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

呼啦……

數萬人齊齊拜倒,爲祥瑞賀,爲大宋賀,爲天子賀……

趙禎回首,望着天空中突如其來的光柱小聲的自言自語:“這丁達爾現象來的太及時了,連朕都開始要懷疑上天有時候真的存在……”

不管是機緣巧合,還是真的有上天庇佑,這都是個極好的機會,趙禎回首衝着那幾道從天空中刺出的光柱,微微躬身,這是天子之禮,只能由天受禮,在場的所有人跪伏與地不敢擡頭。

趙禎直起身體望着天空越來越多的光柱,緩緩點頭,無論是天意還是巧合,烏雲散去陽光普照都將變成事實,這場南郊祭天都將成爲一段大宋走出陰霾的契機。

這也是當初趙禎同意祭天的初衷,他之所以要如此興師動衆的祭天,既是讓大宋的百姓看見,身爲一國之君的他將竭盡所能爲大宋避禍,同時也要讓大宋的百姓對朝廷充滿信心。

緩步離開天壇,所有人都用敬畏的眼光望向自己,在這一刻,趙禎便知曉,大宋已經戰勝了這場春災!與此同時他也將獲得更多的支持以及更加集權的力量。

他還有許多事情沒做,或是說以前不太好做,現在……當初的佈局完全可以開始了,大宋即將變成那勢不可擋的火車一般,一往無前,把所有的王朝摔在身後!

天空中的奇異景象北京城,甚至半個北平府的百姓都看見了,而皇帝南郊祭天的消息誰人不知?於是不用什麼幕後推手,不用什麼大肆宣傳,趙禎的名聲再次被頂上另一個高峰,甚至堪比“白日飛昇”的效果……

相比傳言,人們更相信眼睛看到的東西,雖然有時眼睛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實,但人們卻永遠樂此不疲,百姓們都認爲大宋的官家是真神……是上天派來拯救大宋的真神!

例數往事,從年僅十二歲便平定趙元儼之亂開始,接下來官家親政之後,連續不斷的仁政舉措,恢復了真宗皇帝遺留下的奢費難題,三冗三費得到了極大的解決。

不光如此,官家還利用裁撤的廂軍開墾荒地,把原本瘴氣叢生的荊湖變成了南方的糧倉,安置了十萬廂軍,節省軍費。

滅國大理更是開創了自大宋戰事平定以來,第一次皇帝在武功上的突破,滅國這個詞已經很久沒在大宋出現過了,尤其是在太宗北伐失敗,真宗檀淵之盟後,更需要一個向世人證明大宋力量的機會,而官家做到了。

從此開始大宋進入了一個讓宋人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時代,工廠的出現使得商貿愈發的繁榮。

絲綢,蜀錦,玉器,珍玩,瓷器,茶葉等諸多花樣百出,做工精美的貨物從泉州,杭州,福州等地源源不斷的運往海外,而商賈們帶回來的卻是大量的香料,黃金,白銀以及大宋從未出現過的東西。

商人的好處被大家所發現,並非是掠奪了百姓的錢財,而是互通有無,大宋百姓製造出的東西都要通過商人販賣出去,而商人帶回來的東西也有許多是大宋需要的。

現在的宋人可以種田,也可以做工學手藝,只要有了手藝,大宋何處沒有工廠?何處去不得?

這些都是官家的功勞,百姓們的眼睛清楚着呢!更別說官家完成了太祖太宗都沒有完成的大業,收復燕雲!

太祖設立封樁庫,也就是內藏庫的前身,爲的就是要收回燕雲之用,而太宗北伐更是直接出兵燕雲,可接過都不盡人意,更是使得大宋精銳損失大半,否則檀淵之戰大宋可一舉殺回燕雲!

但如此困難之下,官家勵精圖治之後,揮兵燕雲,一舉收復華夏故土,神州赤縣得以金甌完璧,這些百姓也看在眼中,從未敢忘,家中的長生牌位便是最好的證明。

皇帝做的一切大宋百姓都看在眼中,如此還算不得明君的話,這世上便沒有皇帝能稱得上明君了,既然是明君,那天空中出現的祥瑞便是官家與天地之間的對話!

煌煌史書上有多少祥瑞的記載?又有多少的祥瑞是人杜撰出來的?這誰也說不清,但眼前發生在大宋朝的祥瑞卻是數百萬人親眼看見的!

北平府的人口超越了東京城一躍成爲大宋人口最多的州府,單單是北京城就有約一百多萬人,這次看見祥瑞的人便超越了一百多萬。

整個北京城都已經炸開了鍋,人們紛紛走上街頭,剛剛從天空中出現,刺透烏雲的光柱點燃了人們的激情,這種他們從未見過的奇異現象使得百姓大呼驚奇。

甚至有人面向祥雲而跪,嘴中唸唸有詞的祈禱,也有些人三五成羣的聚在一起討論眼前的奇景,對他們來說,這祥瑞自然而然的和官家南郊祭天聯繫在一起,否則怎會如此湊巧?

先是春災降世,霜雪冰封二月春,然後是官家率領百官祭天,緊接着北京城的百姓就看見金光穿雲祥瑞降世,烏雲驅散豔陽高照,是個人都會把這一切聯繫在一起!

北京城的南薰門外已經聚集了大量的百姓,他們都是北京城附近的百姓,因爲看到了祥雲,所以聚集於此一睹天顏,而城內的御道兩旁,更是聚集了無數的百姓,他們都像看看大宋的天子,當今的聖上,即便是見不能一睹天顏,見到車駕也是極好的,說不定能給自己帶來福祉……

當趙禎的車駕出現在北京城外十里的地方便已經走不動了,面對十里百姓,護衛大駕的親衛們個個昂首挺胸,咱們官家是天神降世,能與老天對話的人!祭天時的場面他們可都看見了。

一路上有相熟的人發問,他們也都詳細的講說,把但是趙禎與上天的“互動”表現的惟妙惟肖,再加上一些“藝術”的誇讚與“修飾”,自然就成了一段最吸引人的傳奇故事……

祥瑞與官家的關係得到證實,這麼說來,天子果然是能與上天交流的人,這種準官方的肯定一下成爲百姓們傳播最快的“八卦”。

趙禎坐在車駕中撩起窗簾便迅速放下,外面百姓的眼神實在有些狂熱的恐怖……

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八十七章倭女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
第兩千一百七十四章佛門與白蓮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四百七十五章推倒重建第七百七十八章皇帝的小金庫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北方傳來的震動第兩千零七十二章利益牽絆第五百一十六章遼朝密諜第一千七百四十章天下大同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擊鼓,點兵!第一百四十七章水能載舟亦能煮粥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兩千五百三十五章宋人的世界觀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一百零七章楊賢妃的誘惑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兩千一百八十九章中樞的宰執公廨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六百二十三章火器營第九百七十一章求助於宋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兩千二百六十九章賭徒的最後一搏第一百六十六章兩老者辯天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一千零七十章只有腦子的蘇子瞻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流言與突圍第五百九十二章張儉的取捨之道第八百七十一章今宋,強宋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血書歸降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該走的還是走了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兩千五百二十三章神都大劫案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八十七章倭女第一千零八十二章如何處置女真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兩千六百三十九章偷樑換柱第二百七十六章大宋的戰前準備(上)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七百四十三章皇權的遮羞布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八百九十四章西夏不過是一顆棋子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廣州市舶司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一百九十四章洛陽城的早晨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尼布楚”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三百七十三章米尼彈頭第四百三十六章宰相請辭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五百七十章黎明第七百七十一章大宋葫蘆裡的藥第五百六十八章螳臂擋車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三百七十八章遼皇的苦心第兩千四百九十六章帝王“制書”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兩千三百四十五章追捕密探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真正的殺招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兩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兩千四百八十三章教宗的到訪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一千八百零三章告御狀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