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個發現查理目瞪口呆,他沒想到在東方帝國居然能夠有人“成神”,並且是在禮法中成爲了神!
於是查理忽然發現,在神聖羅馬帝國皇權和教權之間的爭奪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另一方成爲附庸者,這就是東方宋帝國的手段,一步步的蠶食宗教的權利。
用任山的話來說,掌握軍隊和國家的皇帝就應該是“天子”,雖然神聖羅馬帝國沒有東方那麼虛幻的神,但無論是耶穌恰巧也是神之子啊!
一個瘋狂的念頭在查理的心中不斷的閃爍,甚至連他自己都覺得自己瘋了,但這未嘗不是一件整羅馬帝國的機會。
他覺得這個念頭能夠給亨利三世帶來無盡的權利,也能讓神聖羅馬帝國強大到無以復加!
查理不是一個單純的人,相反作爲一個貴族和權利者,他了解這個世界的黑暗,也瞭解神聖羅馬帝國的規則。
這份公文其實和《法典》根本就不搭邊,但在查理看來這東西就應該成爲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手中的法典。
於是他直接在公文的表面上寫下了“法典”二字,而前綴則需要作爲皇帝的亨利三世親自補上。
這份尚且只能被稱之爲信件的東西被查理小心翼翼的用羊皮裝裱起來,其中每一頁都有羊皮做的鑲邊。
上面的內容有許多膽大到令他自己都懷疑可行性,當然作爲一個極度附庸皇權的貴族,查理知道自己效忠的是誰。
眼下皇帝亨利三世的權利要比天主教教會大得多,沒有哪個貴族不明不白這個道理,但有些人卻是支持教會的,德高望重的人必然和教會有所聯繫,而他們同樣也受到當地人的擁戴。
只是這些人畢竟是少數,值得注意的是,在帝國不斷壯大的這段期間裡,“羅馬人的國王”取代了”東法蘭克國王“首次成爲未加冕的皇帝當選者的稱號。
這是年值沖齡登基爲王的亨利四世對教宗額我略七世的迴應,而後者企圖通過稱呼幼王爲“德意志人的國王”或“條頓人的國王”來否定未加冕爲皇帝的國王統治的羅馬性與普世性,以此確立教廷對帝國的優越性。
沒錯,亨利三世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寶座上打拼了這麼多年後,終於也不行了,只不過和趙禎不同,趙禎是謀劃好了一切之後準備提前退位,而亨利三世卻是迫不得已而退位的。
但眼下實際權力依舊掌握在了亨利三世的手中,他只是讓所有人知道,自己還在輔佐年幼的兒子,誰也不能動他分毫。
和趙禎一樣,亨利三世早早就爲自己的兒子鋪路,只不過他實在是太小了,即便如此爲了確保他能繼承王位,亨利三世依舊召集諸侯,提前選舉還是個幼兒的亨利四世爲自己的繼承人。
老皇帝還在,大多數人依舊選擇臣服,亨利三世就是利用了這樣的手段,讓亨利四世擁有了名義上的爵位,巴伐利亞公爵!並且也成爲了羅馬人的皇帝。
但這一切看似風平浪靜之下,卻有着另一場危機,亨利三世的身體不行了,而亨利四世年幼,在不斷壓制宗教權利之下,天主教便開始反抗。
並且在亨利三世發動十字軍東征的時候,有意無意的加強了天主教會的地位,使得宗教的實際權力開始擴大。
這樣一來便發生了一個根本性問題,教皇國羅馬開始有了屬於自己的力量以及盟友,士兵,盟友,經濟要啥有啥,這就對亨利三世的統治產生威脅,而偏偏在這個時候,亨利三世的身體卻每況愈下………………
查理是終於亨利三世的貴族,也是爲數不多真心支持亨利四世的貴族之一,他希望自己的家族在法蘭克尼亞王朝中崛起。
於是這份極爲重要的“信件”被送到了亨利三世的手中,只可惜在看到這封信後,亨利三世長嘆一聲就把自己的兒子叫道了牀前:“這封信你要拿好,這是一位終於你的貴族爲我規劃的未來,但我卻用不上了,眼下教皇國的力量在不斷的壯大,但只要我還活着,沒人能夠威脅你,所以你要去另一個地方!只有在那裡你才能獲得力量與安全!”
“連德意志諸侯們和格里高利七世也不能威脅我嗎?”
“當然我的孩子,在那裡是最爲安全的,大宋皇帝是一個信守承諾的人,只要你到了大宋,並且大宋宣佈你的身份,那就是肯定了你的身份,你瞧見宋人商賈食言嗎?”
“沒有!”
“所以宋人一旦承認了你的身份,那就會派出士兵保護你再次回到法蘭克尼亞!”
查理的心血隨着年幼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被秘密的護送到了大宋的商團之中,在神聖羅馬帝國,大宋的商團是相當有地位的存在。
因爲他們爲帝國帶來了貨物和繁榮,他們交友甚廣,不光能夠和貴族成爲朋友,也能和尋常的平民百姓成爲朋友。
在大宋的商團之中幾乎是最安全的存在,但不是誰都能被邀請到大宋的商團之中的,這些大宋的商團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卻是戰力驚人,甚至可以說是武裝到了牙齒,尤其是海船商隊,更是誰也不敢輕易招惹的存在。
海船商隊只負責運送貴重的貨物抵達,他們結交的對象都是神聖羅馬帝國的貴族和天主教會的高級官員,即便是在各諸侯國也是身份高貴的存在。
而亨利四世悄然進入了父親給他準備的宋人商團之中後,他的安全立刻被宋人接管,精銳的士兵,厚重的板甲無不顯示這個商隊的特別。
約翰笑了笑,但隨即露出正式的表情道:“尊敬的法蘭克尼亞王朝第三位羅馬人民的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德意志的巴伐利亞公爵亨利四世,宋帝國的皇帝邀請您去往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