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世界第一城

遼陽之戰的戰果很明顯,大宋擊潰十萬契丹援軍,拿下了契丹的東京遼陽府,整個東京道除遼州外全部收歸大宋版圖,至此大宋版圖再次擴展,連通了黑水軍囊括了整個遼東之地。

但趙禎所獲得的東西更多,契丹的東京道本就是大宋的囊中之物,只不過這次“探囊取物”的成本實在太高了些,三萬多名將士的戰死就是東京道的“成本”。

在收到前線奏疏的第二天朝會上,趙禎向天下宣佈:“自大宋開國至今,疆土之日豐亙古未有!契丹之東京道已盡入朕之彀中矣!

大宋疆東至海東州,西至恆邏斯城,南至三佛齊,北至白山黑水之地!輿圖之廣闊歷代未有!此乃上蒼庇佑,華夏先祖之庇佑也!朕令將作監製碑,置於神都四門,以此碑爲點,測距而立之!”

朝臣們在上朝之前都看見了乾宇殿前的廣場上放了四塊巨大的石碑,清一色的都用紅綢蓋住,現在才知道這是幹什麼用的。

當初的盛唐也做過同樣的事情,現如今大宋已經超越盛唐,自然也該宣揚國威!

每塊石碑之高大足有三丈,需要八匹馬才能勉強拉動,在朝會之後,趙禎親自帶着文武百官揭開了石碑上的紅綢,這是一塊放在西門的石碑。

其實這石碑也就是“里程碑”而已,然而,這塊碑上的文字,卻低調奢華的令人髮指,或者說是“裝叉”的有些過分。

里程碑碑文由趙禎親自手書,用的正是他最爲拿手的“飛白體”上書九個字,即:“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

但這並不是大宋距離神都城最遠疆土的距離,只不過這一塊意義非常重大,盛唐時便有了這塊石碑,而大宋算是某種意義上對盛唐的繼承和發揚。

接下來便是其餘的三塊石碑,皆是出自趙禎親筆手書,巨大的飛白讓每個字都出神入化,彷彿展翅高飛,飛向遙遠的邊疆。

在朝臣們的讚歎聲中,其餘的三塊石碑被拉開紅綢,上面分別寫着“東去海東四千八百里”“北去北海四千九百里”“南去三佛一萬八千里”。

沒錯,大宋距離三佛齊纔是最遠的,南方的三佛齊距離大宋的神都城已經有了一萬里的距離,當然這些數字都是概數,即便如此也使得朝臣不斷的讚歎。

當然,趙禎還沒算上趙昀所在的方丈洲,事實上那裡纔是大宋最遠的疆土,大概距離大宋真的有萬里之遙了。

在教坊司的奏樂下,這石塊是被從乾宇殿被運存,緩緩的向四座城門而去,他們將會被放到神都城的四座外城城門處,天安門,地安門,東安門,西安門各一塊。

即便是朝臣都吃驚的巨大石碑在一出宮門後便引起了整個神都城的轟動,百姓爭相圍觀,一睹這盛世王朝的強大與威嚴。

每塊石碑都是九個字,簡簡單單的九個字,卻是囂張至極的九個字,低調奢華有內涵,九乃是極數,也是至尊,至大之數。

這是大宋國力強大的象徵,也是大宋征伐四方的成果,這石塊石碑不光是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更是提升了整個大宋,乃至整個華夏民族的尊嚴和自豪感。

當石碑聳立,如同長劍直指蒼穹的時候,百姓圍之而歌,奮力吶喊,高聲而賀,爲大宋賀,爲帝王賀,爲華夏賀!

東京城中所有的外族無不顫顫巍巍,無論女真人,契丹人,還是吐蕃人,倭人,亦或是党項人,西域人,塞爾柱人,歐羅巴人,心中的震驚與恐懼如同石碑就壓在他們的身上,令他們顫抖不已。

女真人,倭人和党項人還好一點,他們覺得自己歸附大宋是明智的選擇,自己也許和漢人還有些區別,但再過上個兩三代,他們的子孫後輩就是徹徹底底的漢人了,至少自己現在除了長相基本和漢人無異。

但剩下的外族就好不到哪去,契丹人看之又驚又怒,吐蕃人看之心驚膽戰,塞爾柱人看之長舒一口氣,歐羅巴人看之羨慕無比。

神都城早已是天下萬族混雜之地,甚至還有大量的黑人崑崙奴。

所謂的“崑崙”不是指崑崙山,而是泛指南洋地區,崑崙奴中大多數是東南亞一帶的“黑人“,也有一部分是塞爾柱商人帶來的。

神都城中流行一句唐時長安城的諺語,“崑崙奴,新羅婢”。

新羅的婢女等同於後世的菲傭,他們在牙行之中受過專業訓練,乖巧能幹,而崑崙奴個個體壯如牛,性情溫良,踏實耿直,大宋的貴族豪門自然都搶着要。

地勢較高的皇宮是神都城的中心,從神都四門都可以看到乾宇殿高高的飛檐,以及兩座高高豎起護佑它的闕樓,這兩座闕樓經過改造,已經由匠人把原本的石磚換成了巨大的浮雕。

任何抵達乾宇殿前的人都將感受到巨大的威脅,那一左一右站着的兩位宋軍武士,身着全身步人甲,手持橫刀而立,雖刀未出鞘但能看到一股寒芒出現。

這是匠人們在刀鞘與刀柄處用上了真正的鑌鐵,在陽光的照射下栩栩如生,彷彿隨時抽刀出鞘護佑大宋的帝王!

相對於威嚴無限的皇宮,神都城的規模也一再擴展,以至於朝廷不打算再在外城修建城牆了。

現如今的神都城城牆已經有了三道之多,這還是不算上宮牆的結果,城外不斷聚集的百姓居所和市場被稱之爲“市城”。

雖然沒有城牆護衛,但也受到衙門的管轄,趙禎是打算當市城到達極限的時候再建造城牆作爲防禦手段。

神都城是唐時長安城的兩倍,是漢長安城的五倍,明清北京城的三倍,同時期相比,是拜占庭帝國都城君士坦丁堡的十四倍,比歷史上的巴格達城大十二倍。

連神聖羅馬帝國的羅馬城也只是她的十分之一而已,趙禎相信,此後幾千年間,她將一直是人類建造的最大都城,也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城”。

這座城池的龐大不是他親手締造的,他只是做了一個基礎的北京城,在此之後,官員,百姓,商賈等等一起不斷的開脫,不斷的創造了這座神都城!

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一千四百零五章軍中生活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人性中的惡魔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釀啤酒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皇后之怒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
第六百四十七章開封奇案(下)第一千四百零五章軍中生活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資本的力量(上)第二百三十五章東方巨響第兩千兩百一十八章“證據”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趙禎的“自私”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三百三十二章中華智慧宮第兩千零三十三章入宮第一百七十三章皇后之死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兩千三百九十四章吐蕃人的圍攻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回還是不回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人性中的惡魔第兩千二百二十二章饕餮盛宴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釀啤酒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二百六十四章皇帝的表演技巧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兩大帝國之間的利益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女真人的完顏部第四百零五章遼朝趙安仁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塞爾柱的外交手段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國事家事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論格物第九十六章被利用了第兩千五百七十二章塞爾柱的皇帝來了第七百八十二章榆林戰起第十四章高陽正店的賭局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九百零五章千牛衛第二百八十三章党項人的陰謀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皇后之怒第兩千四百九十一章在神都第七百五十章大宋武裝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一賜樂業人的末日第兩千六百三十五章曼西科特之戰第兩千零三十二章巫瑪的索求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哪一個更便宜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帝王的自私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楚王封號第兩千四百三十八章夜郎自大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一切爲了利益第五百四十六章帝王何時歸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鑌鐵之心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抽絲剝繭第三百二十一章駭人聽聞的貪腐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皇城司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駭人聽聞!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羣“狼”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成功的遊說第兩千三百七十四章角廝羅的羨慕嫉妒恨第兩千五百九十八章捲土重來的十字軍第兩千六百三十八章統一一個帝國的步驟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以退爲進第兩千零八十章水落石出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宮之夜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下)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兩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戰損比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兩千二百三十四章“暴力執法”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要麼降,要麼死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製造彩虹的帝王第三十二章採花郎劉從德第兩千二百九十八章趙禎眼中的“固有領土”第五十五章地獄的開始第兩千兩百一十章贖罪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歸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無奈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利國監第一百一十九章皇帝的宣傳第一千八百零四章封鎖天竺,禁絕往來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逼人造反第一千四百二十章神罰一般的戰爭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四百九十章衍聖公第七百四十章登聞鼓第三百六十五章先知與惡魔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倭國的女皇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完美的伏擊第五十四章太子三衛的改造計劃第二百零八章趙禎的佈局第兩千二百七十四章貨殖律第一千九百零三章戰爭的序幕拉開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意識形態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