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沒藏氏的應對之策

歐陽修的話擲地有聲的在西夏皇宮中迴響,西夏的權臣太后簡直是被他的話啪啪啪的打臉,是可忍孰不可忍,沒藏訛龐大怒,猛然回首道:“放肆,你可知此乃藐視皇家之罪,來人……”

這次反而是歐陽修緊緊的盯着他的眼睛道:“相國好膽!若是英雄,便正法了歐陽修!某家等着此刻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自從某家接了陛下的出使差遣,便已經將身死置之度外,若是能以吾之死滅爾之國,亡爾之種,大幸也!”

聲色俱厲的話語嚇不到歐陽修,反而是歐陽修擲地有聲的話讓上首的沒藏氏心驚膽戰,滅國亡種,這是多大的口氣,但在他們看來,大宋不是做不到,若是因爲殺了這個硬骨頭的文人而挑起大宋與西夏的全面戰爭,反而得不償失了。

他們的目的是什麼?是拖延時間,是繼續保存實力與大宋周旋,而不是希望大宋真的前來攻城,真的開始對西夏全面作戰,一旦如此,西夏只能變成草原上的孤魂野鬼。

即便是一百個不願意,沒藏訛龐只能恨恨的對前來的衛士揮手道:“退下!”

他沒想到大宋的一個區區文臣,居然這麼有魄力,這麼有腦子,無時無刻不抓住西夏的軟肋,看來想要動他不是那麼的容易,但沒藏訛龐也有自己的底牌,他的手中還有將近四十萬的大軍。

固守興慶府是不成問題的,並且即便是撤走,駐守賀蘭山,背靠八百里瀚海,西夏人依然有一戰之力,在勝負還不知道的情況下,貿然與大宋動手絕不是一個好選擇,而歐陽修也是抓住了這一點,不斷的挑釁自己,使得自己喪失理智。

是一個歐陽修對自己來說算不得什麼,但若是大宋爲此瘋狂,那便是走了一步臭棋。只不過這個使者端是囂張的緊啊!囂張如同他的皇帝一樣,張口閉口都是大宋的強大,凜凜之氣差點就透體而出了!

歐陽修知曉,自己的出使不光是代表皇帝也代表大宋,在西夏權臣面前更應該展現大國之威天朝之威,絕不能弱了大宋的名頭使大宋蒙羞,即便如蘇武班牧羊西夏也不能喪國辱節。

大殿之中的沒藏訛龐緊緊的盯着面不改色的歐陽修,看來想要威脅他已經沒有可能,大宋的強硬從他的身上便可見一斑,而上首的沒藏氏心中已經隱隱不安,作爲女人,特殊的直覺告訴她,歐陽修肯定不止表面如此簡單。

在與西夏人翻臉之前,歐陽修卻並不打算拿出那篇檄文,若是能在不動刀柄的情況下讓西夏人屈服,這是最好的結果,作爲文臣的他覺得,還是以武力威懾爲上,連孫子都說過:上善伐謀其次伐兵。若是能免兩國刀兵之禍,豈不是最好的結果?

現在已經談不下去了,歐陽修躬身對沒藏氏行禮道:“該說的外臣已經說過,如何定奪還請太后定計,外臣告退。”

沒藏氏揮手道:“如此甚好,來人,送外使下榻驛館之中。”

歐陽修躬身道:“多謝太后美意,但我大宋使臣還是入駐商家會館爲上,多些同鄉故人比什麼都要好!”

沒藏氏轉頭望向兄長,見他點頭便也首肯道:“如此甚好。”

待歐陽修走後,沒藏訛龐大怒,用鄉間俚語指着歐陽修離去的方向破口大罵,剛剛的一幕實在是奇恥大辱,自己雖然不是皇帝,可手中的權利與皇帝基本相同,朝政把持在自己的手中,天下何人不知自己是西夏的無冕之王?但他歐陽修卻如此輕視之,甚至口出威脅之言,實在令沒藏訛龐憤慨。

沒藏氏皺眉望着自己的哥哥道:“兄長難道忘了今日見他歐陽修的目的?現在已經探清,宋人的唯一條件便是要我黨項人內附內遷,一旦如此,西夏必滅!”

沒藏訛龐吸了兩口氣平復心中的激動道:“沒錯,一旦我們內遷,必會成爲刀俎上的魚肉,隨他趙禎處置,即便是全數坑殺也不是不可能!”

沒藏氏猛然一驚道:“甘肅軍城之事不會再有吧?如此違天之事他趙禎還敢再做?”

“有什麼不敢?即便是做了,誰又會知道?若我是趙禎也會把党項一族盡數殺絕,以除後患!”

沒藏訛龐的話充滿了不屑,走上權力巔峰的他絕不會把希望寄託在趙禎仁慈上,這纔是他堅定抗爭的重要原因,當一個人內心黑暗的時候,所看到的一切都是黑暗的,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卻是已經死去的李元昊……

某種程度上沒藏訛龐與李元昊很像,他們對大宋永遠不會臣服,畢竟党項人就是好不容易從李唐王朝中獨立出來的,自然不願再復歸華夏,但和大勢對抗,顯然是不智之舉。

但沒藏氏卻不這麼想,雖然貴爲太后,但所爲的民族大義和她並無關係,她只想保全自己和家人,甚至自己的骨肉,雖然她恨李元昊入骨,但卻很難把這種怨恨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她猛然想起了哪位消失許久的姑姑拓跋卓然,在整個拓跋氏中,她是個禁忌的存在,李元昊活着的時候從不提起她,但密堂中卻有關於她的記載。

沒藏氏也是在李元昊酒醉之後才偶然聽見卓然這個高貴的名字。查探之下居然才知曉,原來這位拓跋卓然便是大宋皇帝的女人,堂堂的貴妃!

若是能有她說項,党項一族的命運定然會孑然不同,最差也不會斷絕最後的活路——內附內遷。

而聯通自己與拓跋卓然的橋樑便是剛剛大義凜然的歐陽修,作爲女人的謹慎,她要爲戰敗之後的党項留下一條後路。

女人的直覺是強大的,她和沒藏訛龐的看法完全不同,如今的大宋勢在必得,拿不下西夏絕不會罷休,但但是從歐陽修的氣勢上便能看出端疑,同時沒藏氏也覺得西夏不可能是大宋的對手,所以她纔要準備萬全之策。

沒藏氏相信,作爲党項人,拓跋卓然也不會希望党項一族覆滅的,退一萬步來說,即便是西夏滅國了,也不該讓党項人遭到屠殺。

若是不能逆流而上,西北封王,最少能活在這個世上,入歸華夏其實也沒有什麼不好。

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兩千一百四十四章資本永不眠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六百九十五章燕雲光復帶來的經濟利益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
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十面埋伏第六百八十七章投名狀第四百二十一章皇帝親臨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背道而馳的理念第七百一十五章皇帝回宮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兩千零五十八章論“天時地利人和”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吐蕃最聰明的兩個人結盟了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角廝羅值不值得信任?第兩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兩千三百八十六章陰謀又起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江山社稷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九十八章東宮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一千二百二十章石批德撒骨第兩千五百三十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二百四十九章世家的覆滅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五百三十章天有不測風雲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兩千二百九十一章趙禎的“惡趣”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兩千三百二十二章大宋的報復“如期而至”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兩千三百五十五章積石關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二百二十一章大宋的青天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一百二十九章蔡伯俙的商業帝國第兩千一百四十四章資本永不眠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兩千兩百零五章蔡石的選擇第五十三章幹一些出格的事情第三百二十五章大宋反腐第一戰第四百一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二十五章書法小渣渣,家裝小能手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三十八章土法煉鋼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四百六十九章戰爭的藝術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三十三章最後一課第兩千五百零四章皇帝與駙馬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張儉之死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九百五十七章范仲淹的殺氣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兩千五百四十九章在南海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四百四十九章脣舌之戰第六百九十五章燕雲光復帶來的經濟利益第九百八十章誰都不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