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一百三十二章王則的救贖

黑黑的地道彷彿無限長,王則爬了許久。

地道實在太小了,只能容納一個人勉強爬行通過,在這裡萬萬不敢點燃火摺子,否則自己可能被憋死。

在這裡同不見外面的聲音,這讓他心中安定,越是向前道路便越窄,當他聽家裡河水的聲音時,立刻便燃起了希望。

地道的出口應該就在河邊,河水流過的聲音是如此的美好哦,讓原本快要脫力的王則加快了速度。

一塊石頭擋住了他的去路,王則知道自己已經到了出口,用手挖開邊上的泥土,他甚至能從縫隙中看到對岸的百姓。

“萬歲!萬歲!”

呼喊聲突然便在人羣中響起,顯然趙宋天子成功了,沒有拼殺的聲音,只能聽見哭泣,顯然白雲寺的叛軍已經歸降。

王則知道這時候不能出去,外面的人太多了,萬一看到自己那一切都完了,但同樣此地也不能久留,萬一被禁軍發現了地道,自己根本就沒有活路。

唯一的辦法就是挖進水裡,從水下游走。

王則水性極好,這是他保命的手段之一,雙手插入土裡瘋狂的挖掘,這是在逃命,那裡還顧得上手上的疼痛?

還好河邊的泥土比較溼潤,並不難以挖掘,大石頭被鑲嵌在岸邊,下面的泥土很容易鬆動,只要能掏出一個供自己爬出去的小洞就好。

王則是多慮了,岸上的百姓根本就沒有心思關心河邊發生的小事,他們全都望着趙禎所在的地方大聲呼喊:“萬歲”!

八千叛軍在禁軍的不斷圍困和施壓下終於投降,他們沒有選擇,之前發生過一次衝擊,但在鋼鐵的“城牆”面前毫無還手之力。

輕鬆就被屠戮,引起百姓們的高聲喝彩!

國家的軍力越強,百姓的自信心便越高,強大的力量是一切的保障,沒有這些單單靠文治和教化根本就不成。

八千叛軍魚貫而出,他們在出雲橋上很快便找到了親人,親人團聚當然是一件極好的事情,便是萬般剛硬也在這裡化作繞指柔。

終於有人嘗試着離開,果然如同趙禎所說,禁軍並未阻攔,任由他們穿過人羣中開闢的道路,這些不光是叛軍被感動,便是四周的百姓也激動的說不出話來。

官家果然是金口玉言出口成憲,兩邊的百姓自覺的讓出更多的道路讓叛軍和他們的親屬離開。

這些叛軍命不久矣,三日後還要去大理寺認罪,沒人會在這時候再去阻撓他們的離開。

至於這些叛軍是否有人會逃離,百姓們根本就不會擔心,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他們就算能離開西城,難道還能離開神都城?離開大宋?

他們自己跑掉容易,整個家族還能跑掉?沒有親戚朋友?

八千叛軍全部離開,而剩下的人卻沒有這般的好運氣了,趙禎不是沒給他們機會,朝廷早早就下了告示,這時候他們還留再白雲寺,定然是彌勒匪類。

白雲寺的面積很大,擁有諸多房舍,當禁軍開始收網的時候戰事纔剛剛開始,他們不像是巡城司的叛軍,有所顧忌,這些人是彌勒教的死忠分子,拿出所有能作戰的東西和禁軍對抗。

這樣的抵抗在全副武裝的大軍面前簡直是螳臂擋車,這一次百姓們在不斷的叫好,甚至爲禁軍加油打氣。

白雲寺再大也不過是一座寺廟,大軍圍困之下,派兵清剿簡直是輕而易舉,甚至不用擔心有賊人逃脫。

對於這些彌勒教的死忠根本就沒有必要手下留情,巨大的鐵盾護衛,弩箭不斷的從一坐坐小小的鋼鐵“堡壘”中攢射而出。

這就是朝廷在民間限制弩箭的原因,在強大的弩箭面前,彌勒教的匪類根本無法靠近禁就如同被收割的麥子不斷的倒在地上。

不斷的攢射之下,很快就消滅了敢於主動向禁軍動手的人,而這時候禁軍開始分散出擊,相互配合清剿剩下的散兵遊勇。

攻到彌勒殿的時候,一個光頭老和尚帶着一羣人緩緩出來,郭勇及時的阻止了手下當衆射殺他的舉動。

“智慧妖僧,眼下你已經在劫難逃,快快束手就擒!”

智慧大和尚笑了笑:“是嗎?世間一切皆是虛妄,老衲這一身皮肉不過是舊皮囊而已,將軍何須多言?”

“死到臨頭還敢嘴硬,你乃匪首定然要誅殺的,不過要走一遭大理寺!”

“這天下能審問我的只有他趙禎!成王敗寇,不過如是!”

“放肆!官家名諱豈能直呼!”

郭勇臉色一變的呼喝,隨即冷笑道:“成王敗寇?你也配!不過是個犯上作亂的妖僧而已!老人,拿了他!”

隨着郭勇的話禁軍向前,而就在這時候智慧和尚身邊的彌勒教徒衝了下來同時點燃了身上的衣物。

郭勇的臉色變了變不是因爲這幾個火人,而是因爲他們的瘋狂。

被大火燒的面部扭曲,但依然不要命的撲向禁軍,張牙舞爪悍不畏死,即便是在戰場上也少見這般不要命的敵人,禁軍將士被嚇得稍稍後退。

但即便如此“火人”依舊不退,撲上來便是一陣轟鳴,“火人”身上的火藥彈被引爆,氣浪和碎片把禁軍擊倒。

郭勇在轟鳴過後臉色大變,雙手不自覺的顫抖起來:“小心火藥彈!”

一場對彌勒教的清剿因爲火藥彈而“變味”,郭勇知道火藥彈雖然是大宋士兵常用的軍械,但在民間卻是禁忌,這東西就不可能出現在民間,出現了也就意味着大宋的軍隊出現了問題。

這件事將會波及到許多人,範圍之廣,事情之嚴重,令郭勇想想都覺得膽寒。

一羣“火人”發出一連串的爆響,禁軍瞬間就被撕開了一個大口子,而郭勇在看到數量之後心中也是悸動,他們有火藥彈,那會不會有火藥的配方?!

轟隆!!轟隆!!

白雲寺的其他房舍和大殿發出接連的爆炸聲,巨大的衝擊力使得一座大殿中的佛像都被擊飛,如同孩童手中的玩偶被拋到了白雲寺之外。

郭勇已經瘋了,口中大喊:“拿下妖僧,臥倒小心火藥彈!”

整個白雲寺變成了一座人間地獄,彷彿遭到了天罰,不斷的有悶雷聲響起…………

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兩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嘯席捲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六百六十四章天真的耶律宗真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兩千三百二十八章在泉州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二百二十五章驚現鉅款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
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帝王之問第二百六十章軍人的狀態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兩千二百九十章出宮的趙官家第兩千二百三十三章五權,五枚第兩千零二十七章民心的自信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無形的較量第二百八十五章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唯我華夏!第兩千四百六十八章“出其不意”第七百六十四章上京黑手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八百四十一章西夏求和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三百八十三章蔡伯俙又攤上事了第兩千三百一十章曹家的退出第五百二十五章遼夏戰事起第一千二百六十章“養蠱”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兩千四百五十三章火器與冷兵第兩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個西夏第三十一章初遇楊家第一千四百二十章趙昀的初戰第八十一章水調歌頭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蘇軾從軍第二百三十四章揚帆,起航!第兩千零九十四章死騎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儒家思想的內外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改弦更張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兩千二百六十七章欲擒故縱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兩千五百三十八章趙禎的誠意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六百七十四章張儉與狄青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看不見的較量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二十九章別人眼中的垃圾卻是另一個人的寶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兩千二百八十三章海嘯席捲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草原“天變”第兩千一百六十三章圍觀大理寺第兩千一百五十六章各族入華夏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兩千四百六十九章大宋的“指導思想”第五百三十三章大宋的腳步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撲火的飛蛾第兩千一百零八章豪門崛起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四十九章大奸似忠大僞似真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二白九十七章困獸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兩千零八十六章最恐怖的猜測第一千七百章蔡伯俙的“慾望”第八十二章蘇小卿與王語嫣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一百二十五章傳國璽的下落第七百二十三章火車的作用第兩千一百四十一章彌勒教的背後第六百六十四章天真的耶律宗真第八百六十六章清閒的歐陽修第二百二十四章一府分三衙第兩千三百二十八章在泉州第一百一十七章太子“火了”第七百八十八章大宋的下一個目標第三百三十三章孫沔之死第二百二十五章驚現鉅款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一千零九十八章大宋的內海第一千二百四十章高麗君臣對第一千一百章戰爭的本質第兩千五百二十七章小國博弈第七百九十七章英雄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誰的棋子?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七百七十四章皇帝的準則第一千八百章老底被翻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另一種戰爭形勢第二百七十三章李士彬的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