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

康巴人是第一次見識大宋的陌刀手,這些體型高大,身穿重型板甲的“怪物”揮舞着一把巨大的寬背直刀奮力劈砍。

這是經過改造的陌刀,大宋的匠人們發現,只要增加後背的寬度,再增加前鋒的尖銳,提高長刀,增加刀柄的長度和配重之後,陌刀便更具殺傷力。

陌刀手的出現使得宋軍的氣勢大漲,隆隆的戰鼓聲響徹四方,獵獵旌旗不斷的在軍中揮舞。

“戰!戰!戰!”

宋軍的戰意格外昂揚,即便是站在城門上觀看這一切的田況也是在激動的大喊,這是他作爲文臣第一次接觸戰爭,當然指揮這場戰爭的人並不是他,而是懷安軍大將軍王韻。

王韻乃是文職轉武職,開始的時候許多朝臣都認爲他瘋了,武將在大宋的地位可不怎樣,即便是官家提高了武將地位,但本質上依舊是受制於文臣。

王韻作爲文資文臣,轉去做武將,實在是讓人想不通,但接下來許多人沒想到的是,大宋有一個地方的武將和別處不同,參謀兵事院。

只要是從參謀兵事院中出去的武將,同時授觀文殿學士銜,這是大宋立國百年所從未有過的事情。

一個觀文殿學士,多少文臣擠破了腦袋也得不到,但參謀兵事院的武將卻能同時掛上這樣的職銜,這說明他們不光是武將,亦是文臣。

這些人的頭上掛了一個名號,“儒將”,意思說他們在文武兩道上都頗爲精通,如此才能擔得起儒將的稱呼。

王韻便是如此,他是大宋第一位帶着文資的武將,也是少有被人稱作是“文武全才”的人物,這樣的人必定高傲。

事實上他執掌懷安軍只是一時的調任,並非是長期執事,相反田況卻知道,王韻之所以出現在四川路,乃是因爲有更重要的事,“練兵”…………

大宋的士兵是役兵,每四年一屆,同時部份表現好的老兵可轉爲募兵。

募兵就要比役兵更加精銳些,他們這些人是朝廷花錢養着的,地位要比一般的差人要高,等同於軍中的官吏。

通過技藝獲得募兵機會的老兵還要學習,最少要能夠讀書識字,這便是比一般人強上許多的地方。

而其中的佼佼者甚至可以獲得來自將軍的推薦,前往神都城的軍武院學習。

一旦從軍武院中出來,那就不是一般的募兵,而是變成了官身的虞侯,校尉,若是練兵有方,還會受到提拔,成爲一營的指揮,但這一切纔是剛剛開始,後面還有更多的機會提升。

所以大宋的士兵只要肯吃苦訓練,就有向上走的機會,即便是成爲募兵,也能養家餬口,甚至軍餉不低。

而眼下的懷安軍便是如此,其中的大多數都是役兵,他們當中有許多人,希望通過這一戰獲得的戰功轉爲募兵,以此開始自己在軍中的仕途。

誰說只有文人才有仕途可走?眼下的大宋不光有制科,還有常科和武舉,亦有軍中的考覈。

王韻就是要接着眼下的機會在軍中選拔募兵,讓他們組成軍中的中堅力量。

募兵是清一色的老兵,不光是老兵那麼簡單,還是經驗豐富的老兵,這樣的老兵帶領新兵作戰,只有經歷過幾場鮮血的洗禮,那剩下的新兵會以最快的速度成長爲老兵。

康巴人的進攻是以海浪形勢出現的,一波又一波的進攻,不斷的衝擊宋軍的防禦陣線,這是騎兵用來對付步卒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但可惜的是他們面對的是大宋的步卒,一道防線的突破意味着更多防線的增加,宋軍的士卒在第一道防線守不住的時候便迅速後撤。

此時大宋的弩箭纔開始爆發它的威力,在康巴人弓箭的射程之外,宋軍的弩箭便呼嘯而來,一波又一波的“黑雲”騰空而起,不斷的收割着康巴人的性命。

宋軍的棘輪弩射速快,威力大,射程遠,已經是這個時代弩箭的極致,而宋軍對弩手的要求也很高,需要耐力和臂力出衆的人才有資格成爲弩手。

每一個弩手在宋軍之中都是寶貝一般的存在,他們幾乎可以輕鬆擊殺三百步之外的敵人。

宋軍的弓弩一直在追求更遠的射程,相反沒必要追求穩定性,弩箭和火槍一樣,射程越遠精準度便越差,拋射更是一種依靠數量而不是精度殺傷敵人的行爲。

宋軍的弩箭射程早已超出了康巴人的想象,當康巴人的弓箭手還在馬背上馳騁,準備靠近宋軍的時候,便直接迎來了宋軍的箭雨。

龐大而密集的箭雨吞噬了康巴人的弓箭手,他們有些人甚至被釘死在了馬背上如同一座雕像,戰馬拖着他們的身體跑回了軍陣之中,詭異的一幕給更多的康巴人造成了恐慌………………

但更讓他們驚恐的還在後面,宋軍的人數沒有增加,一直都是這千餘人的隊伍,但給人的感覺就像是永遠也無法穿過的“天塹”。

康巴人的騎兵就像是潮水一樣不斷的衝擊上海岸邊的礁石又不斷的被擊碎,時間在流淌的同時也帶走了大量康巴人的性命。

現在的康巴人中已經有不少後悔沒有聽從仁青東的勸告,沒想到區區千人的軍陣便讓數千的康巴騎兵止步不前,宋軍的戰力已經如此恐怖了嗎?

短短的一個時辰,康巴人已經進行了七次衝擊,但結果宋軍的軍陣紋絲不動,即便是防線破碎,但他們的軍陣依舊穩固。

已經有些怯意的康巴人再次發現驚人的一幕,宋軍開始主動出擊了,只不過出擊的不是步卒,而是百人隊的騎兵。

這是大宋的重騎,幾乎個個握着刺破蒼穹的長槍,身上是厚重的盔甲,背後還揹着一面大盾。

在衝鋒的時候,打牌被他們舉起,同時舉起的還有如林般的騎槍………………

康巴人在瘋狂的逃命,他們當中最精銳的勇士本是用在衝陣成功之後進去廝殺的,但眼下卻被宋軍重騎一個照面便殺穿。

巨大的騎槍穿過他們的身體,連人帶槍被扔出,取代騎槍和盾牌的是宋軍騎兵的劈砍利器,騎兵馬刀。

這種刀更長,也帶有弧度和護手,最適合的便是從上至下的劈砍,在馬背上使用,帶着戰馬的衝擊力,輕鬆的便能把落馬的康巴人砍殺殆盡。

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八十七章倭女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皇后之怒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十章我是賭神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一千四百零八章花樣百出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人性中的惡魔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
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封鎖契丹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該來的早晚會來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一千零八十三章宋遼經濟戰第五百零六章大宋商賈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困與可笑之處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二白九十八章大家?小家!國事?家事!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第八百八十九章叛逆覆滅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國外交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老丈人與話事人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兩千零四十九章紅宮中的鮮血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六百七十六章張儉的擔心第兩千四百一十二章圍城的意義,擴大戰果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八十七章倭女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皇后之怒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千年于闐之危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改革與祖宗之法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大到讓自己恐懼第兩千五百九十九章認同感,從軍隊開始第十章我是賭神第兩千零一章人尖子的堅持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兩千二百六十三章割“韭菜”第三百一十八章萬千吉兆,盛世佳節(下)第兩千四百五十二章皇駕中的狄青第八百四十三章沒藏訛龐的激將法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朝廷的衡量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兩千零四十六章蜜月與仇恨第七百九十三章落入圈套不自知第一千八百零八章聖君回朝,九拜之禮第兩千零八十三章神秘的商人第二百四十三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二百七十七章老狐狸的手段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一千零六十一章黑暗中的秘密第九百三十章真假災民第九百一十八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一千零六章夜下帝后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宋,背嵬第兩千四百八十四章上帝悖論第一千四百零八章花樣百出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兩千三百八十八章圍攻瑪兒敢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無辜的趙禎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遼東之土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女真使者第六百八十九章什麼情況?!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韃靼之秋”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儒學的作用第九百九十章師出有名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九百八十五章駛往星辰大海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一千二百零二章遼朝的柱石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人性中的惡魔第七百一十六章特殊的常朝第一千九百五十七章被雁啄了眼睛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六扇門”的拆分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尤爲天和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上京城的“昨天”與“今天”第七百四十八章年關(下)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兩千二百九十六章術與道第六百八十八章棄城而逃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