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

大宋西征的腳步很快,短短一個月的時間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取了西夏大片的土地,西夏靠南的三座重要州城夏州,龍州,銀州被大宋全數佔據。

這三座州城對西夏來說簡直就是南方的門戶,互爲犄角之勢不說,單單是這裡的蕃部便足足有近十幾萬人,但顯然党項人失算了,這十幾萬的蕃部被大宋的種種手段早已收買,或是內遷大宋腹地,或是成爲大宋的蕃部編製成軍。

三州之地的易主讓西夏門戶大開的同時,也讓大宋的邊境向前推進了百餘里,大宋的戍邊禁軍在得到命令後便開始向前推進,永興軍路的定邊軍,綏德軍,保安軍接管了這些州城的防務,佔據地理優勢構築城防,三州互爲犄角,再加上大宋經營多年的洪州,鹽州,這五州之地可謂是固若金湯。

與東西路兩軍完全不同,南路軍採用的是穩紮穩打的作戰思想,這也是最適合大宋的作戰方式,南路軍代表了大宋軍隊的特色,多以步兵爲主,輔以強大的攻城器械和陣形,攻城拔寨自然不在話下。

火器營的火炮便是他們的開山斧,任何堅固的城牆在他們面前都是碎如齏粉,再加上步卒的軍陣,西夏的城池很難在南路軍的面前堅持多久。

火炮這東西的出現本就是打破戰場平衡的東西,相對的,有利就有弊,火炮沉重異常移動不便,重達幾百斤上千斤的火炮根本就無法適應騎兵的速度,只有在步兵中才能得到最有效的發揮。

這個黑洞洞的大傢伙看似威力驚人,可如果用他對付西夏人的騎兵部隊,簡直就是自尋死路,面對機動目標瞄準就是一個大問題,更別說裝填時間等等因素了,如若是對抗大規模的步兵作用還是比較大的。

這次火器營帶來的火器只有火炮以及火藥彈這兩種東西,即便是趙禎再怎麼堅持,狄青都否定了火槍的功能,在他眼中火槍的穿甲能力還是不錯的,但相對來說它的成本太高,射程雖然高達六百步,是棘輪弩的一倍,但這種火槍的速度實在太慢了些……

這樣的回答讓趙禎有些無語,沒錯,火槍的速度是慢了點,但如今大宋的火槍已經採用米涅彈頭,甚至槍管中已經出現了直直的膛線,這玩意的精度趙禎試過,三百米內可以保持相當高的精度,這樣的精度就算是棘輪弩也做不到吧?

但狄青依然固執的否決,並給出了合理的答案,兩軍交戰的時候,遠程力量的作用是以最短時間內向敵人發射做多的弩箭,因爲這時候根本就不需要精度……

趙禎瞬間被自己的“小聰明”給蠢哭了,狄青說的沒錯,在大宋……不,在整個中國歷史上!所有的大型戰爭都是十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人數,這樣龐大的規模即便是弩箭的準頭不行,在龐大基數的存在下也會射中人。

火槍這種殺傷力強,準確度高的軍器居然不適合華夏戰爭的需要,這一點是趙禎絕對不會想到的事情,從一開始他的思路就錯了,就被後世所影響……

自認爲相當不錯的米涅步槍在一開始的假設和前提上就走錯了方向,這麼一來,米涅步槍只能從戰場中被剔除,並非是它不好,而是因爲太好……

這麼一來趙禎的心裡也算好受一些,火器營在大宋的主要力量都會投入到火炮的研製之中,火槍雖然被雪藏,但趙禎可不打算徹底放手,因爲他見識過這東西的恐怖,只要能提高的他的速度就行……

趙禎相信,通過時代的積累以及技術的不斷的提高,當後裝火槍問世的時候,必然會成爲替代弩箭的存在,當然火槍這種打破戰爭平衡的東西一定會成爲各國爭相效仿的對象。

但趙禎絕不會因爲怕被人效仿就不去做,即便是自己不做,隨着歷史的發展早晚有一天也會出現,難道大宋不做別的國家就不會出現火槍?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大宋要做的便是時刻保持領先的技術,並且保持強大的國力,只要站在世界的前列,便會把那些效仿的國際愛遠遠甩在身後。 Www ✿тт kдn ✿¢ 〇

火炮的強大力量早已使得遼人垂涎三尺,不斷的派出密諜窺伺,還好火器營是獨立的軍制,直接接受趙禎的管轄,只對趙禎一人負責,所以想要竊取大宋的火炮的資料堪比登天還難。

火炮的巨大威力和破壞力在西夏戰場上纔得到真正的體現,如今大宋火器營所擁有的火炮力量足以摧毀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城牆,別說是西夏,即便是遼朝的堅固城池也不是大宋火炮的對手。

黑洞洞的炮口散發着陣陣青煙,這是大宋最先進的青銅火炮,青銅材質的火炮要比鑄鐵的好上許多,最少不容易炸裂,這個時代的鑄鐵技術完全達不到火炮的需要,黃銅價格太貴,只有青銅最爲合適。

即便如此青銅火炮的鑄造費用也是貴的嚇死人,同時技術難度也相當大,即便是以大宋的國力造出這百餘門火炮已經是頗爲難得的了。

對於遼人來說火炮根本就沒有必要,因爲他們在戰爭中主要採用騎兵作戰,機動是他們最看重的力量,要是在軍中部署昂貴的火炮,那就要把大遼的一部分騎兵改爲步卒,這是遼人最不願看到的事情。

在遼朝將作監的火炮接連炸膛後,遼太后便果斷的放棄了這一不切實際的東西,最少對遼朝來說不切實際……

如今的西夏已經被逼到無處可退的地步,大宋的騎兵之精銳不輸鐵鷂子,而火炮對城池的傷害遠比騎兵更爲可怕,大宋的軍隊爲了加快推進速度,不斷的用火炮攻擊西夏人的城池,沒有什麼城牆能經得住百餘門火炮的轟擊。

如今的西夏已經是戰火硝煙四起,東西兩地的軍司被大宋牽制,南面的軍司固守城池也是連連敗退,唯獨北方沒有騷擾,遼朝調集了北方的白馬強鎮軍司以及右廂朝順軍司前來支援,這局面真可謂是窮途末路……

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於無聲處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五百九十六章皇帝的棱角,臨戰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恆邏斯城外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兩千零二十三章“大盜”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二百六十六章碩大的好人卡第一千二百八十章何顏面天子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兩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謎題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四百七十一章於無聲處聽驚雷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兩千三百八十四章被劫持的帝王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中)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二百九十章戰爭機器第九百九十八章文德殿議政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一千零六十七章蘇子瞻哪裡走?!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八百九十一章 鳳章宮前梧桐樹,梧桐樹下立鳳凰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七百八十三章勝邪?敗邪!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于闐的歸附與自治第八百五十章大宋重騎,所向披靡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七百零九章大宋偃革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實亡的自治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一千四百九十章分割皇權!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五百七十一章殺機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於無聲處第一百七十四章碩大無比的貞節牌坊(五千字大章奉上)第兩千二百二十三章資本無情第八百九十九章歷史沉鉤的抉擇第一千六百五十章時代改變真理不變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談崩了……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兩千四百零七章人爲什麼而活第二百四十二章帝王的火氣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六十八章太子的心思第三百六十三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二)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戰爭前的第一個犧牲品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獵歸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戰爭的導火線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兩千五百六十三章蔡伯俙的去處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皇帝會武術,誰都擋不住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六百七十三章計出奇謀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兩千四百零八章噶日噠措的選擇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捷足先登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二百八十章大宋軍工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兩千三百八十五章不瘋魔不成活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帝后的手段第兩千兩百零六章死騎的“管事”第五百九十三章夏竦與包拯第兩千零八十八章果斷的茹脫臘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八百五十一章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