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上朝三兩事

趙禎的離開是有原因的,在他和八大王聊天的時候就注意到,在御道兩邊的紅叉後有很多買早點的小販……對於早起的人來說早飯是補充體力和營養的最好方法。

胃裡發出的召喚使得趙禎本能的向早點走去,涼爽的冷食是炎熱夏天最好的選擇。

大宋的餐飲之繁盛遠勝其他朝代,這大概是因爲經濟繁榮所造成的,經濟好了人也跟着富裕開始喜歡享受起來,對於古人最好的享受莫過於美食。

小商販推着小車,挑着扁擔更有更有甚者直接提着大型的箱籠叫賣,冷食的花樣品種繁多煎白腸、糕、粥、血髒羹、羊血、粉羹之類目不暇接,看的趙禎的肚子更加飢餓。

當他斟酌再三之後還是選定了一個小姑娘的涼粉攤位,這裡最起碼有座位能歇歇腳,看來她很聰明,知道前來上朝的官人站久了會累,尤其是大夏天更是希望有個地方可坐下來歇歇腳。

豌豆所作的涼粉透明中帶着青黃,像果凍一般配上冰水裡撈出的澆頭,一碗下去就讓人口齒生津,彷彿起死回生一般神奇。

趙禎大刺刺的坐在小凳子上對小姑娘微笑道:“小娘子給我來碗涼粉多加澆頭哦!”

花娘在御道旁經營涼粉小攤多年,但她從未見過如此年輕的小官人上朝,見趙禎脣紅齒白的又身着華麗的朝服,有些拘謹的趕緊放下手中的活計給趙禎承上一碗涼粉道:“小官人慢用,不過這澆頭中有蒜瓣,可不敢多吃的。”

看着她嫺熟的模樣趙禎微笑道:“無礙無礙,反正我上朝不說話,多給些澆頭才能盡興!”

見他這麼一說花娘便喜滋滋的應了一聲,其他的官員可不像他一樣,生怕蒜瓣的味重都是少要或是不要。但這涼粉只有配上澆頭纔好吃嘞!

趙禎端起涼風看着上面黃褐色的醬汁口水差點留下來了,在後世這可是最受北方人歡迎的小吃食。

濃郁豌豆的味道配上軟糯細滑的口感,粘着醋和醬油與大蒜混合的醬汁在嘴中擴散開來,讓人舒服的想發出呻吟,可能是趙禎的態度引起了花娘的好感,還在碗中放了些寶貴的碎冰渣子。

一旁本在吃粉的官員看着太子享受的模樣嚥了咽口水,難道這加了蒜瓣的涼粉真的有那麼好吃?

花娘早就察覺到了異常,當這位小官人落座後,旁邊的官員都下意識的躲開,情願都擠在桌子的另一邊捂臭汗也不願挨着小官人坐下。

她在這裡擺攤多年,從未見過此景,即使相公突發奇想的來吃涼粉,也沒見這些官員怕過,而是腆着臉上去獻殷勤。

趙禎舒服的吃完一碗長長的舒了一口氣道:“地道的很!”

聽到趙禎這樣說,花娘更是高興的合不攏嘴道:“奴家三代在此經營涼粉攤,您可是第一位誇獎地道的官人嘞!”

趙禎看了看擠在一起的官員笑道:“你這裡的老主顧多嗎?”

花娘驕傲的說道:“多,怎麼不多,尤其是夏天,許多官人排隊都要吃一碗奴家的涼粉!”

“這不正是說明你家的涼粉地道嗎?否則那些官人如何會排隊來食?”說完趙禎就招呼遠處的彭七過來付賬,順便也照顧一下花娘的生意。

自己往那一座就感覺到氣氛的尷尬,要不是用眼神阻止,怕是這些官員都要起身行禮。趙禎看了一下,他們大多是三省六部的低品官員,一般的相公肯定是在家中吃過或是帶着吃食來的。

百姓的品質代表了大宋的品質,信用有時甚至能代替契約,趙禎起身就走花娘並未阻難,她知道肯定會有人來付錢,這個時代人與人之間的互信達到令趙禎慚愧的高度。

就像當初他曾給樊樓出主意,三天之後樊樓就對他實情七折的優惠,甚至連其他人去吃飯只要報上趙禎的名號都是一律七折,掌櫃的連懷疑都不曾有過,這讓太子三衛的人經常去那改善伙食。

如果說是身份的影響趙禎開始還覺得有些,但是在想起三才解釋後就更加佩服:“殿下的身份是高貴不假,可是也愈發讓人信任,畢竟天家可是最講規矩的!”

一個上至皇家下至百姓都講信用的時代是多麼的乾淨幸福啊!

待漏院的宮門在相公到齊後便打開,官員魚貫而入,趙禎的四周形成了真空,輕鬆的進入了高大的待漏院。

這裡吃食並不比外面的少,但是多是些瓜果點心之類的,上好的羊肉湯也只有相公們能享受,當內侍遞來一碗羊湯後,趙禎發現自己根本就吃不下,羊湯上漂浮着一層油脂,雖然一點熱氣也沒有,但趙禎知道,下面的湯汁能燙掉自己的舌頭!

見一旁的寇準吃的稀里嘩啦,大鬍子上都沾染了不少晶亮的汁水,趙禎笑眯眯的把羊湯遞過去道:“寇相公這麼喜歡吃羊湯便爲我代勞如何?”

寇準喝完最後一口用手帕擦了擦鬍子道:“殿下還是吃些爲妙,不然常朝就能把您肚子裡的吃食給磨得一乾二淨。”

“寇相公所言甚是,殿下還是吃些吧!”

丁謂的聲音傳來,但是見到寇準反覆擦拭鬍鬚的動作面色變得不自然許多,在寇準露出揶揄的聲色後長嘆道:“寇相還是對丁某的事情戀戀不忘啊!”

趙禎看了看丁謂又轉頭看着擦拭鬍鬚面露狡黠的寇準恍然大悟,溜鬚一詞就是出自這兩人身上。

當初,丁謂是從寇準門下走上參知政事這個位置的,對待寇準非常恭謹。有一次在中書省聚餐,羹湯弄髒了寇準的鬍鬚,丁謂起身慢慢地爲寇準擦試掉了湯水。

寇準非但不領情反而嘲笑着說:“參知政事,是國家的重臣,難道是爲官長捋鬍子的嗎?”

當着諸多同僚的面這樣打擊人,別說是丁謂就是一般人也受不了,這算是寇準的脾氣給自己埋下的禍根,丁謂的報復也很明顯,讓這位當年的老上司罷相出外去了。

現在兩人再次回到之前,寇準依然是丁謂的上司,可這一切算不得造化弄人世事無常,都是丁謂的安排,局外人都能看出丁謂的陷阱,寇準依然往裡跳。

可見丁謂對寇準的性情是摸得很清楚,這也說明丁謂手段的高明,陰謀見不得人卻容易實施,陽謀大白於天下但可以君子欺之以方!

從這兩人的交鋒上,趙禎覺得自己還差得很遠……

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九百零三章遼朝忍不住了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兩千兩百一十一章祁國公府的“替死鬼”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五百七十五章收尾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八百二十八章復仇之軍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
第一千七百零二章“出賣”大宋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一千零八十四章大朝會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一千九百章利益之前無盟友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個屁……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賴着不走的皇帝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九百零三章遼朝忍不住了第兩千五百零九章大地是圓的?!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兩千兩百一十一章祁國公府的“替死鬼”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八十八章丁謂的野望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兩千零九章高原之上第九十章寇準訪東宮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二百六十五章坑一下老丈人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五百七十五章收尾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華燈初上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紫微星的命格第兩千三百六十二章火器主導的戰場第一千三百零二章乘勝追擊第八百二十八章復仇之軍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一千九百零六章聖城之災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兩千三百二十六章仁青東眼中的恐懼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兩千二百五十五章張柏的不安第七百三十一章傾家蕩產的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