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七十四章神都城的地下勢力

一切的陰謀和見不得人的東西都喜歡躲在黑暗中進行,夜晚的神都就是一個嘈雜喧鬧的鬥獸場,不光有光鮮亮麗的清倌人,不光有嫵媚動人的妓子,還有見不得人的械鬥和謀殺。

北平府的人力對於神都城的管轄雖說不是捉襟見肘,但也頗爲緊張,北平府的新任知府事賈昌朝已經五次上疏朝廷請求加派人手。

在這座天子腳下的都城之中利益衝突越來也多,這本就是在所難免的事情,大小幫派林立,人們已經從一開始的勤奮中獲得了足夠的積累,享受生活的人越來越多,而不想做工的人也越來越多。

欺行霸市者有之,城狐社鼠有之,大小幫派之間的矛盾衝突更是讓人目不暇接,現在的神都城中甚至會在夜晚出現一種叫“觀鬥”的奇事。

所謂“觀鬥”就是倆個幫派之間進行的械鬥,簽好生死文書之後便在某條小路上做準備,而街邊的酒家,飯店則是坐滿了人,爲的就是看雙方械鬥的慘烈。

這樣一來既能解決幫派之間的矛盾,又能給自己的幫派揚名,何樂而不爲?

這些幫派其實就是一些閒漢逐漸的,靠的是能打能殺,只要贏了,這條街上的商家就要每月按時繳納錢財,“平安錢”就是這麼來的。

看似“平安錢”好掙,但這些錢都是要用命來掙的,三番五次勢力之間的械鬥要死多少人?

即便是贏了之後,雖然所有的商家都會繳納“平安錢”,但這錢同樣也不好掙,這些商家的所有事情都和他們有關。

吃霸王餐的幫派要幫商家討要回來,坑蒙拐騙的他們要追索,甚至是這些商家的客人在這條街上被偷了,幫派還要幫他們把被盜之物追索回來!

這簡直就是相當於衙役要乾的事情,而所有的商家無論大小都會向幫派繳納“平安錢”即便是有着強大背景的商家也不能例外。

北平府爲此被巡城御史參奏不下數百次,但卻毫無辦法,原因很簡單,神都城中的衙役人數還不及這些幫派人數的一小半。

有些大的幫派甚至人數過千,小的幫派也有百八十人,做多的中等幫派少則三五百,多則七八百!

賈昌朝一直覺得這些人是神都城不安的因素,他能做到北平府知府這個位置足以說明他的手段和才能。

其實按照賈昌朝的資歷他早該被提起來,畢竟他是真宗朝就被提拔起來的老臣,雖然歲數不大,但卻是資歷較深。

而且受到大儒孫奭的看重和舉薦,這樣的人在朝中擁有深厚的資歷,幾乎是在經義上有着極高的理解。

即便是趙禎的經筵日講他也參與過,並且得到過相當高的評價,只不過他擔任的差遣全部都是和經史子集有關,崇政殿說書,天章閣置侍講之類的清貴官員。

趙禎對賈昌朝這個人的學識和能力相當肯定,只不過在某些地方卻極爲厭惡,賈昌朝這個人善於迎合諂媚,揣摩人心,迎合上意是他的手段。

而且這人極爲阿私,做事說話偏私,不公道,趙禎看在眼中自然必會給他實權,打磨他這麼多年之後,北平府實在沒有人能擔當大任趙禎纔給他北平府知府事的官職。

但卻沒有給他龍圖閣直學士的頭銜,這幾乎成爲大宋的另類,要知道但凡是執掌京畿府衙的知府事人人都有龍圖閣直學士的頭銜。

龍圖閣直學士不是職銜而是一種榮耀和特殊權利,有了龍圖閣直學士的名頭就能出入侍從備顧問,也就是說能直接面見皇帝,如同親從官一般。

賈昌朝沒有獲得這樣的權利,卻被趙禎安置在了北平府知府事的位置上,由此可見這是對他的一種勘磨。

賈昌朝當然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在當上北平府知府事後便立刻開始對神都城內的治安進行整治。

只有拿出相當的政績才能得到皇帝的認可和重要,這幾乎是大宋官員的必經之路,想當年即便是被官家斥責的柳永都在改過自新後獲得了啓用,還有誰不明白官家的用心?

賈昌朝的能力應當被肯定,在他的管理下神都城的治安已經有了好轉,尤其是對城中百姓的約束更是得到了相當不錯的迴應。

但同樣,他也有力所不及之處,神都城的大小幫派依舊存在,甚至因爲小偷小摸的少了反而使他們更加得心應手。

神都城中的勢力可不止他們的存在,東城住着的那富貴之家已經成爲神都城中的最高階級,這些人家不是在朝中當官就是曾經的將門,他們手中的商號自然需要維護,和城中大大小小的幫派之間必有牽連。

賈昌朝根本就沒有能力去管,而且他也不願去管,因爲他不希望得罪這些官員和權貴,有些事情也就自然而然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放過去。

賈昌朝相信,反正這些人家會有自己的辦法打通關節,根本就不需要自己出面事情就能消停下去,自己要做的就是如同王八一般縮起來便好。

但終究是他想的太過天真了,自保的利己主義根本就沒能幫助賈昌朝渡過難關,相反他約束捕快不去攙和到這些幫派械鬥之中反而成爲自掘墳墓的行爲。

做官一道上賈昌朝是有本事,有手段的,但在做事上他的那些小心思完全成爲了禍國殃民的典範。

神都城亂了,準確的說是神都城中的地下勢力亂套了。

起因很簡單,倆個幫派之間的械鬥開始了,這一次不知是有心人刻意炒作還是巧合,神都城中倆個最大的幫派之間發生了衝突,貔貅幫和狻猊之間因爲地盤發生衝突,準備用最原始也是最爲簡單的方式解決,械鬥…………

“觀鬥”還是解決矛盾的手段,只不過這一次雙方都沒按照“規矩”來,原本只有百人的械鬥突然發生了激增,雙方在勢弱的時候不斷的派出幫衆加入戰鬥。

於是人數越來越多,從百人激增到了千人,繼而是數千人,規模也是越來越大,駭人聽聞。

那些前來“觀鬥”的大膽普通人頓時嚇得作鳥獸散,而街道兩邊的商家也立刻關門歇業。

大規模的械鬥開始了,於是難免就會出現一些公報私仇或是傷及無辜的情況,械鬥的情況急轉直下,甚至出現官人之家被闖入的大事!

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八章太子泡妞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成善皇后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九百七十二章來自遼朝的冤大頭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一千四百零八章花樣百出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七百九十一章與智者同行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
第三百五十章板甲問世第兩千二百六十一章王家的麻煩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兩千兩百零三章蔡伯俙的“肥缺”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北戍司三百七十九章蕭惠的恐懼第四百八十章君臣夜話第八百五十七章無題(上)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四百四十四章大宋秘閣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三百一十六章柳三變的故事第兩千一百五十四章各族平等第四百一十章密謀第八章太子泡妞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成善皇后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宋子弟兵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兩千六百四十五章終章(一)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五百五十七章祭天第兩千零一十一章宗教與皇權第六百第十九章當衆打臉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二百六十九章党項人來了第九百七十二章來自遼朝的冤大頭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一千四百零八章花樣百出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以夷制夷不可取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新的商路第一千八百零六章天竺的盟友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三百二十二章拔出蘿蔔帶出泥第一千四百三十章不可敵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六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七百九十四章“自戀”的帝王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著名老丈人”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天下行商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兩千一百二十章帝王召見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三百四十五章熊貓沒義務第一千零一十九章藤原氏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魏王威武!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七百九十一章與智者同行第兩千五百九十五章攪動西方風雲(上)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長城!長城!長城!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制度的優勢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兩千五百五十三章李將軍鼠三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別人的分裂勝過統一第一千零三十九章絕望的苦戰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中京道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