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

背嵬軍中騎術最好的是先鋒重騎兵,人馬具甲,武裝到牙齒的他們乃是名副其實的移動堡壘,作爲騎兵中鋒利的剃刀殺敵破陣全靠他們,所以他們大多裝備騎槍和馬槊。

在他們身後則是中型騎兵,有了重甲騎兵的衝鋒成熟了大量傷害,中型騎兵的戰馬對馬的需求已經不是那麼明顯,是和敵人白刃相交的時候,馬背上的騎士依然穿着板甲,只不過他們板甲的重量與防護水平要稍稍弱於重甲騎兵。

不過他們在犧牲一定防護的時候,所獲得的卻是更加需要的靈活性,雖然是削弱了他們的板甲,有些部分以鎖子甲相連,但防護性依然卓越,靈活的他們多使用馬槊作戰,揮舞起來帶起血光一片。

就在這個時,大宋的胸甲騎兵衝入已經被重騎衝散的遼人軍陣之中,他們的身上只有一塊胸甲作爲保護,在胳膊肘以及膝蓋等部位鑲嵌了護甲,大大提升了他們的靈活性,鋒利的馬刀是經過軍械司特意改造的,刀背變寬,刀身重量和長度都得到了加強,並且相比橫刀多了一個稍稍彎曲的弧度。

大宋的馬刀寬背薄刃,刀身比較沉重,這樣有利於增大砍劈的力度,刀柄相比橫刀要短得多,只能單手持握,並且有一個弧形的護手,這是爲了有利於在馬上劈砍,在馬上很難使用腰力,騎兵多是單手揮刀用上臂力和馬的衝擊力,單手馬刀靈活多變,左右揮舞都能帶來極大的殺傷力。

三種不同護甲,兵器的騎兵在遼軍中左突右殺,若飛雲擊電,若驚鳥還林,但這樣的行動卻令遼人猝不及防甚至驚歎,和遼朝騎兵相比,大宋的騎兵更加重視整齊劃一,即便是兩軍交戰,殺的難捨難分的時候,大宋騎兵依然以最基礎的班爲單位,八到十人一起行動。

更加可怕的是大宋騎兵的號令程度,隨着不同哨音的響起,大宋騎兵不斷的改變衝殺的方向,使得遼人沒有一處是安全的,交錯衝殺之下遼人的鬥志很快被瓦解,而在此時,大宋的最後一支騎兵兵種也已經到達,他們便是弩箭騎兵。

這是從沒有出現在騎兵中的兵種,弓騎兵倒是有的,因爲弓箭輕便,易於攜帶,即便是近戰亦可短兵相接,但弩箭笨重,爲了發揮弩箭的力量,往往都需要用腳踩踏才能上弦,如何在馬背上作戰?

大宋弩箭騎兵卻不相同,他們或是把弩箭用繩子掛在脖子上,或是用馬鞍前面的凸起架設弩箭,上弦的方式也是採用的棘輪,在多個精密組合的齒輪作用下,棘輪弩的上弦速度快了許多,並且費力較少。

這使得大宋的弩箭騎兵成爲機動的遠程力量,並且他們出現的較晚,只有在大宋騎兵得勢的情況下他們纔會出現,爲的是進行遠距離的拋射擊殺潰退的遼兵。

大宋騎兵的主陣已經死死的把遼人壓制住,不斷在四周遊走的踏白軍就如同毒蛇一般,行動迅速的他們瞅準時機猛然竄向遼軍的軟肋,殺敵百餘人之後便拍馬而走,這時宋軍的主力已經衝殺過來,遼人根本無力分兵追擊踏白軍,可況這時候分兵追擊,正中了踏白軍的圈套。

遼人後軍中有千餘人的騎兵衝向不斷騷擾如噎在喉的踏白軍。

大宋能參加踏白軍的是一些精明強悍、智勇雙全的人,他們最善於戰術配合,作戰時如鷹飛風捲,可以在萬人之中擒獲敵人,出入自由,如入無人之境,因自恃勇猛,敢於誇口,對遼軍很有威懾力,大宋打穀草用的便是踏白軍,爲的是不斷訓練他們的騎術以及戰法。

踏白軍身着銀色板甲,全副武裝並且配有白色斗篷,這種斗篷和披風類似但卻並非是披風,這麼做位的是在戰場更加醒目,震懾敵軍的多用大於實戰,遠遠的看去就如一片白雲。

當交戰時,這些白色的斗篷會被收緊,穩妥的貼在他們的身上,不會有任何影響,踏白軍人如其名,就連長槍上的槍纓都是白色的,爲的是吸取粘在槍頭上的鮮血不至於流到槍桿上造成打滑。

吸飽了鮮血的槍纓從白色變爲血紅,一身白甲的踏白軍手握銀槍,那一點的血紅格外顯眼!遼人的千餘騎兵就這樣被他們吞噬的一乾二淨,只有鮮血從槍纓上滴落。

遼朝騎兵在和大宋騎兵交戰的一瞬間就感覺出了不對勁,這不是大宋以往的騎兵,遼軍與大宋交戰就如同撞擊在了堅硬的岩石上!

而接下來宋軍不光頂住了壓力,甚至遼軍驚恐的發現他們無法阻擋宋人騎兵在軍陣中的前進腳步,這是非常可怖的事,一旦宋軍殺透軍陣,遼人將會被左右分隔開,被分割包圍的同時也就意味着自己變成任人宰割的魚肉!

奮力反抗的遼人兇狠異常,生死存亡之時,若是不拼盡全力如何能挽救危局?遼軍的校尉不斷的高聲呼喊,而宋軍的首要目標就是這些不斷髮布命令的校尉,他們其實才是遼軍的掌舵人。

大宋的軍隊和遼人的不同,他們在作戰之前便已經分工完畢,這和步卒頗爲相似,一旦抵達戰場上,便是按照計劃進行衝殺,若是有阻力,則會有銅哨聲傳達聯繫,自會有對應的騎兵趕來支援,這便是背嵬軍,而遼人則不同,他們兵種單一,作戰的戰術改變只能靠這些軍中校尉的命令。

背嵬軍中的橫刀手從馬鞍上抄起一柄小巧的手弩,對着那不斷呼喊的遼人校尉便是一發弩箭,如此近的距離使用鋼臂手弩幾乎是百發百中,那校尉應聲倒下,很快便被慌亂的馬蹄踩成肉泥……

兩軍交戰時,遼人的基層軍官很快便戰死大半,這也給遼人帶來了恐慌,他們已經習慣了軍中校尉的指揮,可以說這些校尉就是他們的大腦和眼睛,一旦消失,遼軍便開始如無頭蒼蠅一樣亂撞,最終難逃被大宋騎兵圍殺剿滅命運。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書六禮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請假!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憤怒之神的誕生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商人舌辯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四十三章希望學園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誰之過?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強宋不需要解釋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三書六禮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帝王之學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東坡肉與東坡先生第一千五百一十章遊必有方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兩千五百八十九章“聖城”之殤(上)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四百七十六章商人的價值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兩千四百七十九章漢家尊嚴神聖不可侵犯!第兩千五百七十六帝王會面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把自己變成活佛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一百三十八章太子坐判開封府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兩千兩百零四章離京的駙馬和公主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三百五十八章回程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請假!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狼狽爲奸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現世報來了第兩千一百二十七章全城而動第兩千五百一十八章相信自己的東方民族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塞翁失馬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一千零三十五章平安京之戰(下)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兩千五百四十六章觀月的學問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六百第五十九章長刀飲血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憤怒之神的誕生第兩千三百七十一章“小小”的軸承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四百八十八章遷都舊事第二百七十一章李元昊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四百章宣揚文治武功的作用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商人舌辯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宮中行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四十三章希望學園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誰之過?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九百二十六章盛市大同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兩千零八章狄漢臣的長進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