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

蕭撻裡的身份並不一般,她的影響力在契丹人中非常強大,甚至超過了整個蕭家,畢竟蕭撻裡曾經登基稱帝,曾經擁有過契丹的最高統治權。

而她的兒子蕭仁也是契丹皇族的唯一血脈,這一點對於契丹人來說非常重要。

契丹人對蕭撻裡和蕭仁的尊敬已經超越了一般百姓對后妃和王爵的尊敬,在他們的眼中,蕭撻裡和蕭仁便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是他們的君王,是他們的統治者。

即便是歸順了大宋之後,他們依舊把蕭撻裡和蕭仁當作是最高統治者,大宋朝廷發佈的政令他們遵從,而蕭撻裡的口信甚至在某種意義上超越了趙禎的旨意。

只要有蕭撻裡的幫助,趙禎相信他會很獲得契丹人的認同,只要蕭撻裡的口諭下達,契丹人就會慢慢的融入大宋,只要他們開始打破和大宋之間的隔閡與壁壘,那就是在給趙禎機會。

一切都已經設計好,之前的契丹人雖然被內遷,也因爲種種原因不得不遵從大宋的政令,法度以及趙禎的旨意,但實際上他們卻在心中牴觸和排斥。

這樣的心理很正常,大宋和契丹之間本就是敵對關係,在趙禎征服了契丹人之後,契丹人也是不服的,雙方間鬥爭已持續數代,何況趙禎還親手斬殺耶律宗真,這對耶律家的人來說是不共戴天的仇恨。

而趙禎和蕭撻裡的結合也意味着羞辱,不光是對耶律家的羞辱,也是對契丹人的羞辱,雖然趙禎是打着照顧“弟妹”的名義,把蕭撻裡和蕭仁養在宮中。

但隨着時間的推移許多人都知道這是當年太宗舊事的故技重施,當初的花蕊夫人也曾經被太宗養在宮中的不是嗎?

再說堂堂的契丹皇后,曾經的稱帝的女皇居然在大宋後宮中變成了皇妃,這件事令許多契丹人崩潰,憤怒,若不是蕭撻裡口諭傳出,跟隨蕭撻裡的侍女細說“實情”,契丹人早已忍不住要在大宋“搞事情”了。

趙禎一直在等一個契機來安撫契丹人,來融合契丹人,而神都城的“殺牛事件”便是一個完美的突破口。

之前趙禎不是沒找過蕭撻裡,而結果都是被蕭撻裡以各種藉口推脫拒絕,因爲之前蕭撻裡一直覺得應該保留契丹的特殊性,保留契丹人的地位,否則契丹人一定會受到大宋的打壓。

宋人排斥契丹人的時候,契丹人也在排斥宋人,蕭撻裡不相信趙禎會輕易放棄對契丹人的打壓,而今天她不得不相信趙禎是在真的安撫,拉攏契丹人。

蕭撻裡早已知曉今日在神都城所發生的一切,契丹人宰殺更牛這根本算不得多大的事情,之前宋人自己也有宰殺耕牛的情況,但若是沒有趙禎的出現,事情的結果定然對蕭家人不利。

這就是對抗的結果,顯而易見,原本蕭撻裡認爲對抗能獲得尊嚴,這是契丹人在草原上總結出來的經驗,溫順的歸降這最終的代價便是成爲奴隸。

但她忘了,漢家百姓是一個重視仁善的民族,你越是對抗,我越是強硬,越是要打壓,相反若是你恭順,若是你和善,若是你憋屈,那漢家百姓就會同情你,甚至願意接納你。

這是一種理性的思維方式,前者讓人感受到恐懼和威脅,而後者讓人覺得你友善值得交往。

不光是在這個時代,在後世也是一樣的,後世的中國對待異族同樣如此。

趙禎不是在威脅蕭撻裡,相反是給了她選擇的權利,同時也讓她看到了利弊,和大宋對抗,和漢家王朝對抗,格格不入,最終只能讓契丹人越陷越深。

簡單的一頓烤肉,一次翻雲覆雨之後,雙方都是在進行博弈,趙禎坐在牀邊靜靜的看着蕭撻裡,星光之下美人如玉,趙禎當然希望她做出最爲正確的選擇。

蕭撻裡瞧見趙禎溫柔的眼神,心中忍不住一軟,原本的浮躁也被她平息,不知爲何與趙禎對視後,蕭撻裡的臉上浮現一抹紅暈:“官家臣妾自當爲契丹尋找在大宋的出路,眼下官家已經給出選擇,臣妾豈能一意孤行?契丹人自當與朝廷一心,既入華夏,何來異心?”

這便算是答應了遊說契丹人,趙禎對蕭撻裡的選擇非常滿意:“如此甚好,朕希望的是契丹人擁有屬於華夏的自豪,朕更希望契丹人明白他們是大宋的百姓,和所有人都一樣,爲了自己的國家而砥礪前行!”

蕭撻裡笑道:“官家這下算是滿意了?不會這便要去往西寧宮吧?”

趙禎笑道:“怎會?朕剛剛是起夜,擔心驚擾了你而已。”說完便鑽進了絲滑的錦被之中,蕭撻裡嬌嗔道:“官家,我契丹人都入華夏了,那党項人?”

女人是喜歡攀比的,無論有意無意蕭撻裡和沒藏黑雲以及楊采薇之間的是存在比較的心理,既然契丹人要徹徹底底的成爲大宋之民後,那党項人也應該如此。

“党項人要比契丹人更爲融入大宋,党項人遠不及契丹人之規模,且党項人歸附更早,朕沒有給党項人以照拂,即便如此,党項人依舊可以入仕,從軍。”

蕭撻裡不輕不重的咬了趙禎一口:“這麼說來官家早已打起了我契丹人的主意?!剛剛也是在做戲?!”

趙禎笑道:“如何是做戲?朕本就是要起夜的,是你自己猜測朕要去往西寧宮去尋沒藏黑雲而已!朕是用你契丹作爲“藥引”,有了你契丹的“前車之鑑”,那其他部族豈不是水到渠成。”

趙禎的話讓蕭撻裡知道,他這是在拿契丹做伐,一旦契丹人快速融入進大宋之中,那一切都會照舊,所有的部族都會融入到大宋之中,成爲大宋的一部分,而自己的文化,歷史都可能被同化掉。

蕭撻裡在趙禎的胸口畫着小圈圈,這是她極爲少女化的表現,雖然她曾經是契丹的皇帝,雖然她已經有了蕭仁但少女之心也有之。

“如此各族都將成爲大宋的子民,成爲華夏的一族的一部分,難道官家就沒想過這樣一來,朝堂上下的反對之聲甚囂塵上?”

趙禎微微一僵,這是他最擔心的事情也是最大的阻力,蕭撻裡卻一語道破…………

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請假!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六百章對策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三百二十七章茶棚中的趙禎第四百九十九章陰謀的盛宴第一千七百零三章比死亡更可怕的東西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兩千一百二十一章當官的本事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落入陽謀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飛地就再飛一會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三百三十一章稅,國之本也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天下無知己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兩千一百零六章彌勒降世第一千三百二十章宋之格物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陰謀”第一千七百零七章知府事曾鞏請假!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袞冕之下的皇帝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閉關鎖國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五百九十二章端午與足球第二百五十二章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一百九十六章廬陵歐陽修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龍生九子各個不同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九百五十一章駙馬府炸了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九百八十八章內聖外王,豈可受辱?第五百零四章叛徒的直覺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一千四百零二章什麼是天威?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皇帝的大手筆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王蒙正的後手第四百九十六章該死的塔利班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兩千五百九十六章攪動西方風雲(下)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六十章權利的慾望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五百五十二章“趙二爺爺”留下的難題第四百五十七章一池春水皺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上京城的早膳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三百零七章保家衛國者,方是大宋好男兒!第兩千一百六十五章聖君的“門道”第兩千五百六十五章沙漠中的收穫第兩千六百零五章東西方的“朋友”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帝王的“演講”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七章劉娥的眼神第十二章無知之幕第七百三十六章禍不單行第八百一十章復仇者聯盟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四百六十七章天堂與地獄的距離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五百一十章孫宅的夜,靜悄悄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消失的破虜營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一百七十六章斥責朝臣(第二更奉上)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女真人的心思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一百一十二章商場如戰場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兩千零六十章看不見的敵人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六百章對策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李代桃僵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兩千零六十五章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第兩千一百三十章在劫難逃第三百九十二章老兵的最後榮耀第兩千四百六十六章變爲族內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九百五十三章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