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鋒芒!

大內家宅邸內的大院中放着小澤的屍體,巨大的弩箭已經被取下,由於傷口太大,大內家不得不請石見最著名的裁縫前來幫忙縫合傷口,直到兒子入土爲安之後,大內家的家主大內島津才召集家臣。

一羣身穿大鎧的武士跪坐在靈堂的一側道:“家主,小澤的死是宋人的器械造成的,石見銀礦的留守向小澤求助,小澤便率人前去,誰知……誰知一去不復還!”

島津望了一眼開口的武士道:“石見銀礦的留守呢?聽說他是大友氏的叛徒,說不準這次又背叛了我大內氏!”

“他在外廳等候您的召見!”

“讓他進來說個清楚,吾兒不能白死!”

大友三哆嗦的走進靈堂,當他看到小澤的棺槨前放着的巨大弩箭後更加的卑躬屈膝起來,迅速的拜倒在大內島津的腳下:“主上,是宋人殺死了小澤少主!”

大內島津瞧了一眼腳下的大友三就像是在打量將死的祭品:“你爲什麼沒死?爲什麼讓吾兒叫陣?”

“少主一向勇猛過人,臣下勸過少主,大宋的軍隊和東京都的不同,況且他們手中還有東京都的天皇詔書,只不過詔書上沒有關白的印信而已,可少主還是……”

大內島津猛然站起,腰間的長刀一閃便插進了大友三的身體:“混蛋,你的意思是吾兒該死不成,你這就下去陪伴吾兒,不,你這種懦夫沒有資格陪伴他,你只是他靈前的祭品而已!你知不知道吾兒之所以重用你是因爲你的妻子?你死了之後我會讓你的妻子就去陪伴吾兒的!”

大友三屈辱的死在了靈前,從他的表情中能看住心中的不甘,而其他的武士對這種事情熟視無睹,直到一名身穿和服的小婦人出現,這時武士們的眼神中才透露出興奮且嗜血的光芒。

這是一種殘忍的興奮,美麗的女子即將成爲獻祭,在倭人武士眼中,美麗與死亡是最爲享受的東西,他們將要看到最美的獻祭!

小婦人尖叫着躲避大內島津的追逐,靈堂前出現禽獸的一幕,一羣武士寬衣解帶的加入其中,最後用長刀刺穿婦人的身體放置在靈堂的供桌上,這是大內氏的古老獻祭風俗,爲的便是滿足生者和死者的慾望。

大內島津穿上寬鬆的和服對着家臣武士說道:“先不要對宋人的營地進行衝擊,石見銀礦說不定只是東京都的陰謀,現在的東京都就像是波雲詭譎的大海,在天皇和關白的博弈中稍有不慎便會粉身碎骨,宋人喜歡銀子就給他們,咱們有的是,但一定要換取到有價值的東西。同時向三友氏發出消息如果他們能奪回石見銀礦,我大內氏願意分享天照大神賜予的寶藏!”

家臣冷笑着說道:“您的誘餌一定會讓三友氏趨之若鶩,在整個本島只有他們三友氏的產銀最少!”

大內島津看了看美婦人的殘破軀體咂了咂嘴道:“讓他三友氏成爲開路先鋒,如果宋人的軍隊真的那麼強大,應該是東京都已經屈服了……”

石見銀礦的大宋禁軍已經基本構建完成城寨的外圍,在此期間不斷的有倭人商賈推着小車前來換取大宋的商品,從金銀到日常用品無所不換,甚至還有用女子換棉布和絲綢的。

這讓石元孫和禁軍們目瞪口呆,一個黃花大閨女居然只要三匹印花棉布,這簡直是在白送,在大宋想要娶親最少也要十倍以上的彩禮,即便是買一個小妾或侍女也要三十貫左右嘞!

對於這種好事,石元孫是不怎麼禁止的,畢竟漂泊在外的禁軍也是男人,是男人總要發泄的,官家在大宋不允許軍營出現營妓,但在倭國卻是個例外,將士們身處異鄉,人生地不熟的總不能去倭國的妓館發泄……

但石元孫並沒有鬆懈,即便倭人的軍隊如難民一般,他也不希望自己在這裡折戟,要是被軍中的袍澤知道了一定會笑話死。

他的擔心顯然是正確的,幾日之後示警的銅鑼聲再次響起,一羣身穿制式藤甲的倭人再次出現在銀礦之外,烏拉喊叫的衝向城寨,此時的城寨完全不是臨時勾住的防禦,城高險要,溝深不可飛渡。

破甲箭發出獨特的呼嘯聲激射出去,帶有精準望山的棘輪弩毫不留情的射殺敢於靠近的敵人,倭人的長弓還沒到射程之內便被射成了篩子。

大宋的禁軍們很好奇,倭國人爲什麼用這種比他們身高高出那麼多的長弓,而且這種長弓的射程好像並不遠,只有五十步左右,簡直是徒有其表的垃圾。

但大宋的將士們很快發現,這種倭國長弓的射程雖然不是很遠,可準度驚人,幾乎是箭無虛發,而所用的箭枝則是相對普通弓箭的重箭對盔甲造成的傷害也很大。

他們不知道,這是資源稀缺的倭國特點,因爲各種資源的稀缺,倭國人習慣把事情做的精益求精,這樣既節省資源又能最大程度的發揮作用,不得不說這是從惡劣的生存環境中被迫養成的習慣。

但這樣的習慣也同時制約了倭國的技術發展,沒有多餘的資源可供浪費,沒有大量的資源可供開發,自身的技術水平當然難以進步,倭國的軍械水平還停留在唐初的標準上,經常內戰沒有大一統的國家更難發揮國力。

在堅如磐石的宋軍城寨面前,倭人的衝擊就如以卵擊石,宋軍很快發現對付倭人的辦法,直接在遠距離射殺倭人的長弓手,沒了長弓掩護的倭人幾乎是與羔羊無異,粗製濫造的鐵器在堅固的步人甲上幾乎只能留下白痕,而大宋的長刀卻能輕易的破開藤甲砍翻倭人。

烏泱泱的一羣散兵遊勇幾乎不能成爲宋軍的威脅,當初大唐滅高句麗一戰讓倭人見識了中原王朝的實力,這也是爲什麼大內氏不願親自前來送死的原因,大內氏的家族中有着對中原王朝的豐富記載,從東漢到大唐再到大宋,他們一直致力於收集中原王朝的情報。

從收集到的情報來看,此時的大宋雖然不及大唐的疆域廣闊,可軍事卻一點也不比大唐差上多少。

三友氏的烏合之衆不斷的減少,大宋的軍隊甚至開始發起反衝鋒,強大的步人甲戰陣從城寨中涌出,進退有序的向前推進,整齊的腳步聲配合加擊打大盾牌發出的怒吼如山呼海嘯般讓人恐懼,兩千人的軍陣彷彿化身成千軍萬馬,大地隨之震顫,腳步聲如鼓點敲打着倭人的心臟。

這是一支什麼樣的軍隊?居然恐怖到如山般的氣勢,三友氏的將領幾乎想轉身逃走,自己手下的軍人根本不能與之抗衡,欺軟怕硬的倭人性格暴露出來,三友氏大軍幾乎是奪路而逃,倉皇潰散……

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皇后之怒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
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二百一十三章夜,登高守靈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三百七十五章遼朝的擔憂第一千八百六十章地崩山摧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三百零四章匆匆結束的戰爭第四百六十五章遼朝風雲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平衡之道在何處?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天國王朝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五百八十三章“意外”泄漏的消息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去腐生肌”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兩千一百八十四章天子家門口的“鬧劇”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現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二百二十章深宮中的瘋狂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圖格魯克的直覺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皇后之怒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兩千三百五十七章“怪物”第一千零一十五章山高水麗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封王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蠢蠢欲動的西域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揮兵八刺沙袞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兩千一百九十三章宗室的後院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七百四十九章華夏的可怖歷史第二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一百零五章吃肉的牡丹花第五百一十七章天子出征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兩千三百四十二章“非人”的王韶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七百一十二章狼與羊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一千零八十七章修長城,城難修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七百二十章歷史的巧合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發自肺腑的“威脅”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八百四十六章取捨之道第兩千三百八十章角廝羅的警覺第兩千一百七十三章孝女曹娥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二百五十四章皇帝的大婚(上)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王師驟至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宋遼掙西域第二百八十八章不同的待遇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二白九十六章党項人的強盜邏輯第兩千三百三十四章大宋的走私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兩千二百四十二章大宋新問題第三百五十六章暴風驟雨的回程第兩千零一十八章敗軍之將何以言勇第二百二十七章皇帝的親姑姑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