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悲歌

戰爭總是能體現科技的差距,延州城高高的城牆就如一臺大型的絞肉機,不斷的收割着党項人的生命。

被軍備司匠人武裝起來的延州城變成了一個巨大的血肉磨盤,不斷的榨取着党項人的血肉,八牛弩的一槍三劍箭無情的收割着生命,巨大的鐵質弩箭瞬間洞穿三四個党項人,這還不算完,如糖葫蘆似得的在地上翻滾。

“八牛弩!”隨着党項人的大喊,隊伍變得鬆散起來,這是党項人對付八牛弩的唯一辦法。

黑壓壓的一片烏雲壓了過來,稍有經驗的戰士驚恐的發出咆哮:“箭陣!舉盾!”

黑雲擊打着地面發出淒厲的嘯聲,嗖嗖聲從頭頂穿過,党項人死命的舉着盾牌儘量的把身體縮成一團。

蕃軍用的依然是腰張弩,和蹶張弩,而邊軍使用的也是稍微好一點的大黃弩,弩箭守城是最爲使實用的辦法,況且守軍還是在高高的城牆上自上而下的射擊,無論是從視野,還是力度上都是城下党項人所不及的。

高高的垛口和女牆給了守城軍隊最有利的防護,輕裝的弩手不斷的替換,以三排爲一個戰鬥序列,弩箭源源不斷的從垛口傾瀉而出,守城之戰便是兵來將擋水來土屯的戰鬥。

當蒙着獸皮的撞車開到城門下的時候,鼠三着急的對大匠叫道:“李德明派出撞車數十倆,欲攻陷城門!用火藥彈吧?”

大匠翻了個白眼:“爲時尚早,只不過是些木質的撞車而已,巨石檑木便可摧毀,派人把事先準備好的吊斗車展開,幾顆巨石砸下不光能毀其車輛,還能阻礙通路,何樂而不爲?”

鼠三微微點頭便吆喝着手下的士兵展開巨大的吊斗車,這東西是匠人們忙活三個晚上製造出的,光是主樑就用掉了好幾根圓木,其中最重要的一根還是從州府衙門的房頂上拆下來的……

吊斗車的長臂在滑輪和齒輪的連接之下如臂揮使,巨大的石頭被綁好後輕鬆的吊起,在撞車的頭頂上,鼠三用力的斬斷繩索,巨石砰的一聲砸下,撞車瞬間四分五裂,車內的士兵怕是早已成了肉餅,血液如泉水似得從石頭邊緣冒出很快便匯成一條小溪。

但党項人很快就找到對付的辦法,攻擊吊斗車的觀察手,弓箭和弩箭有了目標,延伸出去的觀察點被覆蓋,但爲了掉斗的準確性,大宋士兵只能穿着厚重的步人甲前去觀察。

守城和攻城的優勢劣勢立刻體現出來,守軍依託城牆爲險要擊殺敵人輕鬆異常,但城牆上的地方有限,再加上許多的守城器械已經是人滿爲患,六萬人的宋軍不可能全部堆積在城牆上,所以鼠三安排了輪換制度,總不能等一隊人全部戰死再替換上預備隊吧。

這樣不僅能減少傷亡,更能讓守軍輪番休息,提高戰鬥力!

而攻城的党項人優勢也很明顯,城外的巨大戰場完全能容納得下數萬人的進攻,無數的雲梯搭上垛口,但迎接他們的是燒化了的鉛水和熱油。

党項人慘叫着跌落下去,可還沒等守軍歡呼,又是更多的雲梯被架了上來,還好垛口有長長的推杆,守軍吶喊着在號子聲的吆喝下,把長長的推杆捅出去,雲梯上即使有再多的人也壓不住梯子,在重力的作用下從高高的雲梯上跌落,口吐鮮血的他們還沒掙扎起來就被城牆上的弩箭射的透心涼。

如此慘烈的如人間地獄的情景非但沒有使得党項人退怯反倒激起了他們的兇性,嗷嗷的叫喊着再次鋪上雲梯向城牆發起進攻,甚至用上了以命換命的打法,爲的便是讓身後的族人能順利登牆。

此時雙方都已經殺紅了眼睛,哪裡還管得了許多,各種狠毒的手法都被用上,鼠三命令守軍向城牆下傾倒猛火油,所謂的猛火油就是蒸餾提純的石油,軍備司的大匠們把較輕的油稱爲清油,而剩下的殘渣叫做重油。

清油的特點是火勢兇猛一點就燃,而且水泊不滅愈燒越烈!

重油也有特點,雖然不如清油容易點着,可一旦點燃,不死不休,溫度也是清油的好多倍,軍備司的人還發現這樣的重油用來作爲鋼鐵生產是最爲優質的燃料。

而且燃燒過後還能得到一種極爲粘稠的沙子,官家說這叫瀝青砂,用來鋪路最適合不過……

粘稠的重油被潑到了城下,附着到党項人的身上,這東西佔到身上容易,可要是想去除卻是極難的事情,這種油的燃點高,並不容易點着,但在清油的幫助下,想撲滅都很難,只要沾染一點,除非把皮肉都割下,否則別想熄滅。

無情的火焰如跗骨之蛆,党項人在發現這一特性後驚恐萬狀的逃離,身上一點沾染便手起刀落的割去,党項人中頓時增加了許多殘疾人。

戰場上的傷員越多,整支部隊的戰鬥力就越低。

況且清油,重油的運用之下,党項人對這種撲不滅的火產生了無邊的恐懼,崇尚佛教的他們認爲,宋人的火焰就是傳說中的紅蓮業火,否則怎麼能水泊不滅,撲打越烈?

但無情的事實擊碎了他們的恐懼,相比起被餓死的慘狀,他們還是願意戰死,即使被那無名之火燒死也比活生生的餓死強。

飢餓的恐懼在每個党項人的靈魂上留下烙印,從小到大他們幾乎都是在與飢餓戰鬥,直到大王帶領個部征伐西域,這種飢餓的折磨纔算結束。

口袋裡的糧食已經不多,這是不斷刺激着党項人神經的結症,十萬人的軍糧消耗速度驚人,各族帳中的糧食儲備幾乎已經所剩不多,而且作爲後方糧草轉運的洪州城已經被大宋的奇兵襲擊。

數十萬的党項人幾乎都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如果不拿下延州城,十萬大軍將會面臨無米下鍋的困境,到時即便是想拿回洪州城也是不可能事情。

十萬人的人口基數太大,相比之下的宋人就要舒服的多,他們有高大堅固的城牆,有儲存極多的糧食,有來自地下的活水,這一切在党項人的眼中簡直是天堂,相比他們的風餐露宿,守城的宋軍舒服到家了。

用党項人陳舊的邏輯認爲,自己沒有的好東西那就去劫掠,在遊牧民族的思維邏輯中搶奪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就像草原上的羊吃草,狼吃羊一樣,這是再正常不過的道理了。

党項人劫掠宋人,這也是天經地義的道理,因爲宋人的馬沒有党項的快,他們的漢子沒有党項男兒英勇,他們的身體沒有党項人的健碩,那就活該被欺凌。

可他們卻不知農耕民族千年傳承的可怕,因爲農耕民族要比遊牧民族穩定的多,無論是知識,經驗,智慧,科技甚至是歷史都能傳承下去,而相比之下的遊牧民族在中華大地上忽閃忽滅,即使在強大的遊牧民族都會被歷史的長河所淘汰。

盛極一時的匈奴人應該是堅持時間最長的了,可也不過才經歷了秦漢兩代便滅亡,而突厥人更是被大唐的陌刀屠殺殆盡,只有漢人和一些少數民族保存了下來,這是歷史的選擇,也是進化的選擇。

延州城的戰況愈演愈烈,城下的屍體堆積如山,血水匯聚成小河,聲音慘叫變成死神的奏鳴,直到夜幕降臨,李德明才命大軍撤退休整,而防守的士兵也是累的癱倒在城牆上。

科技越是先進的戰爭死傷越多,也更難被醫治,鼠三看着城下漫山遍野的屍體微微一嘆,城內的情況其實也好不了多少,重傷的蕃兵也有不少,這裡不是東京城,作爲州府,延州城內的醫生已經全部被徵用,可惜人還是不夠。

原本寂靜的夜晚,因爲城內城外的慘叫呻吟,匯聚成悲傷的旋律不斷的在天空迴響,悠揚的羌笛被吹響,只是羌笛中滿是悲傷的哀鳴……

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兩千一百二十六章圍困白雲寺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
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什麼能取代十六衛?第一千九百八十九章劉渙的心路(上)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轉道青塘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債券的發行第兩千零四章寧可禦敵於戰場,不可怠敵於蕭牆!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大宋天家的未來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膠着的戰事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九百零八章出乎遼人意料的戰爭第九百二十五章大宋商品甲天下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兵者詭道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兩千五百六十二章採購大宋貨物的重要性第八百九十八章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將星升起第四百二十章文治的崩塌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四百一十四章各懷心思的遼朝母子第一千九百零九章秋獮依舊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七百章表裡山河第四百三十八章負山之鬼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二百一十一章皇帝的夢想第九百八十三章糧食十萬石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五百五十六章皇帝的手段第七百九十七章打破人口天花板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兩千二百二十章“下套”第三百八十八章南人?党項人?契丹人?華夏人!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兩千五百六十章趙禎的“教化”第七百六十一章日本?天皇?我大宋不認!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八百六十七章歐陽修的脊樑,大宋的脊樑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兩千零五十六章矛盾初現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三百五十二章水軍首戰第七百七十七章遷都開始第兩千五百四十三章開局不太好的趙仁第三十四章父與子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雙腳的抉擇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灤河城的防疫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韓家歸附第一千七百七十三章生存還是毀滅第七百九十二章包拯的兩面第一百五十五章牽機藥的秘密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置氣文章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御藥院的內侍第兩千一百二十六章圍困白雲寺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四百八十二章重開府兵制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使者甘地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無能誰之過?第四百六十三章西夏的對策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資本的成長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第兩千四百零五章烈火焚城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一語決人生死第一千五百三十章掮客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大宋該動手了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困龍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七百三十章偉大的蹴鞠第九百零四章真正的強者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大宋的說客第一千四百五十章宋遼的區別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一百二十七章真假玉璽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九百五十八章都野部之禍第三百八十五章劍指菲律賓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