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賀禮”

党項立國,號曰大夏。

而宋人對党項這個白眼狼是一點也沒有好感的,因爲地處大宋以西,便喚之西夏。

最近朝堂上關於西夏是爭論不斷,西夏立國之後與大宋平起平坐,這一點是無論文武都接受不了的事情,畢竟一個曾經屬於中原王朝的部族突然有一天在大宋的土地上宣佈獨立了。

在宋人的思想中,党項的土地依然是屬於大宋的,這也是爲什麼大宋之前不承認西夏立國的原因,現在李元昊公然稱帝,給了大宋的國威不小打擊。

西夏立國不光在朝堂上掀起一陣風浪,即便民間也一石激起千層浪。

西夏與大宋之間的矛盾其實就從未停止過,當初李明德圍困延州城,之後大宋西征党項奪下兩州之地,之後更是摩擦不斷,今天你殺我幾個邊民,明日我殺你幾個遊騎。

現如今立國了,這下可把大宋的百姓給惹惱了,在趙禎的思想影響下,宋人心中的党項是一直居住在大宋土地上的定難軍,而他李元昊也是繼李明德之後的有一個西平王。

這就是一場赤裸裸的叛變,謀逆!

滿大街的人都在對剛剛立國的西夏口誅筆伐,但西夏的使者卻一點也不在意,甚至要求大宋朝堂給西夏提供和遼朝一樣的待遇,安排都亭驛和專門的遞役渠道,並且讓大宋賜予冰炭錢。

此言一出滿朝譁然,還有這樣不要臉的?

大宋的臣子紛紛斥責,龐籍哆嗦着指向西夏使者:“放肆!只要我大宋一日不承認你党項地位,你党項就永遠是党項,就永遠是我大宋的定難軍,李元昊自立爲帝,莫說是大宋的百姓和臣子不答應,就連一向寬仁的陛下也不會答應,今日居然還敢站在這煌煌的大殿之中索要這等國朝的待遇,癡心妄想!”

龐籍的一番話說到了大宋臣子的心中去了,一幫文臣武將接連開口駁斥,就連原本應該維護朝堂紀律的殿中御史都跟着討伐。

丁謂一言不發,這幾日他的身體不適,又要忙着三司的差事,本來休息就不好,今天他可不想攙和道這種無謂的爭鬥之中,在丁謂看來,西夏立國是遲早的事情,早一日立國便可早一日的動手對付西夏。

丁謂看的很準,而上首的趙禎也是這個打算,如今西夏立國的基礎是他的對西域的進攻拿下了大片的土地,可這些土地的價值趙禎卻不看好。

在滿朝文武吵吵嚷嚷的時候,趙禎卻出其不意的開口道:“西夏使臣的意思朕知道了,西夏想要遼朝一樣的待遇,這自然是沒問題的,你西夏立國,要這些待遇也不算過分,朕準了,明日去鴻臚寺支取便是。”

西夏使者驚訝的望着上首的趙禎,他沒想到宋人皇帝居然這麼好說話,之前的寧令野利遇乞還總是說大宋皇帝才智超羣,不是一般的皇帝,沒想也不過這麼會是。

西夏要求待遇和遼朝一樣不是爲了那點錢財和宅院,而是這意味着西夏和遼朝平起平坐,一旦宋人皇帝應允,那便是西夏得到了大宋的承認,連這點都看不出來,大宋皇帝的才智也不過如此。

趙禎瞧見西夏使者恭順的外表下隱藏的蔑視,那嘴角都快抽抽了,一時間冷笑着說道:“沒事你便下去吧,這是大宋的朝會與你党項沒有甚的干係。”

西夏使者剛剛躬身推出殿門卻聽到大宋的官家又道:“那個西夏使者回來,朕還有事要說。”

西夏使者只能無奈的返回,躬身問到:“不知陛下還有何事讓外臣照辦?”

趙禎笑道:“其實也沒甚的事情,不過是大宋從今日起再也不要你西夏的青鹽了。”

一時間西夏使者不明就裡的僵在原地,不要西夏的青鹽?就這麼簡單的事情用得着把自己傳喚回來,不過是小小的青鹽而已,不要就不要了,還能嚇唬得了誰?

在使者心中根本就每把這當回事,大宋和西夏之間的交易可不止青鹽,還有牛羊馬匹之類的東西,雖然大宋不再需要西夏的馬匹,可這並沒有什麼影響,這回不要青鹽和當初一樣也不會對西夏造成影響。

使者退走後,趙禎便不再說話,臣子們當然是要表達心中的不滿,同時他們也不明白官家爲何如此輕易的便答應西夏的理由。

趙禎並不準備回答他們的問題,而是對負責三司的丁謂道:“從今天開始,大宋的榷場不允許在出現一粒西夏的青鹽,也不許出現一匹西夏的軍馬!務必徹查詳細,一旦發現抗旨不遵且依舊走私者,殺無赦!”

大慶殿中迴盪着趙禎殺氣騰騰的話,一時間滿朝皆驚,官家一向寬仁,從未說過這樣殺無赦的話來,天子之言,出口成憲,誰也不會把這話當成官家的氣話,而是當作聖旨去履行。

誰也沒覺得官家禁止大宋採購西夏青鹽對西夏來說有什麼打擊,這種制裁不過是財貨上的,對於西夏人來說不過是撓癢癢而已,以前西夏還未立國之前,大宋便關閉過榷場幾次,可效果不佳。

不少朝臣們對趙禎的這道聖旨提出疑議,他們認爲大宋如果關閉榷場,不僅沒有什麼效果,反而會激怒剛剛立國的西夏國得不償失。

趙禎笑了笑便不再說話,如今的西夏和原先的党項不同,現在的西夏已經離不開大宋的貨物。

茶磚,絲綢,瓷器,藥材,甚至是糧食等等都需要大宋的供應。

原先的党項人完全是一種自給自足的遊牧民族,他們對外借的東西依賴很小,即便需要一些東西也不過是少量的,想想辦法總能解決。

可現在不同了,隨着西夏的建國,李元昊的稱帝,一個形成整體的西夏國可不同於原先逐水草而居的部族。

征伐西域使得西夏獲得大量的財物,但這些財物要花的出去纔有價值,和遼人通商,党項總是吃虧的,只能從宋人手中購買商品。

習慣是一種可怕的東西,他們依賴大宋榷場的交易已經成爲了習慣,突然關閉的榷場會使得西夏人慢慢的不適應,西夏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的侷限性,只能通過和遼朝以及大宋通商。

雖然緊靠吐番,可吐番比他們還窮,哪有東西和西夏交換?

趙禎這是在利用經濟手段來制裁西夏,這一次經濟制裁將會爲剛剛稱帝的李元昊送上一份大禮……

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四百一十六章大宋的廣告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一百九十二章微服私訪計不成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
第兩千三百九十章沒有救援,也不會有救援第兩千二百五十一章資本的較量第兩千五百四十七章亞父第七百三十五章東京城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戰爭是最賺錢的買賣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第一個拿起“石斧”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一千零五十三章開國公的傻兒子第兩千二百二十五章強盜歌第一千零一章趙禎的妙計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四百一十六章大宋的廣告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天皇的無奈第兩千零九十一章置之不理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援軍抵達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征服與統治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倆個外戚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官員的權與責第兩千三百五十二章全軍出擊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史書從此無倭國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把事情鬧大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八百零五章語出驚人第六百第二十一章草原上的狩獵第二百一十九章忘戰必危第踉蹌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第三百二十九章仙鶴起舞,家燕築巢第兩千兩百零二章天子伴讀第四十七章元方你怎麼看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殺不得的理由第兩千一百六十七章小人喻於利第兩千零七章君臣對奏第兩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五百二十三章趙禎多出的“兒子”第九百五十六章寧夏是非多第一千零七十二章蘇軾的缺陷第九百四十六章格物致知,儒家不解之謎第一千零二十七章大國沙文主義第二百五十五章皇帝的大婚(中)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一千九百九十章劉渙的心路(下)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神都處處萬歲聲第七百四十六章遼朝動向第一千九百七十八章化被動爲主動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兵出奇謀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賈之分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兩千零八十二章問題所在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四百一十九章正大光明第六百六十章突如其來的決戰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兩千三百六十九章惡火第八百三十四章餓殍第二十章王旦的決定第一百三十章酒色財氣呂洞賓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何爲無道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冰與火之歌第九百一十二章叔侄關係第八百五十八章無題(下)第五百七十九章做戲做全套第六百二十八章東京城的暗流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臨之後……第兩千五百八十章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七百一十九章神奇的羊毛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大宋的好幫手第一百九十二章微服私訪計不成第三百五十九章西水門記事第兩千一百四十五章帝王來第六十一章大拜除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九百九十五章掀桌,不玩了!第兩千四百三十一章賈昌朝的手段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零八十五章內朝會第十六章太子萬歲萬歲萬萬歲第兩千四百四十章技術過人的嘉莫族第兩千二百三十六章賭徒理論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七百四十七章年關(上)第八百二十四章天降大任第六百四十四章禪房中的帝王之道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將軍與神醫第一千九百六十章中原佛門的衰落第一千零二十章倭皇與關白第兩千四百三十章時代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