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六章持節而行,必有上國

五千個喉嚨同時發出的怒吼震懾人心,但石元孫不明白若是真的要對平安京動手,有必要這樣冠冕堂皇的說出來嗎?奇襲不是最好的方式?

他是一個武將,武將的思維自然是以最少的犧牲換取最大的勝利,在戰鬥之前便深深的隱藏目的,如此才能一擊必中,如今蔡伯俙的所作所爲讓他不解。

但也許這也說明官家從來沒有對征伐倭國的打算,這樣做完全暴露了大宋目的。

蔡伯俙瞧着石元孫白淨的臉龐笑了笑,此刻他的眉毛已經皺成了波浪,而蔡伯俙最喜歡看的便是他吃驚的表情,當然,這樣的表情在行軍司馬楊爍的臉上如出一轍。

很快蔡伯俙便笑不出來了,石元孫拎着拳頭便過來,大有胖揍啊一頓的表情,蔡伯俙迅速竄到楊爍的身後:“你莫要動手,聽我解釋,有話好好說!”

楊爍不舒服的擰了擰脖子,但作爲一個文資官員,他也只能以這種小動作表達自己的不滿。

怒氣橫生的石元孫恨恨的說道:“好,你便說說,爲何要把我的報復公之於衆,一旦如此倭人必有防備!”

蔡伯俙瞪大眼睛的望着石元孫:“誰說咱們要和倭人動手?你沒瞧見我未帶大軍而來嗎?若是要殺了那倭國皇帝,蕩平京都,我早已帶了數萬援軍嘞!”

“那是之前,你不知曉我等被倭人夜襲一事,現在變了,我等要維護大宋的天威!”

蔡伯俙笑了笑:“不,你又錯了,你們的損傷只是我大宋的藉口而已,官家不會興師動衆的征伐倭國,最少暫時不會,我等要做的便是讓倭國老實,不敢生出一絲的逾越之心!”

楊爍的眼睛亮了,努力的轉頭望着蔡伯俙道:“您的意思是這是個威懾?讓倭人恐懼的威懾!”

蔡伯俙驚訝的望着楊爍,手也不自覺的放開他的衣領,順手還捋了捋上面的皺褶:“沒想到石元孫的手下不光有孔武有力的猛士,還有運籌帷幄的智者嘞!沒錯,這是威懾,但也是我和倭國皇帝談判的籌碼!”

談判,籌碼!

這倆個詞讓石元孫也醒悟過來,望着蔡伯俙道:“你的意思是要用這五千……不,用大宋威脅倭人,讓他們膽寒,一次老實的讓我大宋利用?”

蔡伯俙翻了個白眼道:“你真的不會說話,還很容易得罪人!但意思差不多,咱們大宋也不打算在倭國浪費兵力,還有更大的事情要做,無論倭國還是高麗都不值得!”

此言一出石元孫稍稍有些嘆息,而楊爍卻鬆了一口氣,和石元孫渴望軍功不同,他只希望這五千人能平平安安的回到石見,在從石見平安的回到大宋。

蔡伯俙瞧見石元孫的表情笑了笑:“莫要如此沮喪,說不得還要用兵的,若是我談判不成,就必須讓倭人覺得咱們的手段可以滅掉倭國,讓他們真正的恐懼。”

石元孫撇了撇嘴:“我還不曉得你?!你的一張嘴能把死人說活了,也能囫圇個的把活人說死了!”但他的表情終於好上一點,最少有機會再次對平安京動手。

蔡伯俙恢復了嚴肅的表情,望着石元孫和楊爍道:“官家的話你們要永遠記住,你們是大宋的利劍,是帝王最鋒利的爪牙,只有戰和備戰,沒有所謂的鑄劍爲犁,放馬南山!若是有變,不光你們要拼殺,流血,即便是他劉德召也躲不過!”

兩人望着蔡伯俙忽然變嚴肅的胖臉,一時間沒反應過來,這小子變臉變得也太快了些!

當然,蔡伯俙心中的計劃卻沒有變,無論是威脅還是動武,都要除掉那倆個倭國皇子,這是他必須要做的事情,若是自己不能說服倭國皇帝,那就只能讓大軍動手了,這是他最不希望的結果。

現在的大宋軍營中的氣氛已經完全不同,原本悲傷的情緒得到了宣泄,通過剛剛的大喊,強而有力的話語成爲了他們驕傲的怒吼,也宣泄了軍中的不滿情緒,對於大宋的軍人來說,他們已經很久沒有受到如此羞辱了……

蔡伯俙離開了石元孫的軍營,同時也謝絕了派給他的護衛,在他看來自己就相當與一次出使,只不過他的身上沒有皇帝的國書,只有使者的旌節而已。

大宋的旌節已經完全變了模樣,原本的旌節是兩樣東西,旌以專賞,節以專殺,行則建節,樹六纛,這是皇帝賦予節度使的權利,也代表皇權,使者持之以示天威。

但現在,旌節卻是一杆華麗的鐵槍,鐵槍的槍頭乃是打磨精細的黃銅,耀眼的金色在陽光下閃爍着高貴的光芒,如同黃金般讓人迷戀,槍桿是厚重的黑色,沉穩大氣不失莊重,上面是華夏特有的瑞獸紋飾,不光使得槍桿抓握起來更方便,也使得它更加威嚴。

旌節最重要的部份便是在槍頭上延伸出來的部分,旌節的穗子,這是最重要的東西,沒有他蔡伯俙手中握着的便是一杆長槍而已,即便再華麗它依舊是長槍,長長的穗子仿若是正店酒旗的燈籠,在風中隨意的搖晃着,但他卻是大宋皇帝意志的體現,無人敢不敬。

蔡伯俙就如此簡單的手持旌節,只帶了一個從離開駙馬府開始便跟隨着他的隨從向平安京中的皇居而去,路上許多倭人不理解這根杆子的含義,甚至有打算笑話眼前這個宋人的,但看到蔡伯俙莊嚴的氣度後便小心的退了回去。

路人竊竊私語的聲音逐漸變小,只壓低到兩人能勉強聽見,眼前這個男人身上散發出的這股氣勢仿若天底下最爲端莊有氣節的人,他的傲骨彷彿鋼鐵鑄就,一行一動之間便是大道隨行,凜凜之威讓人莫不敢犯。

蔡伯俙帶着隨從手持旌節隨意又隆重的踏上了皇居門口的臺階,他的每一步走的是那麼的規矩彷若用尺規丈量,又是那麼的隨意輕巧,彷彿是在邁進自己的家門。

腳步聲,旌節戳在地上的聲音,完美的組成一個音律,使得皇居門口的侍衛沒等蔡伯俙說完便躬身大禮:“使者稍等,小的這就去傳稟陛下!”

在這個人面前,他甚至不敢用上天皇一詞…………

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二百八十九章轟鳴的工廠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誅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
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兩千零三十五章大宋的智慧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打擊根源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遼朝漢臣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兩千四百四十八章趙旭的改革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一百四十六章蘿蔔加大棒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蠻夷的“驕傲”第七十六章太子的秋收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妖人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兩千二百三十五章帝國資本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東方文明的崛起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二百八十九章轟鳴的工廠第六百九十四章戰場上的生意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二百一十四章十里長亭,風雲際會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一千八百八十五章劍指塞爾柱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二百八十六章和尚算不得四民!第八百八十三章皇帝娶親相公忙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七百三十八章罪己詔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九百七十四章“貪婪”的大宋皇帝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兩千零五十三章各有所慮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東京汴梁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漢人的史書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誅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七百二十七章玻璃的秘密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兩千二百八十六章“主聖臣良”第一千零五十六章倭人初見盛世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文以栽道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七百六十六章暴露的對手沒有威脅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九百一十九章無解的天子,不甘的鳳凰第五百二十八章瘋狂的李元昊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中京道大捷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