝的騎兵發出驚恐的嘶吼努力的控制馬匹改變方向,但嘴中還是撞在了刀牆上。

鋒利的長刀穿過了馬的身體,有的則是直接斬下了馬腿,粘稠的血液伴隨着恐懼的叫聲噴涌而出,經過陷馬坑和絆馬索以及拒馬的減速,鐵林軍的速度已經降低了很多。

面對遼朝的騎兵,大宋的軍卒開始收攏陣形,因爲他們沒有可以出擊的騎兵,但有一個例外,彭七和趙力兩人帶着親衛司的老兵如一羣人肉收割機一樣衝入了遼朝的騎兵之中……

大宋步卒抵擋騎兵,其實並不是怕擋不住對方騎兵。而是怕對方騎兵發動騎兵特有的機動優勢,遼朝騎兵總能在一衝不入的情況下撤退調整再次衝擊。

不斷的衝擊之下步卒能擋得住一次,但擋不住對方接連數次的衝擊,而陌刀手的最用變法拖住地方的騎兵,讓他們不能形成來去自如的衝鋒。

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十章我是賭神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兩千四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兩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亂的皇位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七百六十二章上京雲動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女人的知己知彼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
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難民浪潮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七百二十一章羊毛戰爭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十章我是賭神第兩千三百零一章平原“天塹”第兩千四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耶律賈的夢想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一千零九十章放出牢籠的惡魔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八百零六章皇帝的收網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四百零一章盛世與恐懼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兩千三百七十六章青年才俊的“標準”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兩千六百零六章後悔的格里高利七世第兩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轉瞬易主的蘇州城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一千零七十三章皇帝與蘇軾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告御狀的結果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大定府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五百四十三章太子監國第二百三十九章混亂的皇位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七百六十二章上京雲動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五百九十一章耶律宗真的驚愕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女人的知己知彼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七百九十六章希望歸來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