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

內外勾結向來是不能忍受的,“堡壘總是從內部被攻破的”,這句話不光適用於西方,在東同樣是這個道理,並且漢家王朝早早就發現。

有了外戚干政,後世王朝在努力的避免外戚,有內宦權柄過重,於是宦官開始被驅離權利中心,這就是漢家文明在不斷髮展得到的歷史教訓。

所以現在的大宋不到危急之時,後宮不得干政,至於宦官更是遠遠的被趕走,甚至是被朝臣們監視,一旦稍有逾越,那對他們這些去勢的人來說必定是滅頂之災。

太廟這般的存在根本就沒有人敢去不敬,更不會有人去侮辱太廟中的趙家先祖牌位,皇后只不過是招惹一個最重的藉口而已。

這種事情當然不能傳出去,皇宮中有人連通內外的事情不能讓外人知曉,否則天家顏面何存?

皇后的藉口相當好,這三個人已經被定了死罪,而且背後是什麼人也已經很清楚,答案是讓貴爲皇后的王語嫣萬萬沒有想到的,商賈……

包拯坐在皇后的對面,中間隔着一道珠簾,這是特殊時期,因爲趙禎不在神都,而太子又不適合處理這種事情,於是便由皇后出面。

包拯並不反對,官家已經在返回的路上了,這段時間只要神都城沒有什麼動盪,那就能平安的等到官家的迴歸。

一旦官家歸朝,所有的事情都會塵埃落定。

於是包拯便緩緩開口,爲皇后講述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這些商賈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他們的特殊背景和身份,他們表面上都是神都城中響噹噹的豪門之家。

或是將門之後,或是權宦之後,要麼便是宗室,誰能想到這些人居然有這麼大的膽子,在神都城中蓄養幫派,培植勢力,甚至在禁中安插人手。

這些人和普通商賈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他們的背景不凡,也正是因爲如此,纔會把主意打到大宋國朝的身上。

他們想繼續發戰爭財,繼續跟隨大宋的擴展走下去,他們希望大宋不要停止征服的腳步,不斷的對附近的國家發動戰爭,甚至是打到西面的塞爾柱去,這樣纔是他們所期望的。

官家暫時不打算對吐蕃動手,這一點讓利益集團們沒有想到,“利益集團”這個詞是官家最先說出來的,因爲他們被利益所捆綁在一起,早已形成一體,互相之間利益牽絆極爲重要。”

坐在上首的王語嫣點了點頭:“如此還請包龍圖好生和本宮講一講,順便問一下家父和家兄是否參與其中?”

王語嫣是真的擔心了,當初宋遼邊境上的動盪就是王家一手操辦的,那時的手段怎麼看怎麼像是和今天的動盪如出一轍。

甚至連手法都差不多,當初官家治罪的時候,自己可是豁出一切的想方設法營救這對父子,但最後王齊雄也沒逃過懲戒的代價,發配流放。

從此之後王家便收斂許多,當然損失的錢財也有很多,現在看來王家應該沒有參與其中,若是真的在參與了,那不用官家動手,自己也要大義滅親把這種醜陋的家事處理好。

王語嫣相信父親和兄長不會這麼愚蠢,因爲錢財和利益而把國舅和國丈這倆個來之不易的身份給拋棄掉。

王家和別人家不同,只要趙旭能順利登基即位,那王家就有與國同休的地位。

這是無論多少財富都換不來的東西,只有真正的蠢貨纔會放棄,對於這一點她還是很有信心的。

所以當包搖頭的時候,王語嫣並沒有覺得意外,雖然父兄貪婪了一點,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他們還是拎的清。

包拯接下來的話更加讓王語嫣吃驚:“其實消息的來源就是出自國丈之口,這是官家找到破綻的關鍵所在,那些利益集團的商賈做的實在隱秘,若是沒有線索,即便是官家發現了問題也難以找到破綻,並且不知到底是何人所爲,而國丈王蒙正爲官家提供了一條可以說是改變一切的線索,就是這些商賈所經營的產業稍稍不同。”

王語嫣微微皺眉道:“說了這麼久,本宮還是不知這些利益集團到底是那些人,沒有我王家便是好事,可本宮終究是要知道的。”

包拯拱手道:“啓稟皇后娘娘,此事您還是不要知道的好,其中涉及名門之多即便是老臣瞧見了也大爲驚詫,您還是不要知道的好,若是您實在想了解的清楚,那便詢問官家。”

王語嫣皺眉道:“若是本宮立刻就要知道呢?”

包拯默然了一會,最後開口道:“那臣也可以告訴您,此事涉及家族之多令人駭然,三槐王家便是其中之一。當年王旦可是陛下的老師,即便逝去官家依舊念念不忘,親自扶棺送葬…………”

咕咚……王語嫣被自己咽口水的聲音嚇了一跳,隨即反應過來果斷的揮手道:“莫要說了!此事本宮不願打聽!”

包拯立刻住口,其實他自己也不想知道這些事情,若是從這份名單上來看,大宋的名門望族幾乎無一倖免,全都沾染在了其中,甚至不乏一些朝中重臣。

誰能想到大宋的利益集團居然是涉及到了朝廷大員,這事情要是傳出去了,天下必會譁然,接着甚至能出現大變。

這樣的責任誰也承擔不起,誰能想到連皇帝的師傅王旦的家族也牽扯其中?

三槐王氏,這個家族和皇后的琅琊王氏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而就在這個時候,身爲國丈的王蒙正居然毫不猶豫的出賣了三槐王氏,以及那些和他打過多年交道的豪門商賈。

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帝國的得意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八百三十七章華夏先哲的偉大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皇后之怒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五章初入東宮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
第兩千二百二十六章敵人還是朋友?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六百九十二章牆倒衆人推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五百九十五章大遼的旗幟又斷了……第八百七十三章大軍壓境第兩千零八十四章罪人的底線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八百零七章天災不比人禍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兩千三百三十一章思想的改變第七百八十九章大宋的羊毛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與帝王對話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帝國的得意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使臣受辱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兩千兩百零一章出人意料的結果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成功的一半第五百零一章黑手遭遇黑手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兩千一百零一章大變將至第八百三十七章華夏先哲的偉大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新年並非新氣象第兩千四百三十七章嘉莫人的試探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大宋有錢!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悲慘世界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第七百八十二章開源節流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五百九十七章帝王的較量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一百七十五章皇帝的新裝(三千字三更)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三百五十三章倭國的窩囊皇帝第兩千二百二十四章康巴強盜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銳,一朝而行第二百三十四章絕地反擊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兒子不如老子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兩千零三十章萬國鹹通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兩千零六十三章歐陽修的詞第兩千一百一十五章多智近妖的官家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一場“小鬧劇”第兩千二百三十章期盼已久的“商爭”第八百一十六章大宋的戰爭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拍賣第二百三十七章天下英才彙集東京第兩千四百五十七章舊漕新運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大家一起完蛋第五百零八章獨醒的張儉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新的皇權第兩千二百七十八章賢覺與贊普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死人與活人第兩千零二十五章漢家的通病第二百七十二章蒙了!都蒙了!第一千七百五十章身心皆屬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障眼法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憂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宋的禮與威第二百零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皇后之怒第二百二十二章地方官制的變動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兩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二百六十八章投機者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趙禎的條件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北京城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兩千四百四十二章“老天爺”從不公平第兩千五百八十八章羅馬人民的國王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五章初入東宮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偷樑換柱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六百七十七章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