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

朝臣中有許多人是不理解趙禎修路的,包括正在修路的既得利益者王蒙正也是一樣,他修路純粹是看到了其中的商機,這條路對他來說就是個搖錢樹,只要本錢和利息沒收回來,他就能冠冕堂皇的向官家要錢……

可現在的王蒙正卻沒心思高興,對着眼前的內侍躬身行禮,這不是在拜內侍而是再拜皇權,原因無他,內侍的手中是黃燦燦的聖旨……

內侍宣讀完詔書後便拿了辛苦錢離去,只留下王蒙正呆呆的看着聖旨發呆,官家居然把自己同禮部尚書的職銜給扯了,雖然是虛職,可這也代表着尊貴和榮耀,怎能說撤就撤?

一旁的幕僚景書安慰道:“家主不必患得患失,官家演了一出殺雞儆猴的戲,這是在做給朝臣們看,亦是做給其他商賈看的,只要您國丈的身份還在,只要您的女兒還是中宮皇后,就沒人動的了你,不過是個虛銜而已,當這條從東京城直達鄭州管城的水泥路修好,官家必然會把您失去的補償給您,畢竟是死傷了許多人總要向朝中的相公們交代。這總比御史臺的烏鴉盯着您要要多了吧?”

王蒙正微微點頭道:“子實所言有理,是老夫着相了,語嫣已經有了身孕,官家這麼做其中的深意老夫能理解。”

景書點了點頭:“如此甚好,既然我們的水泥路已經修過了牛尾山,那距離鄭州管城也沒多遠了,再加把勁今年夏稅之前就應該能完工,到時便能讓朝中的文武和官家瞧瞧水泥路帶來的便利!”

王蒙正微微皺眉道:“景書你是有見識的,這水泥路好是好,可真的向官家所說,能成爲軍國重器嗎?”

景書哈哈大笑道:“家主您難道不覺得咱們修路的速度越來越快了嗎?”

王蒙正稍稍想了想便道:“好像是這樣,自從離開了東京城後,咱們的速度便慢了下來,可現在爲何越來越快,每日都能修上三裡多地?”

景書踩了踩地上堅硬的水泥路道:“在東京城的時候,補充及時當然事半功倍,而離開了東京城之後每日的石料,水泥,木料,糧食,等等這些補充起來就很麻煩,可現在您在瞧瞧,每日往來的車輛有多少,水泥路需要三天的時間徹底變硬,而現在我們已經能使用三天前的水泥路作爲運輸的通道了,速度自然奇快。”

王蒙正驚訝的說道:“這麼說水泥路真的能提高運輸的速度?”

景書大笑:“何止是能提高,簡直是神速,只要有了這水泥路,從鄭州管城以快馬代步,只需一個時辰便能到達東京城外的送友亭!官家這是開了一條比秦皇直道更好的道路啊!”

顯然王蒙正被景書的話嚇到了,往日裡從鄭州管城到東京城除非急腳遞,否則最少也要用上半天時間,要是路上稍稍耽擱說不定第二早晨才能到,現在居然一個時辰便到,豈不是快若奔雷?難怪官家一定要修建水泥路,這實在是快了太多。

想到這裡,王蒙正的心情頓時好了許多,在景書的建議下,平生第一次寫下了關於水泥路的奏疏發往東京城,他要給自己的皇帝女婿助陣,讓朝中的文武百看看水泥路的功效。

大朝會上,趙禎笑眯眯的望着昨日還在垂拱殿和丁謂爭論的張升道:“張中丞看了國丈的奏疏有何感想?還覺得這水泥路是暴政嗎?”

張升出班道:“老臣羞愧,水泥路確實是我大宋的國之重器,千秋萬代受益與它!”

趙禎點頭道:“張中丞能這麼想很好,而且朕要告訴諸位臣公,水泥路是大宋的基礎建設,即便是耗費人力物力,也不會平白的使用,朕可不打算把勞役都用在水泥路上。”

趙禎的話讓朝中的大臣們驚訝,難道官家打算用商賈修建整個大宋的水泥路不成?

“諸位臣公一定是擔心商賈修路沒有朝廷修路來的妥帖,可朕要告訴你們,商賈修路的好處很多!”

趙禎站起走下御座,摸着御階上精美的雕欄道:“最要緊的便是能解決勞役的問題,商賈是出錢僱傭工人修路,而朝廷修路只會用免費的勞役,兩者誰會更激起百姓的不滿?這是其一,其二朝廷可以指定各地的鉅商修路,一旦有了質量問題也好追責,這總比地方官員偷工減料之後又調任他處方便了許多,而且避免了地方官員的中飽私囊,第三就簡單了,朝廷和商賈分賬清晰無比,而朝廷也不用一下子把國庫掏空。”

趙禎列出的三點堵住了絕大多數的反對意見,不用朝廷出錢,不用免費勞役,不用擔心質量,最關鍵的朝廷幾乎是在做空手套白狼的無本買賣……

這還有誰反對,丁謂出班道:“陛下修路之策乃是上上之選,惠及後代子孫的千秋功業!而且臣覺得可以讓商賈僱傭災民活着是貧苦百姓修路,這樣一來能減少朝廷正在的費用,還能讓災民活着貧苦百姓在修路後存下一筆錢財另謀出路!”

趙禎笑着點頭道:“丁相公此法甚好!”

魯宗道也跟着出班,這次他沒有再潑涼水而是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啓奏官家,是否從在朝中組建一個新的衙門專司大宋水泥路的修建,畢竟規劃道路,選取合適的商賈,監督道路的質量都是一個很大的工程。”

趙禎眼睛一亮道:“魯參政果然深知灼見,水泥路便命名爲公路,取天下爲公之意!那專司公路的衙門就叫路政院吧!”

趙禎的話讓底下的朝臣爲止一顫,天下爲公!這可不是皇帝該說的話,王曾叩首道:“陛下慎言!天下爲公有違天理綱常,實屬滅國之言,望陛下收回!”

趙禎一下子變得尷尬起來,當着朝臣的面說出天下爲公實在是抽自己的臉,除非自己不打算把皇位傳給兒子了……

所謂的天下爲公指的是天下是公衆的,天子之位,傳賢而不傳子,可從堯舜禹的禪讓時代結束後,家天下的世襲制就成了共識,沒有一位皇帝希望把皇位傳給外人,即便是趙禎這個後世人也不希望這樣做!

人基本上都是有私心的,只是私心大小的問題,就連聖人也不例外,孔子還爲他的理想自私的推行君權、父權、夫權,提倡愚忠、愚孝、愚節,趙禎怎能例外?

“朕說的天下爲公並非本意,而是說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而非朕之一人,此乃姜尚之言。”

這下百官們才長舒一口氣,而趙禎則是背後溼透,差點就在朝臣們面前丟臉了,還好姜太公說過相似的話,只不過他省略的後半句,欲以天下奉己身,非是天子,乃是獨夫!

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二百章真相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釀啤酒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陰謀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
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十六衛”的作用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兩千一百零五章守望相助的利益既得者們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宋好時機第兩千兩百一十六章利益最大化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六十九章帝國系統的威力第二百章真相第兩千六百一十九章來自羅馬的使者第五百六十四章民族大融合?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釀啤酒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八百九十五章老農賀禮價千金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將,西征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走親戚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兩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遷徙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兩千零四十三章騎兵與騎兵的較量第兩千五百二十章趙禎的先見之明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二百九十二章軍萬事俱備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人心思動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兩千兩百零九章奇蠢無比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八百七十六章騎兵的序曲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無賴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兩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四百九十七章皇帝的陰謀第三百一十五章摳門的官家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七百二十二章蒸汽之車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熱帶無強國第兩千一百一十七章彌勒教的前世第六百八十一章幸福來的太突然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兩千五百六十九章東方的神兵利器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大宋的性格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佛陀之隕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兩千三百五十三章何爲“有道”?何爲“無道”?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一千零六十章人算不如天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