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

耶律賈和耶律孝兩人帶着耶律洪基的頭顱棺槨走回了上京城,在這一路上無人敢阻攔他們的前進,而事情的來龍去脈也在這一路上傳播開,如此天大的事情想要隱瞞是不可能的。

但所有知情人都隱瞞耶律洪基的頭顱被做成酒器這件事。

這是對帝王的羞辱也是對大遼的羞辱,耶律賈即便是再痛恨太后和朝廷,也不會用耶律洪基的屈辱來揭露他們,說實話耶律賈真的很想看看蕭太后和滿朝文武的表情。

說到底耶律洪基也是她蕭太后的親生兒子,如今到了今天這種刀兵相見的地步不說,還被人把腦袋做成了酒器,這對一個母親和女人來說是多大的痛苦?

事實上當聽到了這一消息後,蕭撻裡便暈死過去,自己的兒子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她這能不心痛?雖然爲了大遼他必須死,但頭顱被做成了酒器這般天大的侮辱她怎能受得了?!

皇帝死在了祖州,這是許多人都想不到的事情,他們還認爲耶律洪基病重在皇宮之中閉門不出,許多人不知真相,只覺耶律洪基得可能是回到祖州治病去了,最後不治身亡。

但更多的人從各個渠道打聽到了消息,街面上都有人再說冬日裡宮中的那場大火以及太后臨朝稱制的事情,這些東西聯繫起來,便說明了問題。

不是被人揣測,而是不得不往那上面想,整個上京城出於一種詭異的氣氛之中,既有對耶律洪基大行而悲痛的,也有對太后所作所爲憤恨的,忠於帝王忠於大遼的人也不在少數。

不過所有人都知道,太后大權在握已經成爲事實,即便是有巴圖證明他是蕭滿的人,也無法證明蕭滿和太后或是蕭家有什麼聯繫,別忘了他是被降罪囚與祖州城的。

這時候朝臣們站出來,把矛頭指向蕭滿,認爲他蕭滿乃是因爲當年才懲罰不滿對在祖州城中治病的皇帝下毒手!

人們往往只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事情,朝臣們的這一觀點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同,並且把耶律賈和耶律孝兩人視作奸佞,別忘了這兩個人有着保護皇帝的職責,你們現在向太后潑髒水,皇帝被刺的時候你們在哪?!

本來沒有保護好皇帝就是你們兩人的過錯,這時候難道不該認罪伏法嗎?依舊在上京城中叫囂是太后之過,是張儉和蕭惠的陰謀這說得過去?

於是在風口浪間之下,耶律孝自殺了,大喊了“先走一步”的他撞死在了上京城的城門邊上,一大攤的紅色血液相對於整個上京城的城牆來說顯得那麼微不足道,也顯得那麼的渺小。

耶律賈絕望的看着這一切,他們還沒有進入上京城,上京城的所有人都站在了太后一邊,即便是面對鐵一般的事實,也依然有人能顛倒黑白。

看了看自己手中的木匣,耶律賈咧嘴慘笑,他的事情還沒有完成,現在還不能死,這位大遼的太后居然不敢出城迎接帝王的棺槨,可見她心中的膽怯,眼前的不遠處是張儉和蕭惠二人以及諸多朝臣,他們站在那裡面無表情,彷彿死去的不是帝王,不是他們的君主。

這是莫大的諷刺和悲哀,一國之君的死居然如此的毫無價值,耶律賈最後看了一眼耶律孝的屍首邁開腳步緩緩而行,接下來的路就是自己一個人走了,不過很快就會自己也會去陪他。

張儉和蕭惠兩人的表情很嚴肅,耶律賈居然從張儉的眼中看到了悲傷,一股濃濃的悲慼之意,忍不住開口諷刺:“左丞相韓王這是作甚?你們爲何如此肅穆?當歡慶之啊!這不是你們期盼已久的事情嗎?陛下死了,你們的目的達到了!”

蕭惠露出震怒的表情:“耶律賈!你放肆,這時候豈能胡言亂語,此乃誅心之言!”

咯噔一下,耶律賈把手中的木匣猛然送到了蕭惠的面前:“你敢當着他的面說嗎?!”

看到木匣後蕭惠臉色大變,急急的向後退了數步,面色也變得極爲慘白,這是他的女婿也是大遼的帝王,可無論生死都是至高無上的存在,威儀尚存,蕭惠實在沒有勇氣面對。

“堂堂大遼的樞密使,韓王,居然被一個木匣嚇到了,這說出去豈不是讓人笑話?!”

張儉上前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伸手接過木匣,聲音微微壓低開口道:“耶律賈,你覺得自己不是在侮辱先帝?太后已經在宮中暈倒數次,你若是還這般瘋魔,便是葬送我大遼江山的人!陛下當以帝王之尊入陵安寢!”

張儉的舉動確實讓耶律賈驚訝,但隨即冷笑道:“暈倒數次?在我看來不如陪陛下上路的好!”說完耶律賈便向皇走去,張儉抱着木匣緊隨其後,而蕭惠大罵:“瘋子!瘋子!”

張儉知道蕭惠也是罵自己,但這時候已經無法回頭,站在太后一邊不假,可不意味着來了最基本的東西都要放棄,耶律洪基已經死了,可以說遼朝的所有權利都會被太后所掌握,內患以除!

這個時候是該把皇帝安置下來了,最少要讓他進入皇陵之中,張儉的內心極爲複雜,耶律洪基的死其實是他最不想看到的事情也是他最希望發生的事情。

他的死意味着遼朝的內亂結束了,也意味着大遼的權利完全收歸了太后,形成了一個整體,沒有什麼禮法的問題,也沒有了掣肘的可能,太后的鈞旨便已經替代聖旨成爲大遼的最高旨意。

張儉這麼做爲的是大遼的長治久安,爲的是讓大遼以最快的速度休養生息,畢竟現在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

皇宮的宮門已經變成了白色,整個皇宮也是一片素縞,慘淡的白紗籠罩了一切,從宮門開始到宮中的所有宮殿,全部清一色的白色,在這夏季顯得頗爲清冷。

因爲擔心屍體腐爛,耶律賈等人的速度很快,加之祖州城距離上京城並不遙遠以及妥善的處理,所以耶律洪基的屍首還沒有腐爛發臭,這是不幸中的萬幸。

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九百四十三章遼朝使者覲見!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西域舊事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
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三百九十一章死得其所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天子夜尋僧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兩千三百六十一章以卵擊石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二百八十四章誰是大忽悠?第七百八十章北國風光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御駕親征的意義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一千八百三十章朝會三兩事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四百零六章不要命的耶律宗政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留一線第兩千五百五十二章貴女王柔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二十二章殿前鐵板燒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兩千二百四十一章超越皇權第四百五十九章小小的青鹽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兩千零五十一章天才的角廝羅第一千九百一十七章作爲棋子的約翰第九百五十四章北患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兩千四百一十章邏些城之圍(中)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九百四十三章遼朝使者覲見!第兩千二百八十七章重壓之下第四百六十六章驟起的波瀾第兩千三百四十七章論“間諜戰”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節幸虧契丹人在草原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蕭撻裡的計劃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五百四十八章破竹之勢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五百一十一章價值幾何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一千八百二十章吐蕃的威脅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西域舊事第一千九百三十九章密林索蹤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邏些城舊事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兩千五百一十五章使團歸來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慫了的蘇軾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間的明爭暗鬥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九百八十七章捅了天!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兩千三百七十二章“大大”的改變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五百八十五章皇帝也不是萬能的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斬龍”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北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