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二皇相遇

耶律宗真不可思議的望着潰敗而來的大軍,爲什麼會這樣?!他甚至覺得是自己的眼睛出了問題,大遼的軍隊怎麼可能不是大宋的對手,被圍困了這麼久的宋人早就應該斷了糧草纔對,爲何還如此生龍活虎?!

一系列的變故讓耶律宗真措手不及,那些原本在他看來不堪一戰的宋人軍隊根本就不可能是大遼契丹勇士的對手,不光擊退了大遼的進攻,居然還敢殺出析津府的城池!

耶律宗真覺得世道變了,自從他繼承大遼皇帝位開始,大宋就一直在變化,什麼時候宋人開始重視武力了?什麼時候宋人的武人地位開始提升了?什麼時候宋人開始征伐別國了?什麼時候龜縮的宋人開始主動出擊了?

但耶律宗真此時沒忘記自己是一個皇帝,是大遼的統治者,更是這支軍隊的靈魂,既然大宋皇帝都敢前來出戰,那他耶律宗真自然不能落後,畢竟他的身上流淌在高貴契丹人的鮮血,他是契丹人的皇帝!

張儉小心的透過營門觀察着外面的動向,開始的時候他也不相信大遼的戰兵居然不是大宋的對手,三三兩兩回來的人都被他以逃兵之罪抓了起來,但隨着人數的越來越多以及如旱雷一般的爆炸聲響起,張儉不得不相信大宋居然開始反擊了。

進攻析津府的遼人早已被大宋的火藥彈給炸的肝膽俱裂,哪還有回頭再戰的勇氣?後續的援軍向前,而潰兵死命的向後逃,於是擁擠在一起成爲混亂的戰場。

此時大宋那些被勒令在城中等待憋了許久的背嵬,踏白二軍在趙禎的激勵下勢如瘋魔般的從城門一涌而出,身後是大宋大隊步卒穩固陣形向前推進。

面對遼人混亂的遼人軍陣,狄青眼睛一亮,這是多好的機會?說不定就能通過簡單的一次衝擊殺透敵陣直趨遼人的中軍大帳,一旦拿下中軍大帳,遼人的軍隊便會如一盤散沙一擊即潰!

騎兵衝鋒的方向完全是由主帥領導的,多年配合下來只要狄青一個手勢一個動作,背嵬軍便能明白他的意思,隨着他的動作,背嵬軍向遼人的中軍大帳衝去,而保護趙禎的踏白軍也是如此,他們便是引領大宋軍隊前進的旗幟。

有趙禎坐鎮的踏白軍一點也不輸與背嵬,甚至在氣勢上更勝一籌,趙禎的親衛司乃是踏白軍的核心力量,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趙禎其實一點也不想自己親自殺入遼軍的大陣,但是無奈此時已經沒有後退的機會。

彭七眼睜睜的看着官家在自己的身旁隨同親衛司一起殺入了敵陣,此時的他嚇得亡魂大冒,這不是在城牆上,不是在親衛司踏白軍的重甲之後,這是官家真刀真槍的殺入敵陣和遼人幹架啊!

要是讓夏竦知道,讓包拯知道……彭七的身體打了個顫,這下自己是真的的完蛋了……官家掉一根毫毛怕是都和自己脫不開干係,怎麼就讓官家的話給衝昏了頭腦!

此時的彭七已經完全沒有辦法,大軍出擊,尤其是騎兵出擊,只能經不能退,尤其是官家,一旦他後撤就意味着整個大宋的軍隊都要後撤了。

此時只能前進,前進,再前進!

趙禎一路砍殺下來,把從親衛司身上學到的東西都用上,但凡遇到的敵人都被的天子劍擊殺,馬上的功夫趙禎並不弱,而用劍的的姿勢也是最爲省力的揮劍,利用馬匹的力量帶動長劍殺人。

鮮血在華麗的劍身上並不能停留,很快就順着劍身從劍尖滑落,趙禎所殺的契丹人都是親衛司和踏白軍故意漏掉的,這些人有的連武器都沒有,甚至有幾次趙禎還瞧見親衛司的老兵一腳把毫無反抗之力的契丹人踹到自己這邊。

這讓趙禎覺得很無趣,這種敵人即便是戰勝了也毫無快感,但誰叫自己是大宋的皇帝呢?誰都能有事唯獨自己不能,這就是皇帝無人能比的地位。

趙禎這邊殺得無聊,而耶律宗真這邊卻在苦苦掙扎,他知道自己身爲大遼的皇帝必須要堅持住,一邊命人穩住陣腳,一邊還要收攏潰軍,大宋鐵騎已經快要殺透潰兵,距離自己的中軍大陣不過一盞茶的功夫,如果不能穩住陣腳,一旦潰兵如潮水般衝來,整個中軍大陣必會被衝亂。

張儉已經被這一切的變故驚呆了,耶律宗真微微搖頭,這種漢人朝臣還真的是能說會道,但一到了戰場就成了懦夫,難怪他趙禎也只帶了個夏竦作監軍。

“蕭惠!”

“末將在!”

“派人把張儉送走,這裡已經沒有他存在的必要了,但朕要留着他,畢竟治理朝政還離不開他的輔佐。”

耶律宗真說完便開始集合人馬,看都不看張儉一眼,而張儉卻在聽到他的話後如蒙大赦,跟隨蕭惠的親兵就向後離開戰場,一路上完全不在意遼人不屑的眼神,等戰事結束,自己的地位還在,這些人只不過是螻蟻而已!

隨着張儉的離開,蕭惠也不屑的啐了一口,多年來的合作讓他本以爲張儉也有了遼人的勇氣,誰曾想到如今還是這般的怕死膽怯,真想不到這樣的漢人是如何戰勝大遼的勇士的!

蕭惠拍馬趕上自己的皇帝,此時的陛下才是遼軍的主心骨:“陛下,宋軍以至,我大遼該如何迎敵?”

即便蕭惠心中清楚該怎麼做但他也要把指揮權交給耶律宗真,皇帝御駕親征,當然應該由皇帝說話。

“傳令中軍,喝住潰卒,如若闖陣,無論遼人還是宋人一律殺之!”

蕭惠果不其然的點頭,這是必須的作法,這時候撲向中軍大陣來的人,無論是遼人還是宋人都是敵人,即便是本族之人也要殺之,中軍不亂則大遼不拜,中軍一旦被衝亂,衝散,宋人便有機可乘,這對大遼來說是天大的災難。

如果能穩住中軍,讓潰兵向兩邊撤走,宋人的大軍對中軍的衝擊並不會有多大,畢竟大遼的勇士也是相當強悍的,曾經的大遼騎兵可是這天地之間最強的騎兵!

趙禎猛然擡頭望向遼朝的中軍,而耶律宗真也是望向宋人的軍陣,兩人幾乎同時握緊了手中的兵刃……

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二百一十二章軒轅黃帝的後裔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誅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七百三十九章大慶殿中不見君!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
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瘋子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遼朝的奴隸制度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均貧富,分草場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一百二十一章神州赤縣,華夏正朔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寰宇無敵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送藥”第七百四十二章巧妙的計策第四百零九章波瀾起第五百八十三章遼人發兵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神都往事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兩千四百七十二章進入帝國時代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兩千零四十八章天地不仁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七百四十一章帝王的小手段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北方來使第七百二十八章党項人之所需第一百三十九章妖僧害人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兩千零一百章巧舌如簧,死不悔改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槍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大宋全面戰爭第二百一十二章軒轅黃帝的後裔第兩千五百九十一章宋軍的遠征第一戰第兩千零四十章醉翁非醉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被“掏空”的亞歷克斯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一百七十八章民心所向第八百九十二章天機不可泄露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六百二十五章困獸猶鬥第八百零四章大宋的強硬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宋之臺諫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五百七十三章刺客伏誅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七百三十九章大慶殿中不見君!第二百一十章仁民愛物第兩千三百八十二章潛入北城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兵出雄關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兩千三百八十七章逃脫的噶日噠措第一百三十五章失心瘋的呂洞賓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遼朝之危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強?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新差遣第三百六十一章崩潰前夕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將輕騎逐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一百六十四章覆堅甲,劍出鞘,弩上弦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徹底打碎的枷鎖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九百九十二章利益充斥於城第兩千四百章戰場上的“藝術”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天家的操心事第兩千五百零一章蔡伯俙的擔心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秘閣之對第三百八十二章遼皇駕崩的于波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兩千兩百零八章祁國公府的“醜聞”第兩千四百七十六章東方帝國的幫助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逃出生天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英魂歸故里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敕諭第二百四十一章決堤第兩千六百四十二章西方的紛亂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駕親征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論證火器的重要性第五百零五章張儉與蕭惠第一千二百零三章耶律洪基的憤怒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該上路了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來自趙禎的靈感第三百零五章戰爭帶來的財富第六百二十七章戰爭的經濟效益第六百四十二章對奏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