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最漫長的一天

李德明走在軍帳之外看着遠處的延州城深深的皺起了眉頭,今天的攻城讓他感覺不安,宋人的戰鬥意志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強悍了?

放在平日裡雖然不能一鼓而下,但也不會有這麼重的傷亡。

李德明去傷兵營檢查回來的士兵,包括那些被族人擡回來缺胳膊少腿的傷兵,在他們的描述中有一種業火,無論怎麼撲打都不能熄滅,只有削去皮肉才能得以保全性命。

傷兵營裡滿是慘叫聲和皮肉燒焦的香味,這種味道李德明很是熟悉,每次屠滅西域城池的時候總能聞到這種混合着肉香的味道。

現在反倒是他党項人受到了懲罰,這算不算是因果報應?

崇尚佛教的李德明覺得,這絕不是佛祖對自己的懲罰,因爲卑賤的西域人豈能和宋人相比。

雖然他口口聲聲的說不在乎大宋的態度,可只有他自己知道,在內心的深處還是希望宋人像承認遼國一樣承認党項的地位,在他的思想中大宋依然是天朝上國。

而遼人只不過是和自己一樣的投機者,也就是他遼人的命好,比党項甚至是大宋早建立政權而已。

慘叫聲想起,一個士兵成爲了野利任榮的試驗品,他身上的傷口被野利任榮拿來試藥,刺激的藥粉讓士兵發出一整整慘叫並用力的踢打牀榻,雖然被侍衛按住,可他扭曲的身體顯示出他的痛苦。

野利任榮微微搖頭,也不知是在對誰說話:“這藥也不行啊!到底是什麼東西,能把人燒成這樣?猛火油也沒這麼猛烈,簡直是跗骨之蛆!陰毒無比,宋人現在是真的變了!”

“不是宋人變了,而是我黨項人變得越來越像宋人了,呵呵,本就是胡服騎射交領左衽的我們,用起了奢華的瓷器,穿上了華麗的絲綢,可雄心壯志卻開始消磨!

師傅,咱們党項人的勇猛正在慢慢的消亡,也許父親的依遼和宋是對的,可我們党項人就改在草原上奔馳,而不是像宋人一樣如老牛般在地裡刨食!”

李元昊目光炯炯的望着對面的野利任榮,此刻他幼稚的臉龐上充滿了成年人都極少擁有的豪氣。

看着兒子如此說,李德明微微一笑便躲在帳角不出聲,緩緩的上前挪上兩步以便聽得更清楚。

“嵬理,宋朝的皇帝曾經說過一句話,爲師覺得很好:任何事物都有倆個方面,要辯證的看待。就如你現在只看到了不好的一面,是!我黨項人越來越像宋人,武力稍有遜色。

可你知道自從大王對內保境息民,恢復生產,對外附遼和宋,與宋人交換物資,專力向西發展之後,我黨項人就再也沒有因爲饑荒而餓死人!

在此之前有多少的党項兒郎沒死在征伐的戰場上,而是因爲飢餓死在了睡夢之中,這不是勇士應該有的結局!”

李元昊微微點頭,又懵懂的望着野利任榮:“那我黨項到底該如何是好,不能光靠遊牧,但也不能全部種地,嵬理愚鈍請師傅教誨!”

“其中的平衡你的父親,我黨項的王就掌握的很好,這是國君的問題,你在我這裡當然得不到答案,只有你父親才能引導你,爲你解惑!”

野利任榮聰明的回答了這個他根本不會,也不能回答的問題。

李德明微微點頭,不愧是党項的智者,即便是爲王的兒子解惑也是極有分寸的。

輕輕的走出帳篷,李德明決定讓戰爭來回答兒子的疑惑,只有血淋淋的真相才能讓當兒子看懂自己所作的一切是爲了什麼。

隨着李德明的一聲令下,天色微亮的時候,党項人再次發動進攻,這一次李德明投入了所有的士兵,從四面進攻整個延州城!

面對如潮水般的敵人,不少蕃軍嚇的哆嗦起來,他們雖然和党項人作戰過,可幾乎都是一觸即走,党項人的兇殘深深的烙進了他們的骨子裡,相比於宋人,蕃軍更是恐懼党項人的存在。

蕃軍之所以還敢對党項人作戰,主要是因爲此時的延州城四面被圍,完全喪失了逃跑的出路,就算是他們投降也必定會被屠殺,要是譁變的話,他們也承受不起宋人的抱負,畢竟他們的老小也被轉移了出去,鼠三怎麼會相信這些蕃軍?

天色漸漸大亮,但延州城此時卻上演了血與火的悲歌,廝殺,到處是廝殺,雲梯一架倒下又有更多的被架上,砍翻一個攻上來的敵人,又有更多的敵人咆哮着衝上來。

此時的戰場上已經沒了理智這種東西,廝殺成爲了人類的本能,只要城頭出現敵人,無論是手持兵刃的邊軍還是蕃軍都會用力的把長刀砍向敵人,直到敵人慘叫着或者哀嚎着跌落城下,一場角力纔算結束。

鼠三帶着人在城牆上不斷的支援可能出現的潰口,而範雍正在主持預備隊的輪換,他手中預備隊的人數越來越少,沒辦法蕃軍的戰力和党項人根本沒法比,而且四面受敵的延州城面對潮水般的進攻實在力不從心。

大匠們設計的各種守城器械已經被髮揮到了極致,但在數量龐大的敵人面前變得並不是那麼的重要,党項人已經開始利用拋石車對城牆上的三弓牀子弩進行壓制。

亂石穿空的場景讓大匠們尤爲興奮,鼠三黑着臉帶着手下保護這些瘋狂的大匠,他不明白,不就是一種從未見過的拋石機嗎?

有必要犧牲手下的性命來觀察!

一百五十斤的巨大石彈砸在盾牌上,盾牌後的士兵如紙片般飛了出去,即使沒有明顯的外傷,這人已經死的透透了。

“這應該是一種來自西域的投石器械,利用的依然是撬臂的槓桿原理,但他們的投石機臂長老夫從未見過,而且在短臂之下還加掛了重物,這使得人力的消耗會少上許多啊!”

“方泰兄所言有理,我這就畫下圖樣想辦法傳回大宋,這次就是死在延州城也值得了。”

鼠三微微的臉紅,這些匠人連必死之心都準備好了,自己還在幻想党項人撤軍……

這次的攻城党項人久久未撤,無論是李德明還是範雍都知道這是一場戰鬥意志的較量,誰先後力不濟,誰就會喪失主動,預備隊就是雙方手中的王牌。

還好,範雍自信自己手中的王牌比李德明消耗的要慢些,畢竟作爲守城的一方佔據了地利之險。

戰鬥從晦暗中開始,又持續到晦暗之中,整整一天,延州城都在上演着血肉的角力,雙方的損失是驚人的,八萬多人的延州城只剩下不足一半的軍民,而党項人也損失了將近五萬人的戰力。

這是党項和大宋有史以來最爲慘烈的戰爭,十二個時辰之內便在戰場上消耗掉了將近九萬人,這些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是昨日還在有說有笑的人。

兇猛作戰一天的党項人終於撤軍了,當號角聲響起的時候,不光党項人如潮水般撤去,就連城牆上的守軍也是立刻癱倒在屍山血海之中。

只是短短的一天,但給人的感覺卻如過了整整一年般漫長。

二十個時辰不間斷的攻擊防守,耗盡了雙方所有的力氣,李元昊疲憊的回到了父親身邊:“父親咱們的大軍什麼時候能拿下延州城?”

“快了,遲則三日,快則明天!”

範雍聲音沙啞的對鼠三問道:“党項人何時撤軍?”

鼠三翻了個白眼:“我又不是李德明,上哪知道他的想法,按照這種打法,就算他李德明拿下了延州城也會被困死在此處,不應該啊?”

就在鼠三疑惑的時候,身穿黑甲的黑手急衝衝的走了進來把一枚蠟丸交給了鼠三。

看完後鼠三臉色劇變:“不好!鹽州的沒藏訛龐沒有去洪州城馳援!”

範雍奇怪的問道:“那他去了哪裡?……難道前來支援李德明瞭?可保安軍被綏德軍爲何沒有阻攔?!”

“這也是我所擔心的,這延州城怕是要不得了!”

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九十八章東宮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贊普和論逋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九章趙恆的心思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
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一章博物館驚魂夜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九百七十五章皇帝與皇帝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六百七十一章禍不單行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一百四十二章殺雞儆猴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個蘇武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兩千一百八十五章御史的價值觀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兩千三百六十五章沒有誘餌,也沒有主力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鷹與蒼龍第六百四十章皇后之心第五百一十九章遺詔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六百七十九章斬衰之服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彭七的激將法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皇帝也非完人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吐蕃與角廝羅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九十八章東宮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一千七百三十章敵烈部的智者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五百七十二章中箭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兩千零五十四章巡幸蘭州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那耶波羅的決定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三百一十三章惡客北方來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兩千零二十八章階級改變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兩千三百八十一章瑪兒敢的民心第兩千二百二十八章官鈔的力量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世上沒有白來的土地第八百一十七章君王的藝術第九百七十三章一石二鳥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贊普和論逋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九章趙恆的心思第二十四章師妹王柔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