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臨朝稱制

不出張儉的所料,當鐘聲響起,羣臣上殿的時候,蕭撻裡一身天子服飾從後殿而出,整個朝堂瞬間陷入寂靜,緊接着便是水入沸油般的炸裂。

整個朝堂一時間出現了混亂,尤其是那些擁護耶律洪基的契丹貴族,更是震驚的斥責蕭撻裡的舉動,他們心中其實已經有了答案,但卻不願接受,以至於有人抽出了隨身攜帶的短刀。

這種東西出現在大遼的朝堂上再正常不過,契丹人本就尚武,一柄上好的短刀也是必備之物,可以用來作爲工具,亦可防身,當然也可以用來當作餐具,殺人就更不在話下了。

蕭撻裡的出現在朝堂沒什麼,但穿着帝王服飾出現在朝堂並坐在御座上就不一樣了,這意味着臨朝稱制,意味着她並不在屈居於珠簾之後向大遼施加影響,而是真真正正的公開行使帝王的權利。

別說是朝堂上精於禮法的漢臣,文臣,就是平日裡反映較慢的契丹臣子也明白其中的意味,皇帝沒有出現,而太后臨朝稱制,宮中必有變故!

要知道許多人是和皇帝有利益牽連的,一下子還上了太后,多少的人利益將會受到損失?尤其是那些原本忠於皇帝的契丹貴族,他們首當其衝,利益受到了影響。

這些人不拼命纔怪嘞!有些人甚至是擁護皇帝的臣子,這個時候如何面對太后?太后又會如何對待他們?不用說都知道,太后控制朝堂之後,他們必將遭到排擠!

一些人昏了頭,拿出了隨身攜帶的短刀,這東西一旦露出,便再也沒法收回去了,除非你說是用來剔牙的,可人家也要相信你不是?

宮廷的兩側用處大量的侍衛,他們都是宮中的精銳,甭管你在遼朝的勢力有多大,在這宮中只有太后蕭撻裡說的算,不出意外的,這些亮出兇器的契丹貴族和臣子被拿下,上朝面見天子的時候自然是不能帶刀兵的,即便是你帶了,也不該拿出來,這是自尋死路。

這些人都被以叛逆之罪拿下了,倆個侍衛看着一個人壓在了宣政殿的殿門口一字排開,而朝臣們這才消停下來,默然的望着上首臺階上御座上的皇太后蕭撻裡。

這時候,大家都像知道宮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莫不是一場宮變?很有可能,眼下的一切都在讓朝臣們把結果往最壞的地方想,也不得不讓人這麼想。

蕭撻裡並沒有開口說話,而是把目光望向了張儉,這時候她說出什麼任何一句話朝臣們都不會相信,而這時候最需要的便是代言人,一個朝臣們相對信任的代言人。

張儉微微點頭的走上前面,他今天站的位置不是文臣的首位,而是跟隨太后出現後,直接站在了太后的右側,這也是大殿中左側文臣通往御座的方向,而蕭惠就在他的對面,乃是右側武將通往御座的方向。

兩人一左一右,剛好成爲了蕭撻裡的左膀右臂,這是在場衆人都能看出的來的事情,但因爲他們兩人的特殊身份,朝臣們對於他們的話還是有一定相信的。

“陛下突得暴疾,暫不能坐朝理政,下旨請太后臨朝稱制,監國而行帝王之權!此乃陛下詔書,諸位皆可觀瞧!”

說完張儉便把一份耶律洪基的“親筆”手詔展開,並且在臣子之中傳閱起來,詔書中的文字確實是耶律洪基親筆所寫,只不過這所謂的親筆卻沒人看見,也沒人聽到消息…………

只有張儉和蕭惠二人作爲“人證”加以說明,但終究是無人能反駁,其中的問題實在太多了,爲何皇帝昨日還是神志清醒,今天就忽得暴疾?爲何一點風聲都沒有傳出便由太后臨朝稱制了?

眼下的這一切雖然掩飾的完美,但其中的問題卻暴露出來,實在是太快了些,宮中的情況誰也不知道,文臣和武將以及契丹的貴族們終究還是沒有敢說話的。

全因宣政殿的門口跪着的那一排人,他們此時已經開始大呼小叫,咒罵着蕭撻裡弒君謀逆的話,也在咒罵張儉和蕭惠的無情不忠。

“此乃我大遼萬急之時,宋人北伐瞬息而至,陛下暴疾不得坐朝,如今之際爾等禍亂人心,罪不容赦!”

隨着蕭撻裡的話,侍衛們抽出腰刀斬殺他們與殿前,數顆人頭順着宣政殿的御街滾滾而下,噴出的血箭染紅的地上的浮雕龍紋,原本還有小聲議論的宣政殿頓時安靜下來,針落有聲……

在絕對的全權面前,一切的話語都顯得那麼的蒼白無力,就如同這些無頭屍體的主人一樣渺小,衆人也知道這是大遼的萬急之時,可突然間的太后臨朝,顯然是讓他們難以結束的。

文官還好一點,有張儉在能鎮得住,而武將一方多是契丹貴族組成的,他們並不是都以蕭惠馬首是瞻,這個時候白蓮需要安撫,蕭惠站出來道:“眼下宋人北伐中京道之東,而中京道又逆賊四起,太后既已臨朝稱制,可否立刻派兵援助?”

“眼下之急在於中京道,中京道之急在於逆賊作亂!我大遼兵強馬壯,上京道駐紮之兵不下四十萬,豈能坐看中京道有失?契丹男兒從不畏懼敵人,馬革裹屍,揚名立萬就在今朝!韓王身爲樞密使,當挑選良將,派遣重兵趕赴中京道,收拾亂局,漢民不可盡屠,州府城池,縣鄉百姓亦要奪回!”

“臣遵旨!”

蕭撻裡的話符合了大多數契丹貴族的利益,他們比不是不需要漢民,屠殺他們不過是爲了搶奪財富而已,皇帝之前的旨意就是讓他們掠奪財富。

如今殺也殺夠了,能把這些漢民搶回來有何不好,再說,搶回來的漢民可就不是漢民了,而是大遼的奴隸!他們會繼續耕種大遼的土地,但卻要向大遼繳納所有的所得!

對於契丹的貴族來說豈不是最好的選擇?而這樣做也可以緩解契丹人與漢民之間的矛盾,奴隸哪有尊嚴?沒有尊嚴的人和高貴的契丹人在一起,誰會去理會他們?

隨着蕭撻裡的話,瞬間讓契丹貴族集團也滿意下來,而多爲漢官的文臣此時卻不敢抗辯,因爲他們已經被宣政殿門外的屍體嚇破了膽…………

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皇后之怒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兩千四百七十一章前往神都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五百七十五章收尾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一百四十四章資本永不眠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
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一千四百一十章沒有和談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一千五百零三章熱火朝天的皇城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送瘟神第七百六十章倭國使者的請求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皇后之怒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三百九十章蜀道難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兩千四百七十一章前往神都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五百七十五章收尾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兩千六百一十七章三教的淵源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兩千三百一十三章君臣聚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伏擊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一百四十四章資本永不眠第兩千一百九十章清貴和勳貴之間的對立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九十二章父子協議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第二百三十一章大宋啓示錄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兩千四百六十七章好皇帝?第八百五十四章入歸華夏有何不妥?第一千零七章郝一口說書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經略東汗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五百零二章最佳時機第三百零九章得勝,凱旋!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六十六章八賢王?八大王!第五百三十五章大戰前夕第七百四十四章“獨夫民賊”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六百第二十一章縱火焚宮殿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神蹟的重要性第二百七十五章皇帝夫婦的配合第七百六十三章女後心機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九百六十四章陰差陽錯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角廝羅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