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六十七章國朝之患

喧鬧的城市,安靜的馬車,這本就是一個強烈的對比,但這樣的馬車在神都城中絕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畢竟是算在臨街棚子裡的,四周這樣的馬車還有好幾輛,要說唯一的不同,那就是氣味,沒有尋常牲口棚子的氣味罷了。

誰也不會想到大宋的太子和宰執這般的尊貴人物居然會在這鬧市之中的車馬棚子裡,馬車是簡單的馬車,尋常人都不會去注意,馬車之中香茶碳盆舉杯,即便是冬日也不寒冷。

趙旭和范仲淹兩人就這樣坐在馬車之中看着外面紛紛擾擾的人羣享受着屬於自己的樂趣。

“殿下應該看出了國朝之內的不同,不知殿下覺得問題出自何處?”

趙旭笑了笑,他當然知道範仲淹的試探,這不光是試探,也是一種考校:“父皇曾經說過,作爲一國之君若是不能對自己掌控的王朝瞭若指掌,那距離崩潰也就是一步之遙!孤這段時間從大政之中發現了一些問題,尤其是三司財貿這一塊更是發現了不同尋常,一路索蹤之下,居然發現了一段舊事!”

范仲淹頗爲驚訝,他原本以爲趙旭這位太子儲君只是發現了一些小問題或是不恰當的地方,但卻沒想到居然被他抓住了要害。

爲趙旭斟茶後,范仲淹素手相邀道:“如此還請殿下爲老臣解惑!”

趙旭在這個時候渾身氣質一變,充滿了上位者的自信,端起茶杯輕輕吮了一口道:“所有人都把眼光放在了西北的吐蕃身上,是,他角廝羅確實是我朝大患。

可相對的父皇也同樣重視角廝羅和吐蕃,兵出高原是早晚的事情,但卻絕對不會是現在,父皇做事往往是羚羊掛角不可琢磨,既然此時巡幸蘭州移駕邊防,則國朝必有問題!”

這是一種反向思維,趙旭在趙禎的教育下早已跳出了常人的思維定式,而這一點范仲淹是極爲佩服的。

“殿下能看到這一點便是超越常人,還請殿下繼續。”

趙旭對范仲淹的誇獎已經習以爲常,自從他這位太子儲君總攬大政之後最少不得的便是與范仲淹這位宰執相互配合。

這麼多年下來,趙旭對范仲淹的瞭解不弱於旁人,這位宰執在他的面前更像是一位師長,諄諄教誨多過批評和指摘。

雖然趙旭已經總攬大政,可他身爲宰執的范仲淹地位依舊不弱於他,對他的尊重還只是停留在皇權上,而非是對他這個人的尊重。

趙旭自然能感覺到這一點,但他並不在意,最要的辦法就是讓自己的能力得到范仲淹的肯定,父皇當初也是故意這麼做的。

所以趙旭這段時間非常的努力,他在心中有所感覺的時候便以最快的速度抓住了這種感覺,並且順着自己的這種感覺追查下去,果然他很快就分析出爲何父皇會去蘭州,爲何父皇要把大政交給自己。

“我大宋財貿增長迅速,國朝賦稅驚人,商稅已經佔據了絕大多數,雖未到全部,可十之八九來自商稅和其他雜稅。這些並沒有什麼異常之處,做生意的人越來越多並不是壞事,只要保證糧食夠吃,工廠的增加和商賈的增加只會使得我大宋賦稅增加,百姓的錢財增加,但有幾個地方卻不一樣。”

趙旭的分析讓范仲淹非常滿意,直到現在他都能看清楚問題所在。

“有幾家商號的問題尤爲明顯,比如石家的永信商號,宗室之中的皇佑商號,楊家的固誠商號等等,這些帶有將門或是宗室要麼便是大族的商號交稅多是多,但卻遠遠不及他們賺取錢財的應繳之稅,孤自然知道他們在避稅,這是許多商號在做的事情,也算不得什麼大事,但這些商號無一例外都用了一種避稅法門,便是減少產出!”

范仲淹頗爲震驚的望向趙旭,他沒想到年輕的太子連這些都能看得清楚,不禁有些期待的問到:“哦!減少產出他們就會賺的少,雖然是避稅了,可也少掙錢了啊!”

趙旭搖了搖頭:“他們很聰明,他們把眼睛釘在了朝廷減少稅收的地方,每每遇到戰事,朝廷必會對軍械的原料,軍資所需的東西進行減稅,比如鐵礦,比如布匹,棉花,糧食…………”

范仲淹笑了笑:“官家也曾說過,戰爭最是賺錢的好法門,這是天下公知的事情,沒有什麼好驚訝的。”

趙旭腦袋歪了一下,望向范仲淹道:“範相公難道就看不出其中的問題嗎?”

趙旭的眼神讓范仲淹有些尷尬,就像是在看待一個傻子,而范仲淹回答不是不回答也不是,只能尷尬的笑了笑。

“範相公這是在考校孤,這些人要是在戰爭時期發些戰爭財就算了,可他們平時並不加大生產,而是就在等待戰爭的到來!

自從他們嚐到了甜頭之後就發現,這戰爭財太好賺了,朝廷一旦開戰就需要大量的物資,而他們手中就有,同時朝廷在佔據了土地之後他們同樣有商道。

根本就不需要利用往日的門戶高低來獲取,因爲他們有錢,有大宋最多的錢財,是大宋最強的商賈,除了他們之外,沒人能接手龐大的所需。

這些人就開始把控戰爭的物資和戰爭之後的各地建設。時間長了,他們就發現戰爭對他們的好處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於是乎…………”

范仲淹不再說話,看向趙旭的眼神充滿了欣慰,看來這位年輕的太子已經看透了問題但所在。

“殿下既然知道了,那不知殿下打算怎麼做?”范仲淹輕輕端起茶杯,品嚐了一口之後才緩緩開口問到。

趙旭同樣的動作也喝了一口茶,只不過茶杯在他手中漂亮的轉了一個圈:“孤打算什麼都不做,因爲已經做的事情都做了,孤已經準備好了,就等着父皇發難,父皇身在蘭州的消息他們一定已經知道,這些人會不會覺得父皇秘巡蘭州是不是準備對吐蕃人動手呢?”

范仲淹雙手相交,對着趙旭一禮道:“太子大才,老臣歎服!既然請君入甕,那還請太子配合陛下演好這齣戲纔是!”

趙旭放下茶杯回了范仲淹一禮道:“這是自然!勞煩範相公出手了,這些人最近把重點放在了歐陽相公身上,眼下怕是要撐不住,如此父皇的文道改革怕是有損!”

……………………

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後的底牌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災民現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
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後的底牌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女真,大宋的爪牙……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資本的力量(下)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八百一十四章戰爭奏鳴曲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四百七十三章枕邊大事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皇帝靜夜思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兩千六百三十七章羅馬帝國的首都在哪裡?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一千四百四十章被人偷了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老趙家的“本事”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勿相見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一百九十七章名人,都是名人啊!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石批德撒骨的揣測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七百六十七章最先舉刀的女人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第八百三十五章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虛虛實實,敵莫辨之第五百九十章烏雲蔽日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一百四十五章新官上任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兩千二百四十五章闕樓之上第四百五十三章皇帝的新計劃第九百二十九章煌煌京城災民現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來第兩千五百六十六章抵達阿母城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一千三百四十章苛刻的條件第一千三百五十章太后的城府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九百七十章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大海即是歸宿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三百九十八章大理覆滅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八百二十三章皇后駕到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兩千兩百章塵埃落定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十一章北宋的天空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兩千五百零七章范仲淹的腦殼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