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

被調任呼倫貝爾司的柳永是極爲用心的,這是他難得的機會,這麼多年來不能施展胸中的抱負實在把他憋屈壞了,他也知道這是官家在故意壓制自己。

雖然心中不忿,但卻沒有怨,只有恨,恨自己當初恣意妄爲,恨自己當年佯裝灑脫,不懂人情世故,不通官場曲直,過剛易折便是如此。

眼下這個機會要好好利用,經過這麼多遍的揣摩他已經知道趙禎的用意,自己是再也沒有可能進入神都城的朝堂,再也沒有可能回到朝堂之中了。

皇帝把自己變成了榜樣,變成天下讀書人的榜樣,藐視皇權,不重皇威者便是如此。

想想便露出苦笑,這一切還真是自己自找的,若是當年沒有那首《鶴沖天》單憑別的詩詞也能投遞相公的府上,得到他們向陛下的推薦了吧?

不過只要能做實事,能有所建樹,在哪不一樣?既然不能回到朝堂,那就在外面風光一次,也不枉到了世間走一趟,不枉身穿這一身官服不是?

在來之前柳永便做好的功課,他的主要差遣就是把這塔塔爾部建設好,至於尋常的管理也要負責,訴訟之類的事情由當地長老組成的理事衙門。

他要做的就是在理事衙門處理不了的事情上幫忙,比如稅收,比如如何建設塔塔爾部,如何讓呼倫貝爾草原繁盛起來,如何與朝廷聯繫,使得塔塔爾部與漢家百姓之間和睦相處等等。

這一次他來的時候還帶來了一些漢家百姓,塔塔爾部沒有內遷,但並不代表大宋百姓不會前來,朝廷從包括京畿道在內的十八個州府抽調人口三十萬進駐草原。

三十萬人口,這在中原或許算不上什麼,但對於塔塔爾部來說卻是他們人口數的兩倍有餘,這樣的多的人口勢必會引起雙方之間的衝突。

管理這麼多的人口和不同的民族,柳永的事情自然也多了起來,但他不敢懈怠,他知道這呼倫貝爾草原上的事情看起來簡單,但稍有不慎便會醞釀出天大的禍事。

尤其是韃靼和漢家百姓,雙方之間若是睦鄰友好還可以,若是笑裡藏刀就麻煩了,這怕是官家也在這裡的原因。

塔塔爾部和別的部族不同,他們不是被大宋內遷的部族,相反大宋把百姓外遷至這裡與塔塔爾部的百姓一起生活,這是一種改變,也是一種同化。

柳永知道自己說要做的就是把塔塔爾部的部衆變成漢家百姓,雖然其中困難重重,但他一定要做到。

這裡雖是塔塔爾部,但現在卻是大宋的呼倫貝爾,這是官家賜下的名字,自然是大宋的土地,至於爲何會斯琴部會出現在這裡…………官家是要分化這片土地。

從斯琴部的出現那一刻開始,柳永就明白了趙禎的用意。

沒有斯琴部的時候,呼倫貝爾只有塔塔爾部,現在有了斯琴部再加上即將遷徙而來的大宋百姓,這裡將會變成三個勢力存在的地方。

以後說不得還會有更多的部族出現,如此一來呼倫貝爾還是塔塔爾部的呼倫貝爾嗎?

深知其意的柳永開始了他的“建設”,首先便是在草原上,在塔塔爾部的所在地修建城池,城池這東西看似是一道圍牆而已,但卻是城市化的基礎。

在城市之中會出現商鋪,會出現酒樓茶肆,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生活所需,當然也包括娛樂活動。

當然也會有越來越多的房屋出現,它們會代替帳篷成爲草原民族的羈絆,有了房屋之後便是有了不動產,有了不動產之後人就不會輕易離開,也就會被房屋拴在城池之中。

繼而因爲城池中有着人們的生活所需,城池也就成爲人們所必須的東西,所有的資源都將在這裡集合,人們交易的最好方式便是進入市井之中。

城池提供了賺錢的地方,也提供花錢的地方,娛樂場所也都是修建在城池之中的,繼而百姓們蜂擁而至,人越來越多,交易便越來越多,商機也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便是整個市面的繁榮。

城池的名字柳永都想好了,就叫呼倫貝爾城,這是上疏官家後官家親筆御批通過的,一旦呼倫貝爾城出現,就能把塔塔爾部的百姓安定在城中接下來的事情就更好辦了。

大宋商賈的到來不過是個契機,卻還沒有商鋪的出現,而柳永第一件事便是在這裡招募修建城池和房舍的人。

現在漢家百姓還在路上,但匠人已經到了,有了匠人便只需要勞力便可,在塔塔爾部的土地上還缺勞力嗎?

到處是身強體壯的草原漢子,只需要付給他們大宋百姓一半的價格就能招募過來,爲大宋修建城池,當然話要說的好聽,這不是爲大宋修建的,而是爲塔塔爾部修建的。

城池的好處不用多說,草原上的人都知道,一旦有了城池,別的部族就不會輕易的攻伐,在草原上一座簡單的城池都相當於一個關隘,一道天塹。

沒有人反對修建城池,即便是哲爾克這位名義上的都護都不曾反對,對他來說修建城池也是好事啊!

把塔塔爾部的年輕人招募來做勞力,雖然付出了錢財,但卻使得這裡的環境安定了下來,爲以後鋪路,讓草原上的年輕人知道,在大宋,賺錢其實很容易。

大宋的商賈也沒閒着,朝廷下了文書,只要在這裡自己招募勞力修建房屋的,都可在向朝廷繳納一部分稅款後買下,這可比直接賣蓋好的房子省錢。

商賈們自然趨之若鶩,挑選最好的地段,挑選最好的青壯,付出最划算的價格,只要他們趕工,原本吝嗇的商賈甚至願意加倍給他們工錢。

一時間呼倫貝爾的草原上興起了蓋房熱潮,草原上的年輕人通過勞作的方式獲得了財富,雖然不是很多,也不是很富有,但卻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而這一切都被斯琴部看在眼中,他們抵達塔塔爾部之後就在觀察着這裡的一切,對所有事情都充滿了好奇,隨着他們的詢問,塔塔爾部的部衆也樂意向別人炫耀自己得到的好處。

誰不希望自己在外人面前過的好一點?

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
第兩千五百三十六章一戰成名的“宋帝國”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八百一十二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良弓藏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六百六十一章各軍動向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九百八十二章宋遼之間的心思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一千七百五十四章趙禎的一盤大棋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不安分的倭人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兩千一百二十四章“熒惑守心”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大宋的學問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九百三十九章斷尾求生的法則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兩千二百二十九章長老齊聚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五百八十七章大戰之前,思動的人心第七百八十一章沒佔到便宜就是吃虧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西域得手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一千八百六十九章伏擊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兩千一百九十七章有染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