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人與法

人一旦有了遠大的志向就會努力的去實現,但是這要建立在可能的基礎上,否則就變成了好高騖遠。

醜小鴨永遠也變不成天鵝,因爲它本就是一隻鴨子。

党項想要崛起是可能的,但他的受制條件太多,大宋四周虎狼環伺,而他党項不也是這樣?

南方有大宋,東北有遼朝,西南還有吐蕃,它的擴張方向只有茫茫的西域之地,但這條曾經的絲綢之路已經隨着和中原王朝的失聯而沒落沉寂下去,再也沒有往日的繁華。

党項覺得切斷大宋與西域的通商可以遏制大宋的發展,並輕而易舉的拿下國力虛弱的西域諸國,可它錯了,党項得到的西域只是茫茫戈壁而已……

就在李元昊對自己的党項開始改革的時候,大宋的皇宮中趙禎也在對他的大宋開始新一輪的改革,這將是一場史無前例的變革,阻力之大難以想象,但趙禎依然執着的進行。

原因無他,這是保護大宋長久留存下去的一項重要措施,爲國立法!

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反映統治階級意志的規範體系。說白了法是國家的產物,是統治者爲了實現統治並管理國家的目的,經過一定立法程序強制把國家約束在一定範圍之內的東西。

通過對《韓非子》一書的研析,趙禎得出中原王朝保持長久穩定統治的秘密,外儒內法,兼具黃老之學。

拿起桌上的那本太祖時期就開始編寫的《宋刑統》,這是大宋唯一的法律書籍,也是這麼多年來大宋不斷編修的法律,可其中的內容還是不完善,有許多錯漏和不合常理的地方,甚至有的還自相矛盾。

這樣的法律如何讓官員去執行,如何讓百姓去遵守?趙禎覺得要不是這《宋刑統》是太祖下令編修的,大宋甚至不會去用這東西。

許多地方州府的官員多以自己的道德標準去判定事物,這就是所謂的人治,而它的定義來自於孔子。孔子認爲“文武之政、布在方策。爲政在人、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趙禎微微讚歎,這位先哲分析的很對,中原王朝多年來的政治都是這樣,人亡政息是不可避免的事實,歷史上的大宋就是如此,范仲淹的改革,王安石的變法,那一項不是人亡政息,甚至是人走茶便涼。

但人治是儒家學說倡導的一種的治國理論,被封建統治者長期奉爲正統思想的主要原因是它把權利掌握在了少數人的手中,比如皇帝,士大夫……

身爲統治階級的皇帝和士大夫本就是特權階級,無論趙禎怎麼去平衡權利,這都是不爭的事實。

而人治的對立面便是法制,後世的人爲何比古人自由?因爲大家生活在法制的範圍之下,一切的日常生活都是按照法律的所規定的路線進行的,如果違反法律無論官員還是平民都將受到制裁。

但大宋不同,官員犯法除非趙禎這個皇帝下令懲治,否則基本上不會受到多大的懲罰,百姓則會遭到人治的嚴厲處罰,這就是區別,這就是不公!

趙禎一直在尋找法制的理論證據,讓他在朝中得到文人的認可,如今《韓非子》的法家著作出世,趙禎當然是如獲至寶。

摸了摸下巴上的絨毛,趙禎咋了咂嘴喃喃自語:“怎麼把人治和法制平衡起來,讓大宋的法律既不是原則又不失人情呢?”

年輕的皇帝犯難了,因爲他看到了人治的好處,可以更加人性的看待問題,比如包拯坐判開封府就相當的好,因爲他的人治之下百姓安居樂業,對他的斷案佩服之至,讓百姓信服,但如果換一個人就不一樣了,這便是人治的優點和缺點。

剛剛步入御書房的晏殊開口道:“陛下何必如此困惑,立下新法讓天下人去遵守便是,只要百姓不犯其法便不會招致懲處,與人情何干?”

趙禎擡頭笑道:“虧你還自小受儒家經典薰陶,如今卻活脫脫的法家思想,也不怕朝中的文臣相公們說你欺師滅祖。既然來了就坐吧,這裡沒有外人不必拘泥與儒家的禮法。”

晏殊臉色一僵,官家的話實在指責自己的放棄儒家禮法,臉色微微變紅吶吶的站到一邊躬身道:“臣錯了……”

趙禎笑眯眯的說道:“你看,這就是法制和人治的弊益,如果萬事皆從與法,人情何在,朕就你和蔡伯俙倆個伴讀,也算是半個朋友,你先別急着否認,這是不爭的事實。你們和朕之間如果按法制當每見必拜,否則便是不敬,如此一來你算算蔡伯俙和你當被關入大牢幾次?”

晏殊嘴巴張着呆呆的站在原地,好像還真是如官家所說的這個道理……

趙禎瞧着他糾結的模樣微微一笑,沒想到精明善斷的晏殊也能被這個問題所困擾住,也許在大宋無論是什麼廟堂能臣都解答不了這個問題吧?

還好,人多力量大,趙禎不單單召見了晏殊,還有蔡伯俙與丁謂夏竦等人。但唯獨沒有召見王曾,這個爲大宋操勞已久的中書門下平章事已經垂垂老矣,雖然還頂着宰相的名頭,可趙禎基本上不讓他上朝了,年歲已高就在家中修養便是,除非遇到大事,否則趙禎不打算讓他上朝。

晏殊還在思考人治與法制如何平衡的方法,趙禎瞧他緊皺眉頭的模樣微微一笑,晏殊還是那麼的愛思考,一旦遇到自己不解的問題,他非要得出答案,否則寢食難安。

帝王之道便是要會用人御下,自己不明白的問題交給屬下便好,把身體微微放鬆的靠在椅背上,說實話滿是飛龍的椅背並不舒服,但這總比整日挺直搖桿的坐在座位上要好些。

茶香四溢,取代了御書房中的檀香,檀香讓人清神醒腦,可趙禎受不了那種味道,幽香、深沉、悠長,氣息寧靜、聖潔而內斂的氣味讓趙禎覺得自己身處與一個巨大的牢籠中,這會讓他更加緊張而不是放鬆。

於是茶葉的香味代替了檀香成爲御書房乃至後宮中的氣味,這便是皇帝意志對周圍的細微影響,這就是特權階級,這就是人治最細微的體現……

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四十三章希望學園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一百四十四章殺威棒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二百二十五章驚現鉅款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兩千四百七十八章東方戰旗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穿越八百里瀚海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兩千六百一十一章上帝的代言人第二百八十九章轟鳴的工廠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
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第一百五十章十萬貫的女奴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天水趙氏的家風第兩千四百三十五章內有乾坤第三百九十四章烏骨部的叛變第九百六十六章祭天,天有靈第一千零六十二章夜觀範希文之疏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三百八十四章二王斃第兩千四百二十六章“扶上馬”第四十三章希望學園第四百二十七章帳中對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四百三十九章踏白軍第三百六十七章“無辜”的趙允讓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兩千零四十七章角廝羅的小九九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第兩千五百三十二章敏銳的人第兩千二百五十六章開張大吉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屠殺令第二百四十三章范仲淹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仁欽桑波的折磨第一百四十四章殺威棒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六百零五章按捺不住的遼人第六百三十七章初探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第兩千二百五十章帝王“真心”第三百零三章火藥的戰場處女秀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兩千零一十九章宋軍初敗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兩千三百八十三章趙禎的“黴運”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契丹的城堡第一百六十一章東京城的早晨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趙禎的恐懼第四十六章面見羣臣第四百六十二章愛惜羽毛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角廝羅的野望第五百一十八章陳琳入宮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二百二十五章驚現鉅款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兩千一百五十一章國法之辯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工廠的秘密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再次上演的強盜邏輯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一千四百六十章遼計(上)第三百六十二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一)第三百四十七章天下爲公的公路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石元孫的佈局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柳永與呼倫貝爾城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西京之亂第九百二十八章冬日隆隆帝王歸第兩千六百二十章萬民宮第兩千四百七十八章東方戰旗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天竺難民的作用第兩千五百五十四章紮根西北的柳永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送一程”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第七百九十九章天下大同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穿越八百里瀚海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六百四十八章民憤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八百思十七章回回炮第兩千二百九十九章漢家變了第七百七十三章天下商賈彙集於宋第兩千四百六十五章離宮第五百八十章以管窺豹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后遭算計第兩千五百二十五章一賜樂業人的拉比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攘外必先安內第兩千六百一十一章上帝的代言人第二百八十九章轟鳴的工廠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高麗的困局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