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

謀略之間的過招當然是有來有往,賢覺的計策非常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大宋百姓對佛門的排斥,他在隱隱之中明白了一個道理,佛門是該變得不同了。

大宋皇帝都在改變大宋,改變原有的律法和士大夫,自己爲何不能改變佛門,佛門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沒有順應大宋的改變而改變。

這是一個急迫的問題但自己現在才發現,賢覺已經開始懊悔,懊悔自己沒有早早的對佛做出改變,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佛門進行分割,高僧大德是佛門的主要力量,而那些一般的僧侶,甚至是下層的僧侶則是在拖累佛門。

百姓對佛門最大的不滿往往也是來自於那些數量最多的下層僧侶,若是有能力應當早做改變纔是,自己放棄了最好的機會。

現在百姓們對自己一行的尊重已經遠遠超過了之前的牴觸,甚至有不少人打算皈依佛門,這在之前是賢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不過賢覺同樣也清楚,這樣的事情怕是不會出現太多,皇帝怎麼可能讓佛門數次用這種手段來收買人心?

一邊向西而去,一邊在心中盤算如何能反敗爲勝,賢覺突然覺得,也許是該給佛門進行一次涅槃,原本是沒有機會的,但現在不同了,大宋皇帝給了佛門傳教吐蕃的機會,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只要抓住了,佛門便會蛻變。

眼下不過是五百人的隊伍前往吐蕃,那之後若是有更多的佛門前往吐蕃,豈不是能得到更多的信衆?

賢覺瞭解人心,越是隨處可見的東西,越是習以爲常的東西人們越不懂得珍惜,可相反,當這些隨處可見習以爲常的佛門逐漸離開大宋,逐漸向吐蕃而去的時候,宋人自己便會坐不住。

這是一個好機會啊!賢覺在離開西門的時候便已經決定,從現在開始他要讓大宋的所有佛門盡力的向吐蕃而去,賢覺相信從吐蕃傳教回來的佛門子弟一定會受到大宋百姓的禮遇。

甚至只要去往吐蕃轉一個來回,都不用傳教便可得到大宋百姓的禮遇,而這一路上必須要用腳走,必須要進行苦修,即便是有年歲大的僧侶死在路上也不能後退!

這般下來必會讓世人看到佛門的光輝和高大,必會讓佛門在大宋再次興起!

同時賢覺也明白,離開神都城之後佛門依舊可以在西去的路上傳教,佛門在大宋分佈廣泛,寺院僧侶衆多,即便是不受待見,即便是有些僧侶還俗,但數量依舊龐大。

這些人在高僧大德的帶領下組成西去吐蕃傳播佛法的隊伍,在大宋境內的時候依舊可以傳教,大宋皇帝不允許宗教在街市上傳教,但既然讓佛門西去吐蕃,難道僧侶在路途中傳教也不可以?

若是他趙禎再次制止,只能讓大宋百姓看到皇帝對佛門的苛責以及心胸狹小,世人難道就沒有公道在心?

忽然之間賢覺的腳步變得輕快,心中的鬱悶也開始掃除,看着身後浩浩蕩蕩的僧侶隊伍,賢覺心中踏實了許多。

口誦佛經的僧侶,以及不時敲擊法器發出的陣陣梵音,這支西行的隊伍充滿了聖潔。

神都城很大,出了西門之後人也不少,百姓站在邊上對這支五百人的僧侶隊伍指指點點,消息在神都城傳播的很快,在城外已經有不少人知道他們此行的目的。

城外的百姓相對於城內的百姓已經減少許多,“城中富貴城外貧”,這是神都城的自然現象,但相反的是,城外的百姓信佛的卻比城內的百姓要少得多。

他們都是從大宋腹內之地而來的人,不是當初隨趙禎遷都而來,這些人家資尚淺,多爲生計奔波,早已看透了佛門的虛假,他們曾經也信佛,但毫無改觀,相反卻是在不斷勞作中獲得了財富。

這些人更加相信依靠自身而過上好日子,而不是拜佛求神,況且這些人進入工廠之後也明白了許多,大宋之所以有今天,還不是依靠朝廷和官家?還不是靠着這些工廠不斷的生產,靠着商賈的買賣?

這些和佛門沒有絲毫的關係,工業文明的出現使得宗教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只有富人才會去信佛拜佛,窮人只能爲生計奔波,天天想着如何填飽肚子。

事實上佛門和東城豪門應該站在對立面上,資本的存在就是對宗教的一種衝擊,一種在提供物質滿足,而另一種在提供精神滿足。

今天是五月端午,神都城的城門洞開,神都內外的百姓自由出入,無論是做買賣的還是看熱鬧的都在向城內而去。

大相國寺僧侶的西行不過是曇花一現的景緻,今日的熱鬧遠不及如此。

待賢覺等一衆僧侶過了五里橋,便再也沒有圍觀的人羣,只有沿着官道趕往神都的公共馬車中,不時有百姓探頭觀瞧,也不過是瞧個新鮮而已。

如此更加促使促使賢覺改革佛門的想法,佛門已經到了時過境遷的地步,不少跟他一起出現的僧侶面露不滿和消沉。

不少僧侶都是第一次離開神都城,甚至是第一次離開大相國寺,瞧見源源不斷往神都城而去的馬車臉上露出驚歎和羨慕。

這些馬車有私人府宅的,有公共的,尤其是公共馬車讓人驚歎,三匹馬拉着三廂馬車在路上前進,速度不快但勝在穩當和均勻。

最多隻要兩個時辰的功夫就能從范陽抵達神都,方便快捷的很。

原本這些公共馬車都是朝廷經營,後來轉賣給了商賈,專賣之後價錢非但沒有上漲,服務的態度和馬車中的東西更好了。

馬車的數量也更多,每天的車次也更多,最佔便宜的人反倒是平民百姓。

明白人都清楚,這些公共馬車是給百姓乘坐的,若是不好百姓不認,虧錢事小,告到官府之中朝廷追究下來事大!

官道上的馬車不斷趕往神都城,但神都城的門口已經有些堵塞,原本是不該出現的景象,這是因爲內侍省的宦官和禮部官員以及將作監的官員堵在門口。

究其原因便是他們要運送一塊碩大的石碑進城,而石碑屬於貨物,要在先讓百姓進城之後才能進城。

但時間不等人,禮部官員着急的和城門的值守官解釋,期望能讓他們插隊進城。

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兩千三百二十八章在泉州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氣吞蒼宇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兩千三百二十一章罷市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二百八十五章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五百七十五章收尾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
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一百三十三章仙術?戲法!神仙?凡人!第兩千三百六十四章“輸不起”的王朝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馬腳第一千零八十八章積極防守的開始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海運與遷徙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兩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憂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九百四十五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三章帝國百科全書第二百二十九章外戚必須和朕站在一起!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兩千三百二十八章在泉州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一千七百九十章以法限權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戰爭開始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氣吞蒼宇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上元佳節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兩千三百二十一章罷市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一千九百零七章蝴蝶的翅膀(上)第一百五十六章兄終弟及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三百一十章樹碑立傳召忠魂第九百九十三章矗石城的代價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大宋的底線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二百八十五章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九百九十七章高麗人的恐懼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五百七十五章收尾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時代的規則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八百零八章智者見智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四種品格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兩千一百八十一章“執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