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

巡城司一日不被找到,神都城就會一日不得安寧,包拯的手段簡單粗暴,都說亂世用重典,可在大宋這個盛世之下,包拯的手段依舊雷厲風行。

霍老七終於知道爲何官家要讓包拯這位三司使擔任衛戍司的掌印官,包拯的冷靜和手段強硬幾乎是毫不留情的在梳理整個神都城。

他沒有去考慮所有細枝末節的問題,沒有去擔心引發的政治後果,甚至沒有了往日裡愛民如子的那顆慈心。

冷靜,專注,強大,果決,這是一個領導者不可缺少的要素,也是一個決斷者的最佳氣場。

霍老七的手下衙役成爲了大軍的嚮導,沒有人比他們更加清楚神都城的地形,局勢,甚至是地方勢力的分部,有了這些衙役的引導,大軍以最快的速度鎮壓動盪。

大軍如同一把巨大的梳子,在不斷的梳理者龐大的神都城,從四個方向向前推進,事實上數萬人的大軍在龐大的神都城中根本就無法做到處處兼顧。

包拯手中可用的軍隊其實不多,除了駐紮在神都城的上四軍精銳外,他毫無可用,皇城的親衛他不能調動,也不敢調動,城池上的守軍他更不能調動。

這是一種鎮壓,同時也是一次威懾,他在威懾誰?

霍老七清楚的知道包拯其實就是在威懾東城的那些大族,朝堂的高官有幾個不知道這些幫派的背後是什麼人?

包拯作爲三司使更應該清楚的知道這一點,眼下最要緊的是讓神都城恢復平靜,包拯的強硬手段恰恰相反。

恩威並施才能讓這些幫派畏首畏尾,能讓這些幫派徹底的投降,而眼下大軍的壓力和血腥已經讓這些幫派絕望。

也讓這些幫派知道,朝廷根本就沒打算給他們投降的機會,也沒打算讓他們活下去,這就是一場屠戮,一盤散沙的幫會在軍隊面前就是一個笑話。

他們纔是真正的暴力機器,真正的毀滅力量,團結,默契,精準,強大,無可匹敵。

神都城的街市寬敞,房屋規整,這也意味着大軍行動暢通無阻,城牆上的巨鍾已經敲響整整十二下,這是管制令的開始。

鐘聲是這個城池運行的重要規則之一,每天早上鐘鼓都會準時敲響,而各種各樣的命令也都是用鐘鼓來告知百姓的。

全城四角無論內外城的鐘鼓都在敲響,十二下之後,整個神都便已經進入了一個神奇的狀態,街面上的行人以最快的速度離開,向家趕去。

自從當年趙禎遇刺之後,神都城的防備和秩序就得到了再次增加,沒有人敢違抗這樣的命令,而且沒人願意去違反。

事實上包拯不是沒有給過這些小混混以機會,鐘聲敲響的時候聰明人就應該離開,但此時的幫派之間已經殺的難捨難分,互相之間已經打鬥的紅了眼睛。

處於暴亂之中的人已經失去了理智,他們享受劫掠的快感,享受暴力給自己帶來的諸多好處。

於是這些人便失去了逃生的機會,只有那些極個別的聰明人還保持理智,知道在這個時候什麼才最可怕,在鐘聲敲響之後便以最快的速度消失在了大街上。

大軍的攻伐是無情的,任何在街面上械鬥的人都會被正法,這些幫派雖然平時看着兇猛,拼殺起來也有章法,但在訓練有素的大軍面前根本不堪一擊。

當街面上只剩下這些幫派的時候,大軍已經派出騎兵開始清剿了,有了北平府的衙役,不光街面上的幫派被清剿,即便是躲進了幫派之中的人也沒有逃過劫難。

包拯的命令很簡單,清剿神都城中所有的地下勢力,大軍之中不光有北平府的衙役在引路,還有來自皇城司的差人在指點。

神都城的地下勢力影響神都不是一天兩天了,雖然時間長了已經形成秩序,但在包拯眼中這些幫派就是神都中的蛀蟲和不安定的所在。

何不乘此機會根除這個毒瘤,至於他們背後的勢力,雖然現在動不了,但包拯相信很快就會輪到他們。

巡城司的士兵消失在很大程度上和他們分不開,雖然包拯沒有證據,但他的感覺告訴他其中必有牽連。

幫派作亂不受控制,而就在這個時候巡城司的虞侯們被殺光,巡城司的士兵消失的一乾二淨,這可是潑天的大事。

難道這背後的勢力打算袖手旁觀,把自己摘出去?根本就不可能!

巡城司的士兵不僅僅都在衙門之中,他們還有人在城中巡視,這個時候突然消失難免會露出蛛絲馬跡。

只要用心追索,就不怕找不到他們。

待城中穩定下來,所有的問題都會浮上水面,只要皇宮安全了,別的地方包拯根本就不會去考慮。

隨着時間的推移,神都城中的廝殺聲越來越小,局面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這並不是包拯的計劃,此時的包拯巡城司的衙門中來回的渡步。

“老龍圖,神都城已經逐漸安靜下來,相信很快就能撤銷管制令了,您這爲何還是愁眉不展?”

包拯手下的親兵發問,霍老七在邊上皺眉道:“那些街面上的腌臢貨算個什麼東西?大軍清剿之下根本就是以卵擊石!還沒抓到幕後黑手便罷了,巡城司的兵丁去了何處也未找到,這便是最大的隱患!”

“巡城司兵卒約有八千,這八千人無論到哪裡都不可能隱藏身型,必會露出馬腳,霍老七,神都城中可有什麼地方能容下如此多的人?”

霍老七仔細想了想便道:“象棚瓦里,倉庫工坊之類的地方都能容下這麼多的人,但要開火做飯怕是就難了,再說寺廟道觀也能容下,但老龍圖的想法小的知曉,只不過這些人怕是不會躲在那些地方去,若是去了早已被眼尖的人發現!”

包拯望向不遠處高門大戶之家點起的燈籠,微微笑道:“哦?那你覺得什麼地方是妥帖的?什麼地方我等不會擅自查驗,又能容下這麼多的人,還能開火做飯供應大軍食用?”

霍老七乾嚥了一下口水,望着異常熱鬧的東城腳下打顫:“如此說來……小的便真的不知了!”

“你當然知道,不光知道而且清楚的很,就是不敢說!罷了,老夫不會爲難你,但你要派人盯好了,仔細觀瞧,把不尋常的地方都給老夫記下來,老夫倒要看看,這些人能憋到什麼時候,八千人,便是吃飯喝水,如廁睡覺都是個麻煩,忍得住一時,如何忍得住一世?!”

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六十三章反擊反擊反擊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一千三百章困獸之鬥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八百三十七章華夏先哲的偉大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兩千一百二十六章圍困白雲寺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
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一百六十八章祭禮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八百三十三章荒唐的邏輯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開門,朕回家了!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回家第三十章趙禎的試驗田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躍然紙上的王安石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兩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內禪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六十三章反擊反擊反擊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七百二十六章無價之寶?破爛貨!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一千三百章困獸之鬥第兩千六百一十四章瘋狂的信仰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兩千一百六十二章融入大宋的開始第三百三十章塔利班的禮物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大宋的動員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趙禎與草原騎兵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完顏烏古乃的“幫忙”第八百三十七章華夏先哲的偉大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兩千一百二十六章圍困白雲寺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兩千三百一十九章帝王之怒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圍魏救趙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兩千四百八十七章大宋的飛地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無間道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兩千零七十七章消失的巡城司第一千三百零五章遼朝的留學生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六百一十章皇帝的對決第一千四百七十章我還記得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君子藏器於身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兩千三百七十三章沒有天塹能夠阻擋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四百三十四章遊街示衆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一百七十章文臣,皇后,是非多!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理想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