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

趙禎騎在戰馬上,這是一匹軍中的戰馬而是宮御馬院調教好的御馬,在趙禎看來,秋獮就應當騎乘這樣的戰馬纔有意思,也更能體現秋獮的重要性。

君王都騎乘戰馬了,武將們更不用說,至於文臣,在這個時候也咬牙騎上了戰馬,戰馬和普通馬匹的最大區別就是訓練有素,聽從命令,但和溫順二字是不搭邊的…………

雖然這些戰馬聽從指揮,但奔馳起來如同猛烈的兇獸,這段時間已經有不少的文臣磨破了大腿,下馬的時候都需要別人的攙扶。

當然有好有壞,有些文臣卻不這般,比如蘇洵,雖然他上了年紀,可依舊在馬上相當靈活,下馬的時候的姿勢堪比武將。

而范仲淹更是一手了不得的馬上功夫,這讓趙禎甚至懷疑這老小子平日裡說生病告假是不是在誆騙自己。

相對來說越是年輕的文官馬上功夫越好,越是年紀大的文官馬上技術越是嫺熟,反倒是那些中層的官員實在是不怎麼樣,也是這個層級的人叫苦叫累的最多。

約翰的事情在大宋如同一顆小石子掉入了水池之中,並沒有濺起多大的水花,事情很清楚,知道的人誰也不會看見陷阱還往下跳。

但趙禎並沒有因爲否定亨利三世的計劃而對約翰有什麼區別對待,事實上依舊熱情的招待了這個來自遙遠西方國家的使者。

大國外交也是要講究氣度的,雖然識破了亨利三世的騙局,但趙禎不得不承認這個詭計相當的巧妙。

在這個時候就能想到利用時間的差距來完成這次陰謀的實施,不得不說是相當出色,但這也只能騙騙別人。

對於大宋來說,陰謀詭計還真的沒幾個士大夫玩不轉的,若是沒有提前的準備和對神聖羅馬帝國的瞭解,趙禎相信自己會中計,並且被法蘭克尼亞王朝利用,但趙禎相信,自己的相公們絕不會眼睜睜的看着自己被騙。

隨着一聲高亢的怒吼,整個圍場中的士兵發出同樣的怒吼,“戰”之一字,卻勝千言,秋獮的大祭開始了,這是趙禎和羣臣們按照古禮制定的。

方法也很簡單,前來參加的所有人都在秋獮的活動之中,以太陽日中爲開始,到日落時分結束,衡量的唯一標準就是獵物的多寡。

無論是帝王,宗室,還是太子,文武朝臣,即便是外戚和百姓都要按照此規定狩獵,最後誰的禮物最多便會得到最高的賞賜。

騎馬射獵,這本事遊牧民族的秋獮方式,但卻被趙禎完全的繼承到了漢家王朝之中。

華夏民族一直都是農耕民族嗎?不見得吧!曾經的華夏民族,華夏漢室也有大量的遊牧生活,既然秋獮是祖先制定下的規矩,那返祖有何不妥?

那些剛剛休息了一會的官員們再次重新上馬,只不過這一次無論是誰都不敢有任何怨言,只能用力的把自己的身體固定在馬上,並且開始檢查隨身佩戴的刀劍以及獵弓。

這場秋獮也意味着賞賜和前途,根據獵物的多少會各種等級的賞賜,而根據表現也會評定能力,身體不好的人當然要早點致仕。

現在官員之間的競爭很強烈,大宋三年一次的科舉已經縮短到了兩年,待選官的人數被大宋的擴張消化完一大批之後,又再次增加,而且人數已經不少。

待選官的人數越多,對朝廷的壓力越大,這些人可都是白拿錢不幹活的,包拯對此頗有微詞。

要安排這些待選官,那問題就來了,要麼是開拓疆土繼續派遣他們去地方上任職,通過政績,民生的磨勘再回到草堂上,要麼便是從草堂之中把沒有才能的人排擠出去,讓有才能的人進入。

這下朝堂上的競爭更爲激烈了,幾乎所有的朝臣都不敢鬆懈,只要有一點的不是就會被別人抓住把柄,等待他的即將是磨勘降等的待遇。

所以此次秋獮官員們大多認真對待,不敢有絲毫鬆懈,下面的年輕官員更是“磨刀霍霍向豬羊”等待着此次秋獮讓自己一舉成名。

嗚嗚…………沉重的號角聲響起,這雖然不是一場戰爭,但卻堪比戰爭的激烈,衆人比拼的不是殺敵的軍功,而是獵物的多寡。

彎弓騎射對於約翰來說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事實上他在馬上的功夫還不錯,射獵和是很準的,但他卻比不上邊上的范仲淹。

雖然已經是知天命的年紀,但手中的獵弓依舊犀利,雙腿夾住馬腹,稍稍用力便能左右開弓。

一隻躍起梅花鹿快的只見一道虛影,但在約翰瞄準的時候范仲淹已經出手,梅花鹿應聲而倒,脖頸上插着的正是范仲淹的紅色箭羽。

立刻有侍從上前在這美麗的生靈還在抽出的時候結束了它的生命。

“範相公好箭法!沒想到您這年紀依舊有如此精準的箭法,趙復還佩服!”

范仲淹笑了笑:“我大宋文臣也是上的了馬,拉得開弓的。蘇老泉的本事比老夫的還要精湛。”

稍稍頓了下,范仲淹看着約翰身後侍從馬上的那些戰利品,意味深長的說道:“你也不差,只可惜不是我大宋的官員,這些獵物只能換取賞賜嘍!”

他的意思約翰當然知道:“我是帝國的使者,家中妻兒老小皆在故鄉,不便久留,若是有機會,待我致仕,也許能在大宋常住。”

范仲淹笑道:“如此最好,官家最是喜歡聽你說大秦的見聞。”

趙禎就在不遠處,騎馬過來後便炫耀起自己的戰利品,同時對約翰說道:“明日你就可以上路返回大秦了,消息也該早日傳給亨利三才好。走的時候鴻臚寺的官員會爲你送行!”

約翰點了點頭,而邊上的范仲淹卻有些意外,稍稍一想便也明白其中道理,鴻臚寺的官員送行並沒有什麼,但這卻會讓世人,尤其是塞爾柱人知道一些消息。

帶約翰走遠,趙禎才笑着對范仲淹道:“派人以國禮相送,朕希望天下人都知道大秦的使者前來和朕密談過一些事情。接下來便由塞爾柱人的猜測去吧!”

范仲淹在馬上拱了拱手道:“官家聖明!”

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六百三十九章蔡伯俙的辦法(下)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四十五章離別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九百零三章遼朝忍不住了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兩千四百四十七章睡個安穩覺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二百二十五章驚現鉅款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
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風暴過後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上都護府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他趙禎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兩千二百八十五章“第一生產力”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一千零二十九章種馬征服世界?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大宋新風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六百三十九章蔡伯俙的辦法(下)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四十五章離別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三山夾兩盆”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兩千二百八十章失之桑榆收之東隅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兩千一百六十四章千古聖君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雞不成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神衛軍的作用第兩千零二十二章最大的利益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六百四十三章無形張開的網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帝王出巡第兩千二百七十九章吐蕃少年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九百零三章遼朝忍不住了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東南第一州第兩千零三十七章誰人得勝?第一百四十三章打的就是你第二百四十八章寇準的背叛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一千八百五十章爲何忠心?第兩千四百四十七章睡個安穩覺第六百七十二章東山再起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四百五十二章老子就是神!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兩千五百六十一章戰爭並不划算第二百二十五章驚現鉅款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一千二百章活地獄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被出賣的契丹,被出賣的蕭撻裡第六百一十一章氣的吐血的遼皇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公主尚嫁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四百一十七章天下最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