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

趙禎對眼前的丁謂笑道:“寇相公這回氣的不輕吧?”

“確實如此,但世家大族怕是不會善罷甘休,是否讓黑手在給他們一次沉重打擊?”

“那幾個貧家子弟先別動,朕要搞清楚這些世家大族的領頭人到底是哪家,現在最少能確定太原王氏不是!”

丁謂眼神變得有些曖昧:“官家不會是從王家小娘子的口中探知到了吧?”

“咳咳……這種事情知道就行,至於手段卻是不重要的,現在朕卻開始懷疑三槐王氏!朕的這位老師家可不簡單,你在朝中許久可知王家現任家主是誰?”

面對趙禎的問題,丁謂微微一笑道:“臣已經探聽的清楚,三槐王氏自王旦死後便開始蜷縮起來,臣當年屢次用小手段打擊王旦一脈,可王家卻置若罔聞,甚至有可能已經放棄那一脈了。”

趙禎點了點頭:“你當年打擊王旦一脈原是這個原因,沒想到你看的比朕還遠啊!?”

丁謂搖頭道:“並非是臣看的比官家遠,而是當時的官家還沒接觸到這些,世家大族千年不墜是有原因的。他們變成了千足蜈蚣,斬斷一支對他們來說並沒有什麼。只不過明面上不好看罷了,現在的家主乃是給事中,龍圖閣直學士,官拜副相的參知政事王隨!”

“王隨?”趙禎唸叨一句便想起來了,王語嫣曾經跟他提過這個人,說他是三槐王氏中手段最爲高明的人。

可趙禎翻閱了黑手的所有資料卻找不到多少和王隨有關的事情,這個參知政事平日裡低調的很,幾乎每天是兩點一線的來往於中書省和家中,甚至連妓館都沒去過,簡直是官員的典範!

越是這樣越讓趙禎心驚,一個人能把自己僞裝的如此完美說明他的威脅也就越大。

“你且退下,平日裡多多留意朝中的變化,現在你只是免去死罪,沙門島可能還是你的修養之所!”

丁謂淡然一笑:“謝官家,老臣相信自己腦子裡的才幹官家還是用得着的。”

趙禎哼了一聲道:“你倒是自信的很,依朕看三司使的位置就很適合你,明日朝會朕便把你調任三司!你要給朕打好這波糧價之爭!”

“臣遵旨!”

丁謂躬身離開眼中閃爍着興奮的光芒,他知道自己要成爲官家手中斬向世家的利劍,但他並不抗拒,只要能實現他的理想這一切都是雙贏!

官家利用自己打擊世家,自己利用官家獲得權利實現抱負,古往今來所有的名臣都是這樣從未改變過。

趙禎看着離開的丁謂嘴角微挑,他豈能看不出丁謂的打算,但趙禎並不擔心,老爹的話一直銘記在腦中,用人之道在乎於才能而不是人品,只要自己能看清本源不受矇蔽就能運用自如。

陳琳再次飄到趙禎的身後,就像當年一直站在真宗身後一樣,他現在是趙禎的影子。

“皇城司和黑手融合的怎麼樣了?”趙禎已經習慣了陳琳的神出鬼沒,頭也不回的問到。

“已經融合的差不多了,而且在皇城司融合的過程中確實發現了一兩個雜魚,已經被老奴處理掉了。”

趙禎點了點頭:“這種事情就要果斷,無論他在皇城司呆了多少年都要經過仔細的篩查,以後再招人就從孤兒或是家世清白的農家子弟中選取!”

“是!老奴記下了。”陳琳說完有些奇怪的問道:“老奴還有一事不明,不是準備剷除世家嗎?爲何要對將門下手。”

趙禎眼神一變:“朕的鐵牌難道你沒看見?你只需執行便可,其他的不要多問!”

陳琳點了點頭道:“老奴告退。”

皇城司和黑手合併是早晚的事情,一個國家沒必要也不能擁有倆個情報機構,資源的分散和情報的互通在這個時代都是大問題。

等到融合完成的時候便是對將門發動致命一擊的時候,相對於世家,將門則是更加的團結,這些將門幾乎壟斷了大宋所有的武將官職,但趙禎卻動不了他們,將門的看家本領便是帶兵打仗,排兵佈陣,觀察山川地理等等甚至連在何處安營紮寨都是不傳之秘。

趙禎建立宗室軍校便是爲了打破將門的壟斷!

軍校的建立是必須的,培養高素質的軍事人才對大宋來說迫在眉睫,大宋戰馬幾乎不能自產,唯一的渠道便是通過貿易,而這樣的貿易完全被遼人和党項人把持。

大宋只能採用以步制騎的戰術,而步兵戰術則路不開名將的指揮。

放眼朝堂,所有的武將都是出自將門,雖然手中有兵權但趙禎卻處於被動,如果外族入侵,他必須要把兵權下放到將門的手中,否則何人領兵打仗?

靠文臣?文臣領兵就是個笑話!

除了極個別的文臣擁有軍事才能,其他的上了戰場便抓瞎。

所以趙禎纔開設軍校培養軍事人才,他可以從帝國百科中找到所有教材,甚至連經典戰例都不缺乏,打破紙上談兵更是容易,軍演和對党項人的小規模衝突都是培養人才的加速劑。

相比盤根錯節的世家,將門相對比較好對付,老爹活着的時候用文臣把武將壓制死死地,無非就是怕將門抱團在朝中形成氣候,而自己要提高武將的地位當人要把將門打殘才行。

老爹沒找到徹底解決將門的辦法自己找到了!

官家回京半月之後,整個東京城的人都在奇怪,爲什麼官家要下旨在封丘門旁的夷山上建造宏偉的建築,看着將作監的人浩浩蕩蕩的帶着工具趕去,不少百姓都一路跟着打算看看熱鬧。

但到了封丘門外的夷山之下便被禁軍阻攔住,領頭的虞侯道:“從今日起所有人不得再登夷山!”

“這是爲何,難道官家下旨了?!”

虞侯喝到:“當然是官家下的旨意,連夷山上的開寶寺都搬到大貨行街了,以後上香去那裡吧!”

百姓一聽連開寶寺都搬下了山便不再糾纏,但依然伸頭觀望,不少上了年紀的人更是嘆了口氣道:“我看這景象怎生如此眼熟,當年先帝修建玉清昭應宮也是這般規模宏大啊!”

“放肆!你見官家徵用一個勞役了嗎?只是派遣將作監的匠人前去修建一座書院而已!”當值的虞侯顯然是聽到了老者的話開口呵斥道。

一旁的人聽了他的話連連點頭道:“就是,官家可沒徵召勞役嘞!修建書院乃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你着老頭就不要瞎扯了!”

老者被反駁的沒有話說,老臉一紅道:“官家修建什麼樣的書院,怎生要這麼多的匠人?”

虞侯聽了他的話反而笑了:“這也是我能知道的?去去去,反正你家兒子又去不了!”

半年的時間裡陸續有禁軍輪番的進入夷山參加書院的修建,趙禎確實沒用一個勞役而是讓禁軍充當,每個月多補些兵餉便是,而且採用了多勞多得的制度,只用了半年的時間一座規模宏大的山城就在夷山上出現。

百姓紛紛感嘆官家的厲害,在他們看來修建這樣一座小城一般的書院最少要用兩年的時間,沒想到只用了區區半年。

書院完工的那天軍械司的人全部入住其中,連將作監的兵器司都搬了進去,同時趙禎親筆手書的匾額送到:大宋皇家軍事學院

大宋皇家的含義大家都知道,但軍事學院是什麼意思?

面對百官的上疏詢問,趙禎坐在高高的大慶殿御座上,“諸位臣公一定很疑惑什麼叫皇家軍事學院,其實就是武學。朕發現我大宋的武舉衰落,武備不振,便有了重振武舉的念頭,此武學是配合全新的武舉所開設的專門學科,不光是考校武藝和個人勇猛還要考校排兵佈陣,率隊衝殺!”

趙禎的話一出口下面的朝臣就炸開了鍋,這是在對付將門啊!

文官的態度是樂觀其成,而將門子弟則是臉色難看,官家這是在對將門出手!

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和他們之前的判斷大相徑庭,這半年的時間丁謂被官家調任三司使,並且對世家的糧食生意不斷的打擊甚至發賣朝廷的夏稅糧食穩定受災地區的糧價,這致使武將認爲官家把打擊世家當成頭等大事,沒想到卻生生的劍走偏鋒挖開將門的牆角!

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十章我是賭神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兩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則的救贖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兩千四百三十四章前往“女王谷”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二百一十二章軒轅黃帝的後裔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與檄文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兩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兩千五百九十章“聖城”之殤(下)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
第兩千四百零四章一城又一城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陰謀家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強者不屑陰謀第兩千二百六十五章東城豪門的“活路”第兩千三百三十八章戰爭即是國力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兩千一百五十九章任重道遠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大宋的“給予”“索取”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兩千一百四十九章宰殺耕牛第一百四十章民心所向第三百零二章撤也要撤的天塌地陷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火炮也是有差距的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鵬珈羅與八百壯士第九百零六章被小屁孩搶女人……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一百一十四章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第兩千一百三十六章東城豪門的利用第兩千五百五十一章官船接舷第九百三十七章死的早不如死的巧第十章我是賭神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兩千三百一十二章鬆口?還不到時候!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兩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則的救贖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吾欲滅汝,與汝何干?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大宋的官制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八百黑手的歸宋之旅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兩千四百三十四章前往“女王谷”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一千零九十九章歷史的答案?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朔望朝會第九十七章皇權鬥爭中的失敗者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從一個皇帝到另一個皇帝九百六十二章歐陽修的惡第兩千一百三十三章彌勒從未降世第兩千零七十八章第三種可能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一千零一十章大宋與高麗第四百四十章火炮初現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三百九十七章意外發生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天家的守歲第一千六百章血戰遼陽城外第八百一十八章田忌賽馬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二十六章神臂弩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三大文明的交匯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漢家之固有領土”第二百一十二章軒轅黃帝的後裔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一百零八章采薇與卓然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四百六十八章囚母收權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皇帝與檄文第八百二十三章冉冉老將至,何時返故鄉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兩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兩千二百九十三章“大棒和甜棗”第八百二十五章大宋將門無孬種第二百一十六章當衆打臉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虛虛實實第兩千五百九十章“聖城”之殤(下)新書《長歌當宋》二十萬字求收藏!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動的党項第一千零七十四章蘇軾的交子戰爭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