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

自從石批德撒骨去過皇宮之後,遼朝的密探便猛然發現大宋不一樣了,在北京城中所有關於遼東的事情便成爲了最爲熱議的話題,而且朝廷也開始了售賣債券的行爲。

所有的錢莊都能買到債券,債券的數量是有一定限度的,這就導致了許多人爭搶購買債券,對於他們來說,若是能買上一百貫,那來年朝廷便能給出一百一十貫錢!一年時間,十貫錢的利息,這可不低嘞!

若是你有一千貫,那你可就發財了,明年坐等一百貫的收益,若是有一萬貫…………乖乖嘞!一千貫就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百姓們的激情被調動了起來,十分之一的利率對於他們來說已經非常的高了,可他們不知道,趙禎之所以能開出這樣的利率來便是因爲遼東的產出相當巨大。

否則也不會給予百姓如此高的福利,趙禎相信,以後的國債怕是再也不會開出這麼高的利率了,這次只是一個噱頭而已,大宋需要建設的地方還有很多。

以國債的形勢從百姓的口袋借錢建設,之後再以福利的方式發放給百姓,這是一種全新的形勢,之前的大宋也只不過是發放戰爭債券而已,戰爭這東西發財總是很快的。

有了錢自然可以大力發展和建設遼東了,大宋的農人非常“嬌貴”他們需要大量的工具和良種耕牛纔會有如今的高產,趙禎爲了農業是想盡了一切辦法。

無論大宋的商業有多麼的繁榮,現在的大宋依舊是一個農耕社會,或者說是一個前資本主義社會。現在的大宋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已經誕生,但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社會中並不占主導地位。

在大宋依舊是農人佔據了大量的人口,這一點是毋庸置疑。

所以趙禎要以這些農人爲考量,大力發展農業,與是格物這一偉大力量的出現正好成爲服務於農業的助力,格物的範圍很大,在大宋兵器軍械可以格物,火車馬車之類的也屬於格物,而農人的工具自然也屬於格物了。

爲此趙禎曾經下旨曉諭天下,誰能造出方便農人,提高耕種效率的農具,便能得到朝廷的獎勵,最高獎勵以一年爲限,每年年關之前,他會在天安門的城樓上親自爲匠人頒獎,最優異着可得朝廷授官,以及十萬貫的賞錢!

這是一件讓朝中官員都紅眼的事情,天下間居然還有這種事情?那些匠人被官家擡得也太高了,但幾乎是兩府相公全數贊同趙禎的旨意,因爲他們看得出,一件有用的農具對農人的作用,對大宋的農業都非常重要。

如今大宋的農具可謂是多種多樣,號稱大樣三十七,小樣四十二,也就是說大件的鍬,鎬,鋤,之類的有三十七樣之多,而那些小的,零碎的足足有四十二樣之多。

遼東需要多少?誰也不知道,只能以最大程度的去滿足那裡的需求,最先便是數萬,數十萬的往遼東運送,不單單是要運送這些農具,還有必要的良種,和百姓的口糧,這些早已是裝船運送了。

大宋的糧食不光要往北運送,還要往遼東運送,這無疑是給漕運增加了壓力,同樣的也讓大宋的運輸業得到了發展,民間商賈便在接了朝廷的錢後,開始承運一部分物資。

不單單是運輸業,這些生產農具的工廠,提供糧食的糧商可謂是賺的盆滿鉢滿,甚至都接不下這些生意,於是便出現了工廠與工廠之間的合併…………

因爲這場大建設,大宋的資本主義居然得到了茁壯成長的機會,包括趙禎在內都對眼前蓬勃發展的大宋驚詫不已。

資本在它自己需要的時候便會自己的擴展起來,許多大型,甚至超大型的工廠出現在大宋的土地上,一時間讓趙禎大爲接受不了,而更加讓他吃驚的是這些工廠的管理。

既然有了工廠,就要管理好它,如何讓他高效的運行,如何安頓工廠中勞力的吃飯,甚至是睡覺問題?

大宋是沒有經驗的,但卻不妨礙它自己獲取經驗!

大宋的商賈完全是按照經驗主義的方法來的,從這些經驗之中總結好的留下,不好的去掉,於是大宋的這些大型工廠開始出現飯堂,開始出現房舍,甚至有些還有自己的農田!

大宋的貨物行銷天下,無往不利,這也要依賴於工廠的出現,而遼東要想發展,需要的是錢,同樣也需要這些工廠的幫助。

趙禎大筆一揮便下旨在文德殿召見大宋的有名商賈,無論是民間的,還是宗室的,甚至是那些將門的,只要是大宋的商賈,只要是在大宋有能力的工廠東家都要到文德殿面聖!

朝臣們是反對的,因爲在他們看來文德殿乃是商討國家大事的地方,渾身銅臭的商賈怎麼能去?

顯然他們忘了,原先他們自己手中也是有店鋪,甚至是工廠的,只不過早在趙禎下旨,不得官員經商後,這才無奈的盤出去。

否則,站在文德殿中最多的便是大宋的文臣!

將門之所以會經商,那是因爲這些將門都是蔭恩!不值錢的東西,也算是趙禎對太祖承諾的延續,也就不會有人去計較,這些人畢竟在政治上已經完蛋,還不讓人家賺點錢,這是逼着人家和你拼命啊!

於是連御史都不願說這些事情,而趙禎相信,這些人對朝廷,對大宋的忠誠卻是可以相信的,畢竟他們頂着祖先的榮耀在大宋活的還不錯,現在需要他們的時候,也能挺身而出。

趙禎看着密密麻麻的人羣,眼神不善的望着三才道:“朕不是讓你向北京城中資產十萬貫以上的商賈傳旨嗎?怎麼會有這麼多人?!”

三才苦笑着說道:“官家,您當現在還是三年前?如今這十萬貫都算不得什麼豪商巨賈嘞!奴婢找的這些最少也是五十萬貫起步…………”

趙禎尷尬的摸了摸下巴,望着人羣的目光越發的和煦了,只不過三才在一旁聽到:“真的是肥的流油啊!”

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與檄文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氣吞蒼宇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帝國的得意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八百三十七章華夏先哲的偉大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九十八章東宮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兩千四百七十一章前往神都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
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兩千零七十五章不尋常的械鬥第兩千五百三十四章興慶府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張儉使宋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第六百七十一章遼朝突變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八百八十五章鐵鷂子的覆滅第一百一十九章棋子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兩千五百零三章後宮的穩定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與檄文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氣吞蒼宇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帝國的得意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兩千五百九十四章從龍軍!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大國盟約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兩千三百九十一章進攻與待援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條老路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八百三十七章華夏先哲的偉大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一千一百零一章兵棋推演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九十八章東宮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兩千四百七十一章前往神都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