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

趙禎的話讓蘇軾稍稍一驚。

放下手中奏疏和模擬戰況的軍旗望向趙禎再次確認道:“官家打算建立功臣館閣?唐時天子畫凌煙之閣,言念舊臣;出平樂之宮,實思賢傅。今陛下以功績爲畫,昭臣子之勳念及功績,實屬非凡!”

對於趙禎建立昭勳閣之事,蘇軾是雙手雙腳贊同的,原因很簡單,唐有凌煙閣,示人以大唐盛況,那宋就應該有個昭勳閣。

在大宋百姓乃至朝臣的思想之中,現在的大宋已經全面超越了唐朝。

若是把契丹的土地也奪取下來,把大片大片的草場收歸大宋,那大宋的疆域可以說是超越了歷代王朝,成爲漢家王朝之中最爲龐大的存在。

疆域只是其一,大宋還有許多地方超越了歷朝歷代,這是有目共睹的事情。

就拿最爲強盛的盛唐來說,幾次治世最爲聞名,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包括之後的武曌,政啓開元,治宏貞觀,以及把唐朝推向定點的開元盛世。

可以說那個時代的唐朝就是這個世界上最爲強大的國家。

但就是一個如此強大的國家,在大宋百姓的眼中越來越接近,也越來越遙遠,接近是因爲大宋逐漸的強大,遙遠是因爲現在的大宋已經徹底超越了盛唐,每一步都在拉開與盛唐之間的距離。

經濟,文化,教育,科技,醫療,製造,等等這些東西在大宋幾乎得到了飛躍的發展,在綜合國力方面已經完全超越了盛唐。

既然如此心態上也開始逐步崛起,人心中的空蕩蕩需要驕傲的精神去填補,趙禎不認爲這是一件壞事,再說,眼下這次北伐對於宋人來說意義太過非凡。

一旦滅國契丹,功勞也是潑天的,必須要有合適的東西作爲犒賞,不光犒賞大宋的將士,還要有自太祖開國以來所有重要的朝臣。

大國的氣質和驕傲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積攢起來的,趙禎非常珍惜這種東西,同樣也努力的補充,否則大宋如同一個空蕩蕩的巨人,外面看着高大威武,而內心卻是逼仄的。

所以趙禎打算設立昭勳閣以此向世人昭示他們的功績,也向世人昭示大宋的偉大。

趙禎相信,這次北伐之戰算得上是大宋對付外敵的最後一戰,世界上再也沒有哪個國家會對大宋這樣的霸主產生威脅,最少百年之內不會再有。

一邊的蘇軾早已開始了重新模擬沙盤以及上面的推演,剛剛他已經把該說的話說了,建立功臣閣館確實非常重要,唐時的凌煙閣是多少朝臣夢寐以求的地方?

瞧見官家不說話,蘇軾清楚官家肯定是在考慮其中的利害。

昭勳閣這種東西對文臣來說簡直沒有任何抵抗力,所有人都會趨之若鶩,但想要達到進入館閣的高度,就必須爲大宋和朝廷付出大量的努力。

顯然官家早已想過,這昭勳閣又能獎勵功臣,同時也能刺激朝臣,甚至是普普通通的讀書人。

有了盛唐的前例在,設立功臣館閣在大宋也不是什麼難事,無非是讓畫技出衆的人給那些功臣作畫,逝世的人臨摹他們在世的畫作,活着的人現畫。

蘇軾大概都能猜到昭勳閣是個什麼模樣,畫像都爲真人大小,畫好後陳列於昭勳閣,面北而立,以示尊皇,皇帝則時常去看看,以示對這些功臣的懷念。

紀念和鼓勵的意義要遠遠大於實際意義,可就這樣昭勳閣存在的意義也是非凡的。

能夠有幸登上這個榜單的人,自然也會感到無上光榮——啥叫光宗耀祖?這就是!當然,蘇軾是不覺得這事和自己有什麼關係,身爲外戚就要把自己的位置擺清楚。

既然得不到的東西,爲何要去強求?

馬車在公路上平穩前進,天色已經黑了,但內侍早已把點好的蠟燭送了進來,固定在馬車上的蠟燭隨着馬車的起伏稍稍有些晃動,但並不厲害。

蘇軾有些羨慕,這樣的馬車也只有官家才能享受,不過話說回來,自己的那輛馬車也不錯,靈兒親自監督打造,包裹了橡膠的車輪以及車廂下面厚厚的鋼條都能有最好的減震效果。

至於別人的其實也不差,只不過沒有他的好而已,有了這樣的馬車,大軍才能日夜前進。

輕輕把一輛小馬車的木雕放在沙盤上,噠的一聲輕響,馬車木雕便穩穩的立在上面,蘇軾非常好奇這是什麼東西。

邊上的趙禎卻再次拿起木雕道:“這是磁石,分爲陰陽兩極,同極相斥,反之則相吸,蘊含天地之道。”

蘇軾尷尬的點了點頭,對於格物這種事情官家最是熱心,無奈的說道:“官家,聖駕已經過了京畿路,現在前往大定府。”

趙禎放下手中的木雕:“路不遠了,這也是朕最後一次御駕親征,以後怕是沒有這個機會了。”說完便咂了咂嘴:“這幾年上貢的外朝使臣越來越少了嘞!”

蘇軾只覺得官家的模樣太過囂張,爲何這幾年上貢的使臣越來越少了?還不是大宋這幾年征伐的有些太過,大理沒了,南海諸國沒了,倭國沒了,西夏,女真沒了,現在連黑汗都消失了。

環顧四周,只剩下一個高麗小國還在苟延殘喘,還有一個便是混亂的吐蕃。

蘇軾相信吐蕃這段時間的混亂和官家必然是有關係,否則不可能坐看大宋一家獨大,眼睜睜的看着契丹覆滅。

至於契丹,上貢的使臣都是來試探大宋態度的,上哪還有別的外朝前來進貢?

哦!現在多一個塞爾柱,只不過塞爾柱人好像對大宋都不太熱心,甚至是不願接觸,在他們眼中大宋怕是如同一頭猛獸不斷的擴張。

大宋現在已經寰宇無敵手了,誰敢挑釁必將遭受滅頂之災,誰敢嘗試摸虎鬚?豈不是找死!

官家這話有得了便宜還賣乖的嫌疑,但蘇軾可不敢這麼說,也只有姑父能勉強說出這樣的話來…………

篤篤篤…………

車駕的門被敲響,內侍的聲音傳來:“啓奏官家,駙馬都尉蔡伯俙前來覲見!”

呵!還真是說曹操曹操到,蘇軾長長的舒了一口氣,以往在朝中沒有什麼感覺,可現在和皇帝獨出一室,他還真的有所壓力。

帝王身上真的有一種看不見的威嚴存在,在他面前做什麼事情都要小心謹慎。

但姑父一來就不一樣了,只要有他在官家面前,往往是春風化雨,在得到趙禎的示意後,蘇軾屁顛屁顛的積極開門,看到的卻是灰頭土臉的蔡伯俙………………

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釀啤酒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掉進深淵的人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一百六十七章奠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
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八百二十二章沒藏家族的密謀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兩千零九十章被嚇哭的吐蕃人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鎖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八百二十二章自斷手足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是人還是神?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兩千零五十七章河湟的未來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二百一十七章劍走偏鋒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四十章太子奏對第二百五十三章晏殊遭貶官,趙禎的心思第七百一十三章論功與行賞第六百第五十八章殺人夜第四百零八章智珠在握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混戰開始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兩千三百九十五章角廝羅的“存人”戰術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釀啤酒第六百第二十二章安定軍心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三百二十四章真定曹家第九百六十一章善與惡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一千零一十八章倭國的重要性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疏勒悲歌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契丹的財富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刀俎,魚肉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四百三十一章大宋的未來第四百二十八章元昊之志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五百八十二章不祥之兆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兩千四百一十七章節宋帝與贊普第兩千零六章恍然大悟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大宋的“盟友”第五百五十九章半路殺出個包希仁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掉進深淵的人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一百六十七章奠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第一千零九十一章商賈禁絕第一千九百八十章好大的一個放射球!第二百六十三章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六百九十三章遼朝撤軍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七百七十五章析津府,北京城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一千零二十二章飛蛾撲火第九百五十二章駙馬府的夫妻套路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阿母城之戰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離開神都第兩千二百九十七章大宋的火車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兩千五百八十五章成約!第八百六十九章西夏非一心第二百二十六章醜聞,臭不可聞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九百二十三章公主是親閨女啊!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戰爭已經開始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