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二百五十二章冰山一角

只要律法足夠寬鬆,市場就是一個“鬥獸場”,任何人都能涉足其中,成爲一方競爭的霸主或是成爲被他人吃個乾淨的“獵物”。

大宋的市場自然是相對放鬆了,這不光是趙禎的功勞,還有太祖太宗以及真宗皇帝的功勞。

取消宵禁制度,減少坐商,行商的稅收,安定民生,這些等等的一切都是在促進市場的繁榮,市場繁榮了,便會有競爭的出現。

原本直道趙禎下場之前,大宋的市場都是相對平和的,錢財在市場中流通,資本隨意擴張,除了官營買賣和利國監的東西外,其他的並未禁絕。

即便是買賣奴隸這種事情,在神都城中也不是徹底消失,只不過從明面上消失,轉移到了地下而已,這和一些古老的職業一樣,便是在後世也難以徹底消滅掉。

當然這也側面的反映出,大宋的市場在某種程度上依舊是相對自由的。

這便是東城豪門的信心,他們從一開始對自己多年打造出的資本帝國充滿信心,雖然他們並不知道什麼叫資本,但並不妨礙他們的“實際操作”。

漢人經商一直以來都是“領先與時代前列”的,漢人善於吸取教訓,善於琢磨和研究,更善於積累財富。

和後世動不動就向銀行借貸的商人不同,這個時代的商人,尤其是大商人極少向錢莊借錢,在他們看來賺的少便是賠了,何況借錢還要付利息,根本就是在幫人賺錢!

之前佛門放出的“福壽錢”可是禍害了不少的人,連帶着大宋百姓對借錢做生意一向認爲是非到萬不得已不可爲。

東城豪門的本錢在何處?就在於他們對原始資本的積累和時間,這麼多年下來他們積累了很多財富,這些財富遠遠超過了他們自己的想象。

可以說這些人原本根本就沒想到過會賺這麼多的錢,而就是因爲這些龐大的財富使得他們飄飄然,認爲自己已經能夠和國家進行抗衡。

他們忌憚趙禎手中的“強權”不是不知道趙禎擁有“掀桌子”的權利,但他們依舊要在商場上和趙禎拼個“你死我活”。

在東城豪門的眼中,趙禎同樣是大宋商業的締造者,是規則的制定者,而這個時候你就不應該做出打破規則的事情,否則大宋損失的將會更多。

東城豪門認爲自己佔據優勢,他們希望趙禎進入“戰場”和他們進行博弈,這也恰恰是趙禎所希望的。

但東城豪門從一開始就錯了,趙禎是規則的制定者,他早早的就瞭解資本的強大,同時也心存忌憚,是個人都會在自己營造的東西上留下一個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的“後門”。

東城豪門還是不瞭解趙禎,每當他做一件事情,或是謀劃什麼的時候,最想要做的便是自己能想到的所有萬全準備。

只有在準備好這一切之後,趙禎纔會慷慨下場…………

東城豪門全部下場,並且押上了全部身家,市場上的較量已經不是權貴資本和帝國資本之間的較量了。

在明面上,大宋的商號遍地開花,所有人都覺得這是一個極好的機會,就像趙禎曾經見識過的“集體下海潮”一樣,甚至規模驚人。

資源實在是太過豐富了,任何人只要你想做生意,那就出具足夠的資質,比如田契,地契之類的東西,便能在大宋的錢莊中通過借貸的方式獲得起始資金。

這可比把自己家的田契,房契,賣掉或是抵押給個人要安心的多,安穩過日的百姓大多不會這麼決絕,但還是有一些追求財富和更好生活的人進入其中。

只要有了起始資金,那接下來的事情便是在當地的衙門登記商號名稱,所經營的買賣,以及領取繳稅牌子,在大宋沒有營業執照之類的東西,但卻有繳稅牌子,有了這牌子纔是正規店鋪,纔是得到朝廷承認的。

萬事俱備之後,便是尋找貨源,而現在,大宋的貨源極爲開放,沒有你買不到的東西,甚至還有書店專門出了一本小冊子,把大宋全國各地的貨源羅列出來,並且詳細標註那裡的貨源更爲便宜,當然經營者要自己考慮運輸成本…………

店鋪的掌櫃通常自己去進貨,這段時間店鋪由夥計和賬房先生經營,豐富的貨物品種在大宋遍地都是,而大宋百姓的收入也在增加,幾乎不愁賣不出去。

這是一次創業大潮,也是一次逐漸競爭激烈的“戰鬥”,連尋常人都能下場,這場商戰已經到達了白熱化的程度。

大宋的商貿越是繁榮,東城豪門的日子越是難過,因爲出現了許多可以替代他們的存在,這個時代還沒有多種經營的出現,商號所面對的風險也會增大。

其根本便是競爭愈發的激烈,別的地方不說,單單是神都城中便有無數的小商號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出現。

他們的面對的人羣也就是街坊鄰居,最大的優勢也在於便利二字。

而且因爲生意小,規模不大,這些店鋪開始逐漸的轉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增加貨物的品種,以及甄別是否有利於銷售。

這是規避風險的最簡單辦法,也是最符合他們定位的所在。

商品數量不多但種類卻不少,爲的是快速賣出和方便別人挑選,這樣的店鋪只能滿足周邊居民的日常所需,但卻無法動搖東城豪門的根本,所以原本也沒有什麼利益衝突。

但現在不同了,隨着店鋪的數量越來越多,充斥在神都城中的大街小巷,百姓們也逐漸發現這些商號的東西也都差不多。

於是競爭便在無形中開始了,還有更爲重要的一點,小商鋪的貨物都是從官營買賣或是利國監的商號中拿得貨,有些甚至是在蔡記拿的貨!

這使得他們的競爭力有所增加,官營買賣和利國監的名聲有時比不上老字號的商號,但畢竟也不會差到哪去,作爲“替代品”沒有什麼不可以的。

而蔡記的名頭,天下人又有幾人不知?在百姓眼中“蔡記”這塊金字招牌可要比所有的商號都要妥帖。

市場競爭的加大無疑減少了東城豪門的流水,而這僅僅是龐大冰山的一角而已…………

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三七分賬?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六百三十九章蔡伯俙的辦法(下)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七百九十一章與智者同行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六百九十五章燕雲光復帶來的經濟利益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
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宏圖第兩千四百三十六章山中王國第九百零七章戰前第六百七十五章眼紅的張儉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兩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友人第兩千五百四十二章趙仁的未來第八百零九章青塘有贊普第兩千六百四十三章泰西州的地位第三百四十九章真兇找到了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一千九百七十九章三七分賬?第一千三百一十章中京道的昨天,今天與明天(上)第兩千一百零七章賈昌朝的野心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開往大定府的火車第七百五十三章正旦朝會第兩千零四十二章怪圈第四百二十二章生命換來制度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兩千四百零一章政治的另一種形式第六百三十一章計換太子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遼朝?不值得在意……第兩千一百八十六章階級矛盾第一千八百零一章比敵人更瞭解敵人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兩千零三十八章百家爭流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挖坑到底要埋誰?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五百一十二章宋小乙的目的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兩千零四十一章聖山下的奇蹟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今日,明日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南薰門門頭劉三虎第一百七十七章新皇登基遇刁難(三更)第三十六章太子扶棺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高高的京觀第六百六十七章國之四京第兩千零六十九章包拯纔是殺手鐗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信仰崩塌無異與身死!第兩千一百一十六章能與誰人說?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黑汗分裂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摩擦摩擦第七十二章劉娥背後的女人第兩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版圖(上)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還不夠慘第兩千四百六十一章另類的封建時代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兩千零六十六章太子與宰執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二百六十七章趙禎手中的大錘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老朋友”約翰第六百第五十六章無人能擋第九百九十六章大宋天軍第兩千零八十一章叛逃的邊軍第八百七十七章英魂一縷東風去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國丈“瘋了”第五百五十章財帛動人心第一千八百六十二章深入第四百五十章蔡伯俙的戰車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大宋出兵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身在遼營的快樂第六百三十九章蔡伯俙的辦法(下)第九百四十一章遼朝的想法第四百零二章雙管齊下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塞爾柱的使者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分科而學即是科學第二百三十八章當官不坐衙的蔡伯俙第兩千六百零八章不安分的趙昀與不安分的方丈洲第兩千三百九十七章怪圈中的吐蕃人第兩千三百九十六章趙禎的抉擇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三百一十二章家國天下的大事第九百零一章意料之中的叛逆第兩千五百八十一章大宋優越的科舉制度第一千一百零六章開國伯與長城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宋人愛簪花第一千三百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兩千一百四十六章使壞的帝王第七百九十一章與智者同行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草原上的噩耗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以戰養戰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七百七十九章長城還是要修的第兩千四百二十三章“掌握”掌握戰爭的人第二百三十章千絲萬縷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屠滅敵烈部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宋與高麗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殺雞儆猴第六百九十五章燕雲光復帶來的經濟利益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天竺人的反撲第六百八十章大殿啼血第兩千零五十九章凌駕於資本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