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

草原上的反抗是那麼的激烈,甚至近乎於一場革命,只不過底層的人不是漢家百姓而是草原人而已,事實上在草原這種激烈的反抗時有發生。

草原的首領,可汗易主他人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而相對的,中原卻要安穩許多,數百年纔會發生一次推翻強權的“活動”。

主要原因並不在於中原文化,而是在在於中原的社會性質,現有了農耕社會,纔有農耕社會所孕育出的儒家文化,才使得儒家文化受到廣大統治的喜愛,也讓漢家文明的王朝更加穩定。

草原上的一切幾乎是趙禎一手醞釀,包拯和王韻兩人看着風輕雲淡整理奏疏的皇帝說不出話來,兩人對視一眼,從對方眼神中看到的只有驚駭。

官家幾乎沒費一兵一卒,甚至沒有花費多少國帑,便讓草原的百姓自己反抗權貴,自己爭相要成爲大宋的子民,要求大宋駐軍,開衙,管理部族。

若是在之前有人說出這樣的話來,他們一定會覺得對方瘋了,可現在卻是實實在在的出現在了他們的面前,官家只不過是利用手中的強權進行威脅,收繳了部族的土地再均分下去而已。

剩下的事情幾乎就沒有參與,而是讓草原百姓和權貴之間不斷的產生矛盾,就如同搭建好的水車自己運轉起來。

回頭再看一眼,趙禎就彷彿沒事人一眼,草原上的事情和他無關,他現在越來越喜歡馬奶茶的味道了,稍稍的在其中加一點鹽,更是提高了香醇的味道。

馬奶其性味甘涼,兼具補虛強身、潤燥美膚、清熱止渴的作用,在裡面放上一點炒米,那叫一個醇香享受,趙禎樂此不疲。

看了一眼帶着敬畏和畏懼的兩人,趙禎有些無奈,乾咳一聲道:“咳!你們這是怎了?朕有何不妥?”

包拯和王韻兩人同時搖頭道:“陛下無有不妥!”

“那爲何頻頻瞧朕?”

趙禎也是累了,小山似的奏疏不光費眼睛,更費腦子,河工之事,修路之事,各部的常例奏疏,三省的加急……等都需要斟酌一二才能批閱,看似簡單的一件事,若稍有不仔細,便可能出現差錯。

即便是三省六部已經給出建議,趙禎還是要稍稍思索才能御批,三省六部的相公雖是智囊,但卻不能過分依賴,否則時間長了便會失去自己的判斷。

端着茶碗在兩人面前站定,輕輕喝了一口子,連同其中的炒米一塊在口中咀嚼,香氣頓生。

“朕知道你們的想法,草原上的事情是朕一手造成的,但朕可沒有做多,更多的是他們的貪婪釀成今日之禍。”

“陛下,若我大宋子民紛紛效仿,豈不是天下大亂?!”

包拯最終還是沒忍住,說出了心中的擔憂,這一點趙禎早就猜到,他能忍到現在才說也是實屬不易的事情。

所謂的均貧富其實是封建時代最長提出的口號,也是最不可能的謊言,畢竟封建時代就是有統治階級,必有上下之分,即便時後世也是差不多的。

但後世考慮的更加理性,更加完善,華夏千百年的智慧使得後世的百姓成爲統治階級,專政也是人民民主專政。

只不過現在還沒到那個時候,大變革的時代也許會提前,但百年之內是不可能出現的,所以均貧富的口號在草原上沒問題,但在別的地方便會出現大問題,畢竟身爲皇帝的趙禎纔是天下最富有的人,也是權利最大的人。

“朕提出的均貧富買時草原上百姓的貧富,和別處不同,他們一貧如洗,除了草原便沒了任何東西,若是大宋百姓提出,誰願意把自家的財富拿出來?即便是現在各州府百姓的家資也不在少數,只要肯幹活,肯出力,肯讀書,朕相信沒有多少人家是窮的揭不開鍋的,稍有家資的人家更是多如牛毛,讓他們把財富拿出來均分,他們會幹嗎?”

趙禎的一句話點破了其中的奧秘,也讓包拯和王韻長舒一口氣,他們不是不知道,至不過揣着明白裝糊塗罷了,爲何要這麼做?

當然是擔心官家這是在以草原爲伐,把均貧富這口號用在中原,那到時可就天下大亂了。

不過他們是瞎擔心,趙禎當然知道按勞所得的重要性,均貧富其實是最大的不公,尤其是在大宋,那些付出百倍千倍辛勞的人發家致富,卻要讓他們把財富拿出來均分給天下人,這天下人中就有好吃懶做,遊手好閒之人,豈不是本末倒置?

最多是把生產資料合理分配,永遠不會出現均貧富的事情來。

王韻也學着趙禎的樣子喝了一口馬奶茶,並把炒米嚼碎了才嚥下去,果然香氣逼人:“官家,如今草原動盪,百廢待興,各部派人來報,請官家降旨統轄全域!”

趙禎擺了擺手:“不急,不急,朕說了讓他們自治,自然要給他們自治的時間和權利,但若是他們治理不好,還是亂象頻發,朕就要收回自治權了,並且在草原上實行有別於大宋之內的官制…………”

趙禎的話說完,包拯和王韻兩人齊齊的打了個寒顫,原來官家早就知道草原會亂成這樣,並且還要做出如此之態,但卻在這裡等着。

是啊!

現在的草原諸部還有自治權,若是官家直接統轄草原,反而會被有心人利用,但若是草原諸部百姓自己不要自治權,懇請朝廷管轄呢?

到時大宋便可冠冕堂皇的進入草原,駐軍自不用說這是早早定下的,稅收衙門也是不用操心,但州府衙門卻是要出現了,直接全權管理當地事物,即便是有草原人進入,但最終怕是還要遵循大宋的律法,所謂的自治也會煙消雲散吧?

趙禎笑眯眯的看了看兩人:“走,陪朕出去走走,這草原無限好風光,在宮帳之中帶着實虛度人生!”

兩人也算是配合,起身隨趙禎走出宮帳,只不過包拯卻有些踟躕,稍稍慢了一步,在趙禎的側身小聲道:“官家,老臣來了不短時間了吧?”

趙禎奇怪的點了點頭:“是不短了,但沒朕長。”

包拯苦笑道:“官家,朝臣和后妃們可是日夜盼望陛下早日回朝,您老是在這呼倫貝爾城中也不是個辦法。”

果然是來“逼宮”了,趙禎露出神秘的笑容,但卻笑而不答走出宮帳…………

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八百三十九章戰爭債券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秘閣來“客”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誰之過?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一千零五章皇帝的判決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十章我是賭神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
第一千九百零五章圖格魯克的抉擇第六百二十章被害妄想狂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萬象更新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風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惡第八百三十九章戰爭債券第兩千四百一十四章瘋了的仁欽桑波第五百九十章歐陽修使西夏第一千九百五十五章秘閣來“客”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軍改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兩千一百八十二章該來的還是來了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兩千三百一十六章華夏的傳承與帝王的傳承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大國博弈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戰爭來了第四百八十三章南海大捷第一百九十三章西京洛陽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兩千一百七十八章龐大的宗室羣體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六百第五十五章進退之道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內有隱秘第四百二十五章問道韓非子第兩千六百零九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上)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崩塌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五百六十章少一個子都不行第六百九十章巷戰第兩千三百一十四章皇帝挖的坑第一千七百六十章大宋的糧食第兩千五百一十九章西方的聖城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一千章科舉之危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各有心計第兩千五百三十三章天資卓越的“可怕”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兩千六百二十二章新教的出現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不偷腥的貓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兩千一百一十九章趙禎的優勢第五百二十四章小人的便宜佔不得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九百三十五章賀蘭雪第八百七十五章步卒的精妙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一百三十一章闖宮!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兩千四百九十三章三才的哭泣第兩千零四十四章回關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誰之過?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二百六十二章大風!大風!大風!第二百五十八章軍武院與黑手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永遠消除閉關鎖國的可能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一騎紅塵帝王怒第五百五十六章祥瑞天降第六百六十五章這一戰沒有贏家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兩千零一十七章西軍的種帥第九百三十四章後宮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兩千六百三十四章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第五百二十二章遼皇的叛逆期第四百四十六章四方雲動第一百八十四章連降五級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開蒙奇書第三百二十八章蠶食倭國第一千零五章皇帝的判決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兩千二百六十八章貸之利與弊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一千三百零六章楊懷玉的桎梏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兩千四百四十三章“降維打擊”第一千七百一十章韃靼部族第五百六十六章商人改造析津府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九十一章君臣父子話隋唐第十章我是賭神第兩千五百二十四章錢莊的“秘密”第一百九十九章有緣無份第三百五十七章老天的派遣巧遇流求第八百四十二章來自北方的狼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最好的絲綢之路第兩千兩百一十五章利益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