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退守大同(下)

耶律宗真的話讓蕭惠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他從軍中的驚鴻一瞥就知道大宋陌刀手乃是百裡挑一的彪悍猛士,身上的鎧甲比之重甲騎兵的也不差,更加讓人驚歎的是他們手中的陌刀。

推進的時候如山入牆,砍殺的時候血流漂杵,一丈長的陌刀單單是刀身就足有三尺來長,劈砍下來的時候連馬頭都能斬斷,這可不是所謂的斬馬劍那種誇張,而是真的能斬下馬頭!

說實話,就連蕭惠自己都是羨慕異常,但也就只能想想,這樣的配置一套算下來的花費就是相當驚人的,大遼即便是在聖宗的時候也出不起這份錢置辦陌刀手的裝備。

見蕭惠不說話,耶律宗真豈能不知他的意思,微微苦笑道:“我大遼的錢袋子還真的是比不過大宋,大宋皇帝天子劍你看到了吧?他趙禎居然對朕說這樣的劍我大遼要多少有多少,只要錢財足夠便可,聽他的語氣,這樣的刀劍都不算是上等的!在那些所謂的工廠中便能生產許多!”

蕭惠一驚,要是真的這樣,那實在太嚇人了點……“大宋皇帝不會是在故意誇大說辭吧?老臣瞧那天子劍可不是凡物……”

耶律宗真擺了擺手道:“大宋皇帝說的應該是真的,之前張儉的密報說,大宋的工廠產量驚人,技藝更是超羣,冶煉,鍛造,皆在我大遼之上,還能利用水的力量以水車捶打武器,百鍊鋼已經不是什麼困難之舉了。”

蕭惠一驚:“要是這麼說來,大宋的國力之強盛遠在我大遼之上啊!”

耶律宗真苦笑一聲:“朕也是看出了其中的門道纔會撤軍的,其實也算不得撤軍,只不過大大軍從析津府南京道挪到了大同府而已……”

皇帝要面子,作爲臣子的蕭惠自然不會點破。

“陛下說的是,大宋窺伺整個燕雲已經不是一天兩天,既然拿下析津府必然有西進的勢頭,我大遼守軍只需在城中以逸待勞便可,也讓宋人好好嚐嚐攻城之苦!”

耶律宗真笑道:“他大宋皇帝打算誆騙朕走居庸關回去,朕豈能上了他的當,一旦朕的大軍回朝,不是在天下人面前自掃顏面嗎?再說朕的大軍回朝了,大同府豈不是他趙禎的囊中之物?!”

“陛下聖明!”

“張儉呢?讓他來,朕要讓他想一個好辦法,戰場衝殺他不如我遼人,但要單論智謀,還是他最出衆。蕭惠記住,以後對張儉要束之高閣!”

皇帝的話顯然是前後矛盾的,蕭惠一時不明:“臣愚鈍,不知陛下此話怎講?”

耶律宗真嘆道:“我大遼就該有我大遼的樣子,我大遼開國立業靠的是什麼?不是嘴皮子,也不是漢人的那一套禮法綱常,更不是書上的之乎者也!

大遼靠的是真刀真槍的拼殺,是鮮血鑄就了我大遼!這一點和漢人完全不同!所以向張儉這樣的文臣能用,但不可太過依賴,朕知道你和他的關係不錯,你要看好他,不要讓他自尋死路!”

蕭惠的脖後突然一冷,忍不住打了個寒顫道:“老臣遵旨!”他沒想到陛下居然不打算中用張儉了,從開始到現在,張儉的智謀和判斷遠在別人之上啊!

瞧見他的模樣,耶律宗真笑道:“當然,該用還要用,給他加官進爵,多多賞賜便是,畢竟朕也離不開他。”

蕭惠默然點頭,陛下說的沒錯,張儉是自己的好友,他當然瞭解張儉的爲人,趨吉避凶的本能是他無論如何也改不了的習慣,全軍中唯獨自己知道,張儉被從戰場上撤走的時候多麼的高興。

耶律宗真打馬而行,這一次的失敗對與耶律宗真來說還算是可以接受的,最少沒有像西夏一戰那般損失那麼多的士兵,那是一場大潰敗……

現在自己手中還有十幾萬的大軍,還有大同府這個可以補給的地方,可以和大宋繼續周旋,如果這次失敗,整個燕雲都變成了大宋的囊中之物後果不堪設想。

經過和趙禎的那場談話之後,耶律宗真忽然發現,現在的燕雲已經不是遼朝進攻大宋的前沿陣地和跳板了,日月輪迴之間斗轉星移之間,燕雲已經變成了大遼對抗宋人的防線,這種轉化是多麼的可怕。

回首自己麾下的士兵,再想想剛剛如山呼海嘯般的大宋軍隊,一種巨大的落差出現在耶律宗真的心頭,不僅僅是裝備上的差距,還有士兵氣勢上的差距。

這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東西,原本的宋人在戰場上和遼人拼殺總是缺少一點什麼東西,血性也好,堅毅也罷,這些大宋士兵都缺少,可經過析津府一戰,耶律宗真看到了的大宋軍隊和原先的完全不同,甚至比大遼的軍隊更勝一籌!

這種感覺不光耶律宗真有,蕭惠也明顯感受到了,身爲將領的他對大宋軍隊的變化感覺的最爲靈敏,所以當耶律宗真向他發問的時候他肯定的點頭。

“啓奏陛下,軍卒在戰場上的氣勢非常重要,我大遼軍隊已經算得上是身經百戰,但在大宋軍隊面前卻佔不得分毫便宜,大概是因爲大宋的練兵方式和原先不同了,還有便是他們相信自己手中的兵刃和身上的鎧甲遠在我大遼之上,有了底氣,士卒的心態自然不同。”

不遠處便是大遼的西京,大同府。西京大同廣袤二十里,建有西京同文殿,設留守衙,北門東爲大同府衙,西爲大同驛,可以說這裡是遼朝四京中規模最小的一個。

和繁華的析津府相比,大同府稍顯冷清,但這裡的特色便是兵防!

大同古稱雲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位於山西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黃土高原東北邊緣,實爲全晉之屏障、北方之門戶,且扼晉、冀、內蒙之咽喉要道,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北方鎖鑰”之稱。

當耶律宗真踏進大同府之後便渾身不自在,這裡的漢人百姓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神采,這不禁讓他想起大遼歷史上的那次圍城之戰……

清泰三年,還是叛將的河節度使石敬瑭,拜大契丹主耶律德光爲父,借契丹兵滅後唐,稱帝,國號晉。以契丹有助援之功,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

但那時並不是誰都買這個兒皇帝的賬,雲中判官司吳巒“閉門不受契丹命”,修整器械,晝夜守城,堅持了半年之久,可最後吳巒無奈之下求援石敬瑭,這位晉主卻召吳巒南歸,雲州陷落,大遼屠城三日……

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平安京之戰(中)第七百一十章獻俘卸甲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八百二十四章結案與未來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魚咬勾了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
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聖駕之上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三百六十四章一賜樂業人的命運(三)第兩千三百三十章琉球歸附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一路向西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義舉第兩千一百六十九章今日海東州第一百二十八章吐血的八大王第兩千四百七十章東京的早晨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勿動,動,則國滅第一千九百零八章蝴蝶的翅膀(下)第八百一十三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攤子算是鋪開了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七百三十二章契機,彩票,競技場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參謀兵事院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在沉默中爆發的敦良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門閥是怎樣煉成的第兩千零一十二章宗哥城外第三百四十八章公主的降生第四百九十三章駙馬府中的猛士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你的財富朕不在乎第一千九百九十四章吐蕃的盟約(下)第二百七十四章皇帝眼中的輕重緩急第六百第五十七章耶律宗真的反擊第兩千一百五十章執拗的王安石第六百八十五章上兵伐謀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宋軍的弱點第二百四十四章趙禎的腰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兩千一百九十九章孫良的籌碼第兩千零二十四章使者入關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平安京之戰(中)第七百一十章獻俘卸甲第八百思十八章伏兵第兩千兩百一十三章聖旨執行不得第一百四十一章穆修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信仰的種子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宴無好宴第八百二十四章結案與未來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鵬珈羅之變第三百八十九章文臣不知兵事第兩千一百六十八章三方糾纏第兩千三百六十八章吐蕃雜兵第九百五十五章虛虛實實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兩千四百一十六章無恥小人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攘外必先安內第兩千五百六十七章阿母城中的密諜頭子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遙遠的地方第三百六十章皇家票號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老而不死爲賊!第兩千五百六十四章國家的“黑暗面”第五百五十一章輸贏未定第九百二十章大駕滷薄中的夫妻情趣第兩千五百一十七章蔡伯俙的“陷阱”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魚咬勾了第兩千一百零九章意外的“對視”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無法回頭的蘇軾第九百九十四章牽羊認罪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東進的惡魔第兩千三百零九章丁掌櫃的背叛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五百二十七章西夏大敗!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奇恥大辱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倒下”的契丹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四百四十七章神秘的大宋鐵騎第六百三十二章倒黴的劉從德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大宋有一位“仁君”就夠了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兩千一百七十五章一年四季,一年四祭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論西藏的重要性第兩千四百二十九章新興之城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氣歌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挖坑,築牆,建高塔第九百三十二章大宋營造的錯覺第兩千零九十六章肅清內外第六百三十三章計將安出第一千七百七十章草原的特殊性第八百零三章西夏崩潰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第兩千四百五十一章讀史(下)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大宋的壁壘第四百一十二章死訊驟至第九百三十一章皇位需要大多數的支持第二百二十三章東京城的改變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噩耗驟至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正義的定義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西北旱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