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延州,延安!

趙禎看着御書房中如一面牆壁般巨大的地圖,緊皺眉頭,在他的心中延州有着特殊的意義,或者說在後世人的心中,延安有着特殊的意義。

說來也巧合,延安是革命之火燃燒的地方,而此時的延州也在給大宋的朝堂添柴加火,趙禎猛然發現更大的巧合,大宋火德,崇尚紅色,所以三字經中才稱它爲炎宋,而後世的國旗,國徽,甚至國家的顏色也是紅色。

輕輕的撫摸着地圖上的延州微微嘆息道:“這是巧合還是必然?難道新中國是中華文明正統的又一次傳承?”

“啓稟官家,殿前司都指揮使彭七來了……”

陳彤用宦官特有的聲音打斷了趙禎的遐想。

趙禎微微點頭走向御座道:“宣他覲見。”

延州的地理位置特殊,它是北面綏德軍和西面保安軍的大後方,更是進入關中平原的一道屏障,在它的後面有着京兆府長安!

一旦延州有失,整個陝西平原就將暢通無阻,這種先天的地理條件和優勢使得它成爲三秦鎖鑰,五路襟喉。

党項人攻擊延州的主要目的不是爲了佔領,畢竟延州距離他們太遠了,最近的洪州也在定邊軍和綏德軍的夾擊之內,而且還有保安軍在一旁虎視眈眈。

趙禎身爲大宋的官家,當然清楚李德明的內心,他是迫切的想要大宋承認他西夏的法禮地位……

“這麼說党項人這是想用戰爭迫使大宋承認他的合法地位,從而立國啊!”

彭七躬身站在御案前不敢直起身,現在官家說的話不是他一個沒讀過多少書的殿前司指揮能插嘴的。

“彭七,你說說從那遞役口中得到的消息,延州現在的情況到底如何。”

“據那牛二所說,和他一起的遞役一共四個,其中三人求援的時候被殺,有一箭甚至還射穿了朱漆筒……按照他的說法,走的時候延州城已經被圍,用了七天時間纔到東京城。”

趙禎摸了摸下巴:“這麼說延州城最少已經被圍了八日?那城中糧草幾何,兵力幾何,圍城的党項人又都是什麼兵種?”

彭七張了張嘴又閉上這些他都是問了,可那牛二還就是不敢言語並說非要見到官家才肯說話,他其實就是來向趙禎稟報此事的。

“官家,那牛二不知爲何死活不願說清,只言非官家親至,否則死而無言……”

彭七說完便小心的看向趙禎,他本以爲官家會大發雷霆,可誰知官家居然微微點頭道:“那就宣他覲見,他怕是擔心說出的話干係太大兜不住。”

趙禎看過範雍的急報,整篇奏疏中充滿了他的怯懦無謀!非但不準備積極抵抗,反而建議自己和朝中相公承認李德明的政治地位和西夏國。

急報中居然沒有一點關於敵人多少,兵種器械幾何等數據,這說明他根本就沒有派出斥候探查敵軍虛實!恐怕他在得到李德明率軍而來的時候就寫好這急報了。

這簡直是國之大賊,但沒脊樑的文人在大宋可不止範雍一個,昨天在朝堂上就有人打算議和,只不過被丁謂和魯宗道的表現給壓了下去。

牛二瑟瑟發抖的跪在趙禎的腳下不敢擡頭,趙禎稍稍有些失望,這牛二身爲大宋軍人實在是和禁軍差得太遠。

其實這是冤枉了牛二,作爲邊軍遞役的他,在見到皇帝后沒癱軟在地已經是極好的了,這時還要求他像禁軍一樣不卑不亢實在有些過。

趙禎儘量的使語氣溫和下來:“你在朕的與書房內,所說的話絕不會泄漏,也不用擔心有人會報復你,朕甚至可以讓你入三班院聽差,延州城到底是什麼情況速速報來!”

牛二看了看四周一咬牙:“啓稟官家,小的在來東京城之前和幾個弟兄衝過党項人的包圍,那時党項人的合圍纔剛剛完成,並不牢固,小的見到党項人並未攜帶攻城器械,而且多是騎兵,少有步戰,延州暫時不會有失!”

趙禎和彭七驚訝的對視一眼,沒想到這牛二也不是個庸庸碌碌之輩,居然能順帶手觀察敵軍部署,這對於一個遞役來說簡直是不可能的。

於是趙禎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且起來說話,還有何事一併到來,如果有功朕重賞!”

牛二眼睛一亮繼續說道:“党項人李德明的率領部衆南下,繞過了咱大宋佈防嚴密的環州、慶州一帶,環州有折家,慶州有劉平劉太尉,且蕃部素不知其山川道路,多莫得也。

涇州、源州一帶,壁壘堅固,屯兵頗多,尤其是戍守於這一帶的蕃部弓箭手,兵甲精悍,李德明也繞過此處……”

趙禎連連點頭這牛二簡直是對邊軍的佈防瞭如指掌,根本不像是一個遞役:“那至於熙州、河州一帶呢?”

“至於熙州、河州一帶,党項人更是難以下手,吐蕃首領瞎氈率兵駐守,並與咱大宋結盟,牽制党項,要是從這裡走,党項人簡直是自尋死路……”

說着說着牛二就沒了聲音,趙禎奇怪的看了他一眼道:“怎麼不說了?”

牛二叩首道:“小人請陛下原諒冒昧之言,並保全牛二一家老小!”

“這你且放心,你只需如實稟報,朕自當保全,還有你到底是什麼人,怎麼會對邊軍的瞭解如此透徹?”

“啓稟陛下,小人本是邊軍都尉,因得罪李仕彬被降至遞役,族弟是捧日軍中一名都虞候,半年前修書給小人,說東京城開辦軍武院,招收天下軍才,小人便有前往一試身手之意,便做足了準備打算明年參加軍武院招募,誰知延州城被圍……”

難怪他對邊軍的佈防如此瞭解,原來曾是邊軍中的都尉。

趙禎點頭道:“你且繼續分說,朕自會給你公斷!”

“叩謝官家!鄜州、延州一帶,其地闊遠,而賊所入路頗多。又寨柵疏遠,士兵至少,無宿將精卒,熟諳山川形勢。加上延州知州範雍怯懦怯戰,延州外圍金明寨守將都巡檢李士彬貪暴愚頑,部下怨聲載道,已經算的不得能戰之士,所以範雍纔在李士彬的勸說下收兵與城內以待後援。”

趙禎尖聲叫道:“十萬蕃軍皆入城中?”

牛二苦笑道:“何曾有十萬蕃軍嘞,最多不過五萬,還是老弱居多……”

吃空餉!

趙禎瞬間就想到了這個讓人不寒而慄的名詞,吃空餉不光是騙取朝廷財政,還削弱了部隊的戰鬥力,更讓趙禎憤怒的是這種行爲嚴重的影響朝堂對延州的判斷。

李士彬是蔭恩的官員,他的父親是鼎鼎大名李繼周當年曾經大破党項獲器甲六十餘萬,也曾經討伐過党項人的首領李繼遷。

兩人本事同族,因爲見識不一,李繼周歸附大宋封妻廕子,而李繼遷則是率領党項人南征北戰開疆拓土打造出如今的党項,而這個李繼遷就是李德明的父親……

大宋朝堂也是看在李繼周這份功績,纔給他封妻廕子,李士彬纔在父親去世後順利當上延州外圍金明寨守將都巡檢。

牛二繼續他的話,可趙禎卻覺得諷刺,他爹牛的不行,可兒子卻是個慫包,李士彬雖然號稱鐵壁相公實際確是個有勇無謀之輩,爲人殘暴。

趙禎突然想起這個李士彬因爲殺死自己的堂侄女在內的幾個親戚犯了死罪,但考慮到是功臣之後且朝堂還需要他統領蕃軍便免去了死罪。

誰知他不但不感恩戴德鎮守邊疆,反而吃起朝廷的空餉來了!

趙禎從牙縫中擠出:“範雍死罪!李士彬該殺!”

牛二和彭七兩人被官家身上散發出的陰冷寒意刺激到,雙雙跪倒在地,從官家的身上他們感覺到帝王一怒血流漂杵……

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兩千四百五十八章交通網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災民現第六十二章太子駕到!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堅強”外衣下的柔弱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斂去殺心送溫暖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
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狐假虎威第兩千三百五十四章積石山下的拖延戰術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五百九十九章耶律宗真的圍點打援第兩千四百五十八章交通網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兩千一百二十五章揭露人性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空蕩蕩的城門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以退爲進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七百七十六章皇宮大內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九百六十九章大宋的錢袋子第五十章王宅風波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災民現第六十二章太子駕到!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堅強”外衣下的柔弱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八百九十三章西夏使者的無奈第五百零三章小人物的影響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一千七百零八章孤軍北上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一千六百九十章蔡伯俙的外交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兩千五百七十三章阿母城的“主人”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兩千六百章守城之戰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兩千一百三十五章角鬥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兩千零七十章最強大的要塞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兩千四百九十章趙禎的騙局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三才的擔心第九百四十二章大宋火器營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斂去殺心送溫暖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八百八十一章歐陽修面聖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經濟戰爭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