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

趙禎最擅長的便是在歷史中總結教訓,以史爲鏡似乎是華夏民族的一種本能。

大宋立國之初的種種制度就是這麼來的,當然那些制度也只適合當時的大宋而已。

“史海拾貝”讓趙禎從中獲益良多,比如眼下的恆邏斯之戰,歷史上並非是沒有,唐帝國與阿巴斯王朝的就在這片土地上進行過一次交鋒。

那是一場不可避免的大國爭端。雖是第一次,卻不是最後一次。

當時的兩大帝國和現在一樣,都處於急速擴張的鼎盛時期,就像現在的塞爾柱王朝和趙宋王朝。

雙方都在奪中亞的控制權,最終阿巴斯王朝獲勝。而戰後,唐王朝停止了向西擴張的步伐,而阿巴斯王朝也就此收手,雙方保持了戰前的態勢,結局卻令人疑惑不解。

爲何雙方在達成目標之前同時收手?

戰爭的起因和現在的大宋王朝差不多,當時的唐帝國也是處於擴張時代,同時也需要絲綢之路的統治。當時的唐王朝,國內安居樂業,一片歌舞昇平。

唐玄宗越來越醉心於征服他國,炫耀武力,於是在邊境地區設置了九大節度使,專門用於對外擴張。

安西和北庭成爲兩大戰區,部署了總共兩萬四千人的軍隊。

相對於其他節度使,他們的軍隊數量非常稀少,但卻是大唐當時最精銳的部隊,百戰精兵。先後有多位名將統領,震懾住了西域諸國,西域作爲當時大唐重要的通商地區,唐朝統治階級可以說是志在必得。

於是天寶九年八月,高仙芝以石國國王“無番臣禮”爲由出兵征討石國,把石國劫掠一空,擄走丁壯,把石國國王押至長安斬殺,僥倖逃脫的石國王子遂向阿巴斯王朝求救。

高仙芝爲防止陷入被動,於天寶十年七月,發動遠征“將番,漢七萬餘衆擊大食”,但事實上安西都護府的漢軍人數總共不過兩萬餘人,就算再加上拔汗那,葛邏祿等部番兵,也無法湊出7萬餘衆,唐王朝最終只能湊出大約三萬餘人參戰。

面對擁有對於恆羅斯城近在咫尺的兵源地呼羅珊的阿巴斯軍隊,唐軍的兵力劣勢是很明顯的,而高仙芝發動的遠征不能不說是一種冒險行爲。

另一方面,阿巴斯王朝在經歷了倭馬亞王朝後,國力達到了頂峰,佔領了整個中東、非洲北部,成爲了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強大帝國。

審視周邊,只有兩河流域之外的中亞地區,依然保持着半獨立的狀態。阿巴斯王朝也陷入醉心於傳播***文化,而眼看着這一地區信奮佛教,因此,阿巴斯王朝決心征服這一地區。

於是兩駕高速行駛的馬車就在這一高度相似的虛榮心驅使下碰撞在了一起。

唐朝在整個西域只有兩萬四千漢人軍隊,爲了此役,集中了兩萬人蔘戰,由此可見唐王朝的志在必得。主將高仙芝,副將李嗣業,均爲歷經戰事、經驗豐富的優秀將領。

唐朝軍隊以步騎混合組成,但因爲唐朝對於騎兵和戰馬的重視,在國內大興馬政,因此,所有的步兵都有戰馬可用,直到到達戰場才下馬步戰,戰鬥力驚人。

阿巴斯方面主將是呼羅珊總督阿布.***,兵力則組成雜多,包括呼羅珊本部宗教戰士四萬精銳騎兵,兩河流域的幾乎所有屬國,兵力約十萬餘人,總兵力十五萬左右。

這場戰爭在兵力方面阿巴斯王朝佔盡了優勢,可謂是數十倍於唐軍,並且是主場作戰!

但唐帝國的軍隊並不遜色,握有百戰雄兵的高仙芝棋行險招,選擇了和阿巴斯人正面硬剛。

當時唐軍的無論是在軍械還是士兵素質方便甩阿巴斯王朝的雜牌軍十幾條街…………

但造化弄人,原本有機會獲勝的唐軍卻輸的乾乾淨淨。

只不過輸掉的原因並不是來自於外部,而是因爲盟軍的叛變。

當大唐遠征軍和數目龐大的阿巴斯軍隊在恆羅斯城相持了五日時,早就與阿巴斯人勾勾搭搭的葛邏祿部盟軍突然反水,襲擊唐軍步兵把他們和騎兵分割開來。

阿巴斯人趁機夾擊唐軍,苦戰五日之久的唐軍終於崩潰,高仙芝和其部下爲了儘早逃脫,慌亂之中竟然催馬踩死了上百名拔汗那士兵才得以逃脫,逃出戰場穩定之後,高仙芝又想發動反擊被部下勸阻,這才罷休。

最終的結果便是回到安西都護府時,緊三萬餘人的大唐聯軍只剩下不到一萬人。

趙禎這次沒有收編東汗的軍隊,也沒有在那裡抓壯丁,就是擔心外族的加入使得大宋聯軍有着叛變的危險。

從史書當中學到的經驗和教訓非常有用,只不過現在的塞爾柱人和當年的阿巴斯人不同,塞爾柱人並沒有和大宋發生直接衝突,而是唆使西汗繼續抵抗宋軍。

在趙禎眼中西汗不過是個犧牲品而已。

他甚至懷疑西汗統治者薩倻克的智商是不是不在線上,東西方的兩架馬車再次高速相撞,夾在中間的西汗難道能倖免?

無論如何都會被“撞”的體無完膚,毀滅是它的必然結果。

現在趙禎思考的是爲何當年的恆邏斯之戰後,阿巴斯王朝和唐帝國雙方默契的沉默下去,並沒有再次動手,唐朝的原因趙禎清楚,因爲安史之亂的爆發,那阿巴斯王朝呢?

難道唐王朝內亂的時候不是他們趁虛而入的機會嗎?

就在趙禎懷疑的時候,一封捷報傳來,狄青的大軍拿下了恆邏斯城,並未出現塞爾柱的援軍,突如其來的勝利讓趙禎頗爲不適應,他沒想到塞爾柱人居然如此安穩。

居然眼看着恆邏斯城易主,這實在是有些出乎趙禎的意料。

但更加讓趙禎驚訝的是塞爾柱居然派出了使者出使大宋,這幾乎讓趙禎的好奇心達到了定點,爲什麼塞爾柱沒有如同當年的阿巴斯王朝一樣和大宋開戰?

一切的答案都在圖格魯克的國書之中,趙禎有些呆滯,國書之中居然是提醒大宋,消息北方的契丹,並且準確的說出契丹將會對大宋的伊州出兵。

有些呆滯的望着手中的國書趙禎坐在御案之後喃喃自語:“真是好手段啊!居然在轉瞬之間把契丹和西汗都賣了?這圖格魯克真梟雄也!”

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兩千四百七十一章前往神都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五百七十五章收尾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二百四十章熊貓,美人與陌刀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兩千三百二十一章罷市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
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九十四章宋小乙的身世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對契丹要下狠手第二百四十七章瓊林苑中的措手不及第七百六十八章逆襲失敗第六十四章鋒芒畢露的太子殿下第兩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會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一千一百零六章宋與遼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兩千五百七十五章外交的種子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范仲淹的狐狸皮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二百三十五章文官特權的消失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義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山窮水盡三百七十六章眼見爲實第兩千四百七十一章前往神都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兩千一百四十七章對抗無處不在第三百五十四鋒芒!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一千一百零四章自掘墳墓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火器營第五十六章宦官周懷政第六百二十一章宋軍突襲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兩千五百章趙武靈王舊事第三百六十九章悲催的趙允言第七百三十六章千金難換好名聲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八百七十九章妖女豈能易降服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兩千五百一十三章出乎意料第二十一章君臣對第兩千三百零八章是誰在“巧取豪奪”?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七百零四章宋小乙的部下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一千零三章無巧不成書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宋之高昌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饕餮之宴第兩千二百七十二章後宮家宴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謬的邏輯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兩千五百一十六章完全不同的晏殊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一百八十一章天階夜色涼如水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六百九十一章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關城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一千零二十四章黑暗的森林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一千二百九十章遼朝變天第兩千二百四十八章帝國資本的大鱷第兩千四百一十八章節佔據高原和滅了吐蕃有何區別?第兩千五百七十七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上)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一百六十六章文人傲骨,以身爲牆第一千零五十五章跳出“棋盤”的人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宋的“聖戰”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一千零五十八章絕望之地,倭國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第兩千六百零一章十字架倒了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功虧一簣第兩千二百四十章大宋的特殊性第五百七十五章收尾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四百七十一章巫蠱之術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五百八十四章風正烈,行軍急第二百四十章熊貓,美人與陌刀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兩千三百二十章仁青東的恐懼第一百三十七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三百七十七章商人重義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兩千三百一十五章內憂與外患第兩千三百二十一章罷市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華夏數千年之未有!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曲女城的暗流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兵貴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