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

“我草!這是什麼情況?!怎麼會這樣,朕苦心經營,小心“呵護”的東京道居然被蕭撻裡“劫掠”一空?!”

三才已經習慣官家這種口頭禪,雖然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但一定不是什麼好話,甚至可能實在“問候”契丹的女皇,但這時候還是別招惹官家的好,畢竟能說出如此不得體的話,已經說明官家處在憤怒的邊緣。

再說有範相公在邊上,也輪不到自己出聲不是?

“官家!”果然范仲淹皺着眉頭望向趙禎,開口提醒道:“契丹人此舉在於兩害相權取其輕也!東京道本就是我大宋的囊中之物,陛下清楚,契丹人自然也清楚。如今不過是做了最合適的選擇,陛下何須動怒?”

言下之意很簡單,本就是趙禎一廂情願罷了,契丹人又不是傻子,東京道有所損失也是情理之中,只要土地是大宋的就行了,失態反而有損皇者氣度。

趙禎本就有些鬱悶,被范仲淹的話一堵差點被氣笑了,自己是皇帝不假,可也同樣被這身份管的動彈不得,一般的皇帝也就算了,現在的他早已變成了大宋百姓和朝臣眼中的聖君。

所以一舉一動都要符合“聖君”的標準,以范仲淹爲首的文臣恨不得趙禎立刻成神,成聖,而武將們恨不得他成爲統一地球的霸主,百姓則是希望他仁慈的如同聖人…………

但事實上自己就是一個普通的凡人,沒人比他更清楚這一點,從東京道這件事情上就能看出來,自己有時也是一個一廂情願的傻子。

苦心經營的東京道居然成爲蕭撻裡的嫁衣,那裡有多少財富被帶走,有多少百姓被遷徙?

這是多大的損失?

可這只不過是自己留下的“饋贈”,契丹人可不會在意自己投入多少的努力,他們只會毫不留情的把自己種下的果實摘走而已!

爲了東京道趙禎開設了榷場,爲了東京道趙禎把大宋的注意力轉移到了西北,爲了東京道趙禎甚至不惜秘密派遣商賈給東京道帶去了醫療,如此纔是保證東京道人口增加的不二法門。

趙禎希望通過自己的這些努力,使得東京道的經濟,人口,文化和大宋一般無二,更加容易接手和統治,但當他成功的時候,接手的卻不是大宋,而是契丹人!

蕭撻裡從他的手中奪走了一切,財富,人口,這最爲璀璨的兩顆果實,只留下了土地,以及的大量的殘垣斷壁!

他趙禎要這些廢墟做什麼?

要知道東京道的人口和財富是他征伐契丹的跳板,也是他統治整個遼東的基礎,沒有東京道,遼東依舊是一片荒蕪,雖然現在大宋得到了,但卻失去了兩大法寶。

人口可以讓大宋獲得牢固的統治權,而財富也是連接大宋與遼東的橋樑,有了錢財貨物,有了糧食的供給線,遼東和大宋便會穩固的相連,同時也會有更多的資源從遼東進入大宋。

自己的計劃不在於連接大宋和遼東,而在於利用東京道的財富和人口節省時間。

誰知道在自己看到完美的計劃卻忘記了一個事實,契丹人同樣看重這些。

趙禎忍不住微微苦笑,坐在御座上看着頗爲興奮的范仲淹以及剛剛從伊州回來的楊懷玉,十萬對十萬,宋軍雖然慘勝但勝了就是勝了,並且傳來消息,張舟率領宋軍攻入了遼陽城。

但也可以說是契丹人自己放棄了遼陽城,城中的守軍在遼陽城外的大軍打的難捨難分的時候,他們悄悄撤走了,並且帶着所有的財物和補給撤走了,連城中的房舍都一把火燒的乾淨。

留下的只不過是一個廢墟,一個大宋不稀罕的廢墟。

當然遼陽城中的皇宮無法拆除,和焚燬,這是對契丹先祖的不敬,雖然是耶律氏的先祖,但沒人可以侮辱契丹的開國之君以及他死後的靈位。

輕輕擊打着御座的扶手,大宋的御座並沒有什麼特別,沒有鍍金,也沒有鎏金,只不過是一張普普通通紫杉木椅子而已,之所以因爲它是御座,乃是因爲趙禎坐在上面。

“這麼說來朕苦心經營許久的東京道最終還是被契丹人得手,朕除了得到了東京道的疆土之外,只有一座座被契丹人焚燬的城池和殘垣斷壁?”

范仲淹笑道:“陛下無需動氣,只要有了這片土地便可連同遼東,只需些耐心便可…………”

趙禎無力的說道:“那需要多久?朕需要的是一個人口衆多,商業繁榮的東京道,我大宋自然有能力經營,但卻需要時間。如此也耽誤朕的北伐!”

“東京道海港極多,通商海外可抵海東州,流求,疏流國,又連同遼東,貿易之往來繁盛,只需時日便可重新繁榮!”

范仲淹的話是沒錯,可趙禎知道這一拖有需要好一陣的時間,也給契丹恢復國力的時間。

但趙禎沒有辦法,他只能承認自己的失敗,雖然這種失敗在別人眼中不算什麼,但卻是一個巨大的嘲諷,嘲諷趙禎的自作多情,嘲諷趙禎的精心策劃最終成爲契丹的嫁衣。

趙禎知道接下來的事情還有很多,范仲淹就是爲此而專程留身奏事的。

東京道需要大量的百姓恢復生產,需要人口填補那裡的空缺,也需要駐兵短暫維持只需,以待官員和衙役接手,而最重要的一點,移民必須開始。

這是刻不容緩的,沒有百姓去耕種,土地便會荒廢,若是沒有商賈貨物便不會流通,所以移民是最爲重要的,但大宋在這件事上早已是輕車熟路。

不用趙禎交代,范仲淹等一衆朝臣也知道該怎麼辦,范仲淹看向趙禎開解道:“陛下,雖然失去了一些漢家百姓和渤海人,以及財貨之物,但這比不一定是一件壞事……”

趙禎奇怪的望着范仲淹道:“相公此言何意?”

“陛下,繁榮東京道乃我大宋之必須,富強遼東亦然,但這些的基礎便是一點一滴累計而成,需要的東西也是頗爲龐大,朝廷會採購一些,而遷居的百姓自己也會採購,這樣一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接下來的話不用說趙禎也清楚,重新建設東京道和遼東會促進大宋的經濟發展,也會提供大量的工作崗位,甚至是連格物都會有所精進。

還真的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二百一十二章軒轅黃帝的後裔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宋武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掉進深淵的人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
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一千零四十九章皇帝也會無賴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九百一十四章大雪滿弓刀第兩千四百二十一章華夏西土第六百二十四章城破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東京舊夢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換一條路第七百八十七章揚長而去的獨夫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一千八百一十九章女人的戰爭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一千六百七十章英雄末路?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一千零四十二章蔡伯俙使倭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兩千二百七十六章無遮大會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六百三十五章爆發邊緣的皇后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草原父子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人的本性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兩千二百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六百六十四章不瘋魔不成活第八百七十八章旌旗翻覆捷報傳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漢家至上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八百九十九章興慶府的動盪(上)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六百九十六章商業的作用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兩千六百零三章趙仁的造神計劃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王安石的態度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闢蹊徑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二百一十二章軒轅黃帝的後裔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兩千二百六十四章強大的錯覺第一千八百零五章人分幾等?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宋武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廢帝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兩千三百四十章槍桿子裡的“寶物”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掉進深淵的人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五百四十一章人間煉獄第八百八十七章趙禎的密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