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七十五章神聖羅馬帝國的繼承人

對於這個發現查理目瞪口呆,他沒想到在東方帝國居然能夠有人“成神”,並且是在禮法中成爲了神!

於是查理忽然發現,在神聖羅馬帝國皇權和教權之間的爭奪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另一方成爲附庸者,這就是東方宋帝國的手段,一步步的蠶食宗教的權利。

用任山的話來說,掌握軍隊和國家的皇帝就應該是“天子”,雖然神聖羅馬帝國沒有東方那麼虛幻的神,但無論是耶穌恰巧也是神之子啊!

一個瘋狂的念頭在查理的心中不斷的閃爍,甚至連他自己都覺得自己瘋了,但這未嘗不是一件整羅馬帝國的機會。

他覺得這個念頭能夠給亨利三世帶來無盡的權利,也能讓神聖羅馬帝國強大到無以復加!

查理不是一個單純的人,相反作爲一個貴族和權利者,他了解這個世界的黑暗,也瞭解神聖羅馬帝國的規則。

這份公文其實和《法典》根本就不搭邊,但在查理看來這東西就應該成爲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手中的法典。

於是他直接在公文的表面上寫下了“法典”二字,而前綴則需要作爲皇帝的亨利三世親自補上。

這份尚且只能被稱之爲信件的東西被查理小心翼翼的用羊皮裝裱起來,其中每一頁都有羊皮做的鑲邊。

上面的內容有許多膽大到令他自己都懷疑可行性,當然作爲一個極度附庸皇權的貴族,查理知道自己效忠的是誰。

眼下皇帝亨利三世的權利要比天主教教會大得多,沒有哪個貴族不明不白這個道理,但有些人卻是支持教會的,德高望重的人必然和教會有所聯繫,而他們同樣也受到當地人的擁戴。

只是這些人畢竟是少數,值得注意的是,在帝國不斷壯大的這段期間裡,“羅馬人的國王”取代了”東法蘭克國王“首次成爲未加冕的皇帝當選者的稱號。

這是年值沖齡登基爲王的亨利四世對教宗額我略七世的迴應,而後者企圖通過稱呼幼王爲“德意志人的國王”或“條頓人的國王”來否定未加冕爲皇帝的國王統治的羅馬性與普世性,以此確立教廷對帝國的優越性。

沒錯,亨利三世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寶座上打拼了這麼多年後,終於也不行了,只不過和趙禎不同,趙禎是謀劃好了一切之後準備提前退位,而亨利三世卻是迫不得已而退位的。

但眼下實際權力依舊掌握在了亨利三世的手中,他只是讓所有人知道,自己還在輔佐年幼的兒子,誰也不能動他分毫。

和趙禎一樣,亨利三世早早就爲自己的兒子鋪路,只不過他實在是太小了,即便如此爲了確保他能繼承王位,亨利三世依舊召集諸侯,提前選舉還是個幼兒的亨利四世爲自己的繼承人。

老皇帝還在,大多數人依舊選擇臣服,亨利三世就是利用了這樣的手段,讓亨利四世擁有了名義上的爵位,巴伐利亞公爵!並且也成爲了羅馬人的皇帝。

但這一切看似風平浪靜之下,卻有着另一場危機,亨利三世的身體不行了,而亨利四世年幼,在不斷壓制宗教權利之下,天主教便開始反抗。

並且在亨利三世發動十字軍東征的時候,有意無意的加強了天主教會的地位,使得宗教的實際權力開始擴大。

這樣一來便發生了一個根本性問題,教皇國羅馬開始有了屬於自己的力量以及盟友,士兵,盟友,經濟要啥有啥,這就對亨利三世的統治產生威脅,而偏偏在這個時候,亨利三世的身體卻每況愈下………………

查理是終於亨利三世的貴族,也是爲數不多真心支持亨利四世的貴族之一,他希望自己的家族在法蘭克尼亞王朝中崛起。

於是這份極爲重要的“信件”被送到了亨利三世的手中,只可惜在看到這封信後,亨利三世長嘆一聲就把自己的兒子叫道了牀前:“這封信你要拿好,這是一位終於你的貴族爲我規劃的未來,但我卻用不上了,眼下教皇國的力量在不斷的壯大,但只要我還活着,沒人能夠威脅你,所以你要去另一個地方!只有在那裡你才能獲得力量與安全!”

“連德意志諸侯們和格里高利七世也不能威脅我嗎?”

“當然我的孩子,在那裡是最爲安全的,大宋皇帝是一個信守承諾的人,只要你到了大宋,並且大宋宣佈你的身份,那就是肯定了你的身份,你瞧見宋人商賈食言嗎?”

“沒有!”

“所以宋人一旦承認了你的身份,那就會派出士兵保護你再次回到法蘭克尼亞!”

查理的心血隨着年幼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被秘密的護送到了大宋的商團之中,在神聖羅馬帝國,大宋的商團是相當有地位的存在。

因爲他們爲帝國帶來了貨物和繁榮,他們交友甚廣,不光能夠和貴族成爲朋友,也能和尋常的平民百姓成爲朋友。

在大宋的商團之中幾乎是最安全的存在,但不是誰都能被邀請到大宋的商團之中的,這些大宋的商團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卻是戰力驚人,甚至可以說是武裝到了牙齒,尤其是海船商隊,更是誰也不敢輕易招惹的存在。

海船商隊只負責運送貴重的貨物抵達,他們結交的對象都是神聖羅馬帝國的貴族和天主教會的高級官員,即便是在各諸侯國也是身份高貴的存在。

而亨利四世悄然進入了父親給他準備的宋人商團之中後,他的安全立刻被宋人接管,精銳的士兵,厚重的板甲無不顯示這個商隊的特別。

約翰笑了笑,但隨即露出正式的表情道:“尊敬的法蘭克尼亞王朝第三位羅馬人民的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德意志的巴伐利亞公爵亨利四世,宋帝國的皇帝邀請您去往東方!”

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兩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三百章悲歌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兩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則的救贖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
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八十四章第一把燧發槍的問世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血汗工廠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兩千三百二十七章康巴人的貢品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吐蕃人的精神壁壘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自治區第四百六十章一箭雙鵰的皇帝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王鐵鞭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蔡伯俙進宮了第五百七十六章中箭而亡第一千五百章趙禎與王安石與“三不足”第兩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都城的最後作用第兩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記”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八百九十章相思情愫千里傳?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第兩千一百三十七章宗教的利弊第兩千一百一十二章融入其中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三百章悲歌第兩千二百六十章妥協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一切反派都是紙老虎!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負擔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天竺的求和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七百零五章天子之殿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無形中的威脅第一百二十章溜門撬鎖第四百一十三章遼皇春獵第四百三十五章王蒙正之心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大宋的商會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胡柯的本事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兩千零八十七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以史爲警第兩千一百九十二章宗室們的“公平”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秋獮之禮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五百章帝王一怒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兩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則的救贖第兩千一百九十五章皇帝的侄子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一百一十四章給朕炸死他!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