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八章人死身後事

曹玘在離開皇宮之後,一路上臉色都不好看,當看到曹家在京中的府宅之後,臉色更是陰沉的能擰出水來。曹家數代經營,效忠天家趙氏,從未有任何忤逆,不臣之心。

兄長曹瑋更是得了配享真宗皇帝廟庭的殊榮,這是繼父親曹彬之後又一配享廟庭之殊榮啊!曹家可謂風光無限,但是!這無上的殊榮卻被一個晚輩的所作所爲玷污了!

曹玘乃是曹家第二輩中的最後一人,其他人都先他一步而去,現在官至尚書虞部員外郎的他是曹家最後的柱石,一旦自己倒下,那曹家在朝堂之中的地位便岌岌可危。

大門上曹府二字乃是父親手書,筆力剛勁,頗有沙場之風,雖說是皇帝故意敲打曹家,警告曹家。但最終還是曹家之中出了岔子給了官家機會!

說到底曹誘是自己的孫子,雖然是庶出,但也擺脫不了干係,對於這個“好孫子”曹玘已經恨得牙根癢癢,若不是他膽大妄爲絕不會惹出如此大的麻煩!

在曹玘看來,曹家本可風光無限,官家最不喜歡權貴之家動百姓的最後一點依靠,土地這東西是萬萬動不得的,即便是要收取投獻也當是光明正大的收取,並去縣衙備案,買賣土地在大宋可算不得什麼!

再說,現在可不光是土地能賺錢,工廠,貨運,遠洋,最不濟購買商品派人前往西域也能賺取大錢!何必在土地上找補?難道家中的子弟已經愚蠢到這種程度?看不出官家給了這麼多的賺錢機會,非要從農人身上盤剝纔算過癮?!

“老爺回來了……”

曹家的管事上前迎接,一邊走一邊指着庭院道:“老爺,朝中和四老爺有舊的同僚都來了,除了身在燕雲的夏參政,狄樞密,兩府相公都到了,是不是命人開宴?”

曹玘微微點頭:“既然人都到了,命人上菜,老夫在開宴之前還有話說。”

管事看着曹玘手中的明黃色絹紙,用腳後跟猜想也知曉這定然是官家的賞賜,連忙招呼家中的侍者開始上菜,來的可都是朝廷大員,在管事的看來,四老爺的死都是隆重的,不光有這些朝廷重臣,還有官家的賞賜。

弔唁宴均爲二天事,即第一天請客,第二天謝客。請客日,祭奠後素菜饅頭,隨到隨吃,俗稱便飯。貴客則設偏席,全桌碟子,四道小菜,四個碗子待之。便飯後開席宴賓。開席前,對貴客和來賓中的長者,一般都有安坐之禮節。

因爲曹瑋的身份不同,前來弔唁的更是朝中重臣,於是曹家便以官品官價設置席位,一來不會亂了尊卑上下,二來可以讓主家快速的找到“貴客”所在。

因喪事宴席不準猜拳行令,這酒喝的多少有些無趣,所以衆人並未有多少期待,曹家的飯菜是尋北京城最好的廚子來的,味道自然不一般,即便是糕點也已經讓人頗爲動意,但誰也不會在這裡大吃大喝,失了禮數不說還得罪了曹家。

這時候的曹玘已經走到了衆位賓客之前,他是曹家的長輩,自然話語權最終,一切還要等他開口,之後纔有主事之人說話的權利。

“諸位同僚來此,曹府不勝榮幸,兄長操勞多年,官家體恤賜其榮歸致仕,卻不想無福消受,今老朽前往宮中報喪,官家甚憾之,特此神道碑一副……”

曹玘話還沒說完便被在場的驚歎聲所淹沒,朝臣的神道碑一般都是尋品德高尚之人書寫,有的也會請上司書寫,但官家主動書寫神道碑,這……這簡直是無上殊榮。

眼前這一幕如曹玘之意料,說不得意是不可能的,接着又道:“陛下厚愛兄長,不光有神道碑賜下,亦有封賞,這位大官請了……”

跟隨曹玘而來的內侍連道不敢,清了清嗓子道:“威武郡公曹瑋,有功於國,爲官數十載,兢兢業業……特賜侍中諡號武穆,並……配享宗真皇帝廟庭!”

嘩啦……隨着內侍的話,曹府之中一片話讓,這些曹家真可謂是風光無限,一家之中父子兩人配享廟庭,這是作爲臣子無上的榮譽啊!

太廟是皇帝一家直系的專門祭祀場所,一般只有皇帝的先輩可享此殊榮。

即便是普通的皇親還沒有資格,必須是近親或有功於江山社稷的皇親,剩下的便是大功於社稷的臣子,經皇帝允許也可在死後享用太廟的待遇,這些臣子死後將是以郡王之禮厚葬。

曹玘早已猜到會是這樣一副局面,微微對管事的點頭,儘量的表現波瀾不驚,充分體現謙恭之態,這是文臣最爲喜歡的禮遇……

曹瑋的長子曹僖已經在一邊等候,酒筵程序均是先酒後餐,酒過三巡,即上菜飯,掇法一般都是“風攪雪”,即一回菜一回飯,席間共上四回饅頭,在上第一回菜時,作爲孝子的曹僖便至席前跪菜叩頭,以示勸酒致敬。

這場弔唁宴說是弔唁死者,不如說是曹家向大宋的官場宣揚盛況的過程,即便是身爲宰相的龐籍在見到曹玘後都是笑眯眯的點頭致意,能讓一國相公如此對待已經是天大的榮幸了。

但很快曹玘便笑不出來,他想起了自家孫兒的事情,眼下朝臣們還不知曉官家對曹誘的申斥,若是知曉定然要幸災樂禍,也能看透曹家月滿則虧的事實。

現在曹家官價最高的便是自己這個尚書虞部員外郎,這是一頂一的肥差,掌山澤、苑囿、畋獵,取伐木石、薪炭、藥物,及金、銀、銅、鐵、鉛、錫坑治廢置收採等事,權柄極重,可卻無法與參政議政的相公媲美,這麼多年來,自己只不過有一次邁向三司的機會,可最後還是功虧一簣!

除了自己,剩下的家中晚輩雖也有官職在身,可都是並無多少實權的寄祿官,職事官則是少的可憐,顯然官家是想把曹家高高擡起,卻不打算輕輕放下啊!

再加上曹誘的事情一出,曹玘在別人的讚頌中卻有一種非常緊迫的危機感,自己應該做點什麼了,讓官家看到曹家的決心!

曹玘明白,曹家要是想再次崛起,最後的希望便在自己身上,自己要向官家證明,無論何時,曹家都是站在官家一邊的!

曹玘望了一眼正在府中忙活的後輩,能在這裡忙活的都是曹家的才俊,即便不是自己這一房的,曹玘也要保護,有的時候甚至要犧牲自己的骨肉來保護全族的希望。

要想向官家證明曹家的決心,必須要犧牲掉自己的骨肉,而曹誘便是不得不犧牲的人……

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人性中的惡魔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一千三百章困獸之鬥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六百章對策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
第兩千零八十五章利益的朋友靠不住第三百二十三章遼朝的錯誤怪圈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人性中的惡魔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與君之對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二百九十一章風十里,銳士行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舉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一百六十三章整裝待發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一千四百章伏閣請對第三百九十九章收官之戰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皇帝挖的坑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二百九十九章城牆上的格物第一千三百章困獸之鬥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契丹新相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九百九十九章落榜學子大騷動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築城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四百七十四章劍指南海第兩千零五十二章局面清晰第一百八十七章趙元佐第九百二十二章天子夜宴第六百章對策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二百四十一章陌刀鋒芒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北方有佳人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西域之亂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孔宗願的妥協第兩千零九十三章更爲隱秘的轄騎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這個問題沒有答案第兩千三百三十七章殘酷的道理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兩千四百九十五章華庭飲宴第兩千零五章角廝羅的解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石元孫的作用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惡魔出現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八百九十七章紮營博浪沙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一千九百五十章倆個選擇第九百五十章蔡伯俙的駙馬府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兩千零一十五章烽火連天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仁君所爲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高麗王薨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遼朝的矛盾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九百六十八章百姓御街前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貝爾騎軍第三百八十六章不伐之國第五百四十章破陣殺敵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兩千二百二十一章貶爲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