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

丁度帶着趙小五前來頗有深意。

他向趙禎和曾公亮兩人介紹了趙小五最近在做的事情,火車的改造基本上已經完成,現在大宋的火車極爲安全,有了橡膠的密封后,火車的速度也有所提高。

但趙小五並不滿足於此,他早已對丁度請求多次,希望能帶上他去面聖,丁度一直沒有機會,如今趙禎出現在工坊之中還提出了召見,當然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趙禎同樣也奇怪趙小五的到來爲的是什麼,看着他道:“你有何事要面聖?”

“啓奏官家,臣之才幹在火車一道上已經用盡,如今我大宋之火車無有再提升的可能,除非蒸汽之外的動力,否則別無他法!”

“額…………”

趙禎站在原地有些發矇,趙小五的意思很清楚,蒸汽動力的火車到現在已經基本上走到了完美的盡頭,除非有全新的技術出現,替代蒸汽動力。

能在這個時代就想到蒸汽動力以外的其他動力,這一點殊爲不易,趙禎覺得自己沒有看錯人,尤其是趙小五他的思維方式已經能夠打破傳統的匠人精神,適合作爲研究之學者。

稍稍沉默一會,待趙禎消化完趙小五所說的話之後才緩緩點頭道:“朕知道你的意思了,讓你繼續在火車一道上研究下去確實大材小用,朕奇怪的是爲何你現在才走出來?”

趙小五尷尬的捏了捏官服的下襬:“臣深迷火車久矣,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直到好友提醒,這才如醍醐灌頂,其曰:格物之發展非一時一物之極,乃各行各業,分門別類之大成者相合也!”

稍稍頓了一下,趙小五不知自己的觀點是否正確,但依舊繼續。

“臣聽了之後纔算是大徹大悟,所謂格物非一道之格物,乃世間萬物之格物,分門別類,各研其道,再互相作爲,此乃上上之策也!”

他的話讓一旁的三才和曾公亮震驚,顯然他的話和剛剛官家所言如出一轍,更爲重要的是那人早已告訴了趙小五,先見之明可謂驚人!

但他們望向趙禎的時候,卻見趙禎眼神發亮:“是何人對你所說?朕想見見他!”

趙小五笑道:“官家,此人就在您的朝堂之中,但聲名不顯,臣以爲這便是埋沒人才,他的想法和看法頗爲新奇,但卻不失爲妥善之法也,官家當重用之,此人乃乾宇元年之登科進士王韶,進士及第後任職兵部司理參軍,但今年制科落榜,半月前離開神都前往北京路遊歷。”

王韶?

趙禎對此人影響並非特別深,但有一事卻是讓他記在心中,也對王韶此人頗爲好奇。

那就是他針對契丹的平戎三策,內容很新穎,完全不同於兵部其他官員的上疏。

“王韶的平戎三策朕看過了,但其年輕氣盛又鋒芒畢露,朕便打算讓其在兵部歷練,但沒想到他卻自行北上了,你可知他此去何意?”

朝中官員離職並非是什麼新鮮事,大宋的朝臣就是這樣,尤其是文臣,只要覺得自己需要遊歷的時候,往往不需要上疏皇帝,只要對上司行文,得到批准之後便可離開,但官品卻會保留下來。

要知道能放棄朝中權利,爲了擴充學識而歷練的人並不多,這樣的人要麼是真的有遠大抱負,要麼沽名釣譽,一般後者比較多。

趙小五當然知道趙禎的意思,想了一會認真說道:“以臣對王韶的瞭解,他此去北京路是爲了考察民風,同時也對契丹邊軍研析,總結之類。”

從趙小五的話中,趙禎可以確定,王韶此行和目的和平戎三策一樣,對契丹進行考察,同時制定出更爲合理的進攻策略。

一個小小的兵部司理參軍居然會有如此高遠的想法,着實讓人有些意外。

趙禎摸了摸下巴:“既然他要去北京路勘察契丹人,那就去吧!朕倒是要好好看看他的其他奏疏。”

趙小五從懷中掏出一本小冊子道:“官家,此乃王韶之隨筆,臨走之前交由臣下保管,其中便有和臣下的對話,包括格物,兵事兩樣,臣覺得其中大有建樹!”

一本快趕上《廣韻》厚度的小冊子被趙小五遞了過來,趙禎微微點頭,能有如此隨筆,顯然是下了真功夫。

把小冊子交給三才趙禎笑道:“這東西朕會御覽的,但現在找你來卻是因爲格物之事。”說完便對一旁的曾公亮點了點頭。

丁度和趙小五兩人都沒想到此行居然是要對格物的改革,在這一點上趙小五是絕對支持的,丁度也是看到了一個全新的未來。

這種簡單的事情當然就應該交給三個“科學家”來做,事情就是這樣,趙禎是君王,不可能面面俱到,他需要的是人才,然後用人才去解決問題,他只要把握大方向就好。

曾公亮和丁度趙小五三人對格物的熱情超出了趙禎的預料,在趙禎離開工棚的時候,三人都沒有停止討論,行禮都顯得頗爲倉促,三才大爲不滿但趙禎並不會怪罪。

這就是大宋朝堂的環境,有時他去三省院,三省的官員步履匆匆,行禮也都是如此,步履匆匆之態他都不好意思打擾。

宰執和六部的尚書們長長激烈討論,以至於他站在門外都會被忽略…………

這樣的朝堂環境雖不是最好,但卻是最積極的。

趙禎相信自己很快就會收到這三人聯名而上的奏疏,他對改革格物的前路非常看好,專業的人辦專業的事,他還有什麼好操心的?

反而是趙小五提到的王韶讓他更加上心,他總覺得這個名字非常熟悉,但卻並沒有印象,在歷史上也沒有楊懷玉,狄青等人出名。

忽然趙禎想到了一點:“王韶?進士及第?這人是個文資,但又是個武將?!”

三才在邊上小心低聲開口道:“官家,此人是乾宇元年登科進士嘞!只不過卻是頗通兵事,聽說還去軍武院待過一段時間,見地頗深!”

三才作爲皇城司的頭子,對朝臣們的背景和經歷一清二楚,趙禎點了點頭道:“朕想起來了,他是三奇副使!”

“三奇副使?!”

三才奇怪的望向趙禎,三奇也許有出處,可王韶入朝不過兩載有餘,完全和副使搭不上邊啊!

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誅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人性中的惡魔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七百三十九章大慶殿中不見君!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六百零二章劍走偏鋒的援軍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
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大宋又一年第一千五百零七章唯有利益永恆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兩千兩百一十七章死士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奇葩父子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兩千一百五十三章內附之民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二百五十六章皇帝大婚(下)第一千九百十五章宋人的信仰第七十八章楊家的百戰雄兵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一千九百一十二章帝國的力量,馬木留克騎兵第一千零九十七章劍指女真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兩千五百七十章大宋的站位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誅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兩千二百六十六章一賜樂業人的“銀行業”第二百一十五章設宴羣臣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七十九章馬前卒,軍前士!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兩千三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摳門”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四百七十九章液體黃金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一千零八十九章大宋的邊牆修不得!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人性中的惡魔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四百八十九章皇帝的誘惑第四百四十五章惑敵之計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七百三十九章大慶殿中不見君!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龍鳳之謀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民間百萬兵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兩千五百一十章趙禎的“相對論”第兩千四百七十三章文化輸出?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兩千零三十一章迷失在神都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波羅王朝的震盪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四百四十二章妙計茶中來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一千三百六十章x蕭滿的逃亡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一千零一十四章帝王不行於色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九百五十九章歸於王化九百六十三章殿試與祭天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火器的未來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一百四十八章東京城中的新潮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溫柔的陷阱第一千零九十五章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六百零二章劍走偏鋒的援軍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