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三十六章大宋的學問

圓周率看似是一個數學問題,但對趙禎來說卻有着極其重要的地位,他看似是人們追求天地大道的一種方式,是理解自然的一種學問,但更多的是對格物學也就是科學的推進。

趙禎從座位上站了起來,環顧四周,看着頗爲興奮的學子與楚衍:“爾等都知道圓周率的求取方法是通過割圓術,那割圓術是什麼呢?”

“是數術中的一種!”

積極的回答總會出現,這是學子們要求進步的表現,也是課堂氣氛的活躍,所有人都知道官家是個隨和的性子,對待學子最是寬容。

趙禎點了點頭,他需要的不是正確答案,而是眼下這種氣氛,笑着對那個胖胖的學子道:“沒錯,是數術的一種,可你們知道圓周率不光能對數術研析的精進,更是對格物的精進。”

趙禎的話讓一些人摸不着頭腦,趙禎就知道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即便是楚衍也是一臉迷惑,他是數術大家,但卻不是格物大家。

望向楚衍,趙禎緩緩開口道:“圓周率乃是精確計算圓周長、圓面積、球體積等幾何形狀的關鍵所在,是也不是?”

“官家聖明,只要有了圓周率,即便是個大鐵柱子,臣也能知道他的體積多少。”

趙禎笑了笑望向所有人道:“爾等可能不知,今天你們把圓周率算的越精準,日後我大宋的工匠便能造出更爲精準的火車車輪,或是車軸。

別小看這東西,甚至是在軍中都需要用到圓周率,火炮的製造,同樣也離不開,否則炮彈比炮管還大,如何去轟擊敵人?!

同樣的,別的數術也和日常所需息息相關,格物院培養的匠人中有不少都是數術大家,爲何?因爲他們在格物的時候需要用到這些數術。”

衆人立刻躬身施禮,口稱受教,趙禎也滿意的離開,這樣的行爲自己在智慧宮中進行了不知多少次,爲的就是讓學子們知道,他們眼中上不得檯面的雜學也能起到極大的作用。

格物便是科學,這是趙禎心中認定的事情,科學家自然是崇高的,可在大宋依舊只能獲得雜學的地位,而不是如同科舉所需的學問,那些是儒家之學,也叫顯學。

這個觀點早早就在華夏的土地上站穩了腳跟,韓非子著有《顯學》一書,書中明確的說過:“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

墨家的學說早已消失在了歷史之中,唯一留下的顯學顯學也只有儒學一個,而格物的興起與沉寂千年的墨家學說太過相似,於是便被文人所不恥。

當然,皇帝的大力提倡,商賈從中獲利,便是普通百姓都在受到格物的恩惠,連儒家的士大夫也參與其中,自然不能太過打壓。

於是雜學這種帶有一點貶低又有些承認的叫法便出現了,大宋有了顯學,也有雜學,這在讀書人眼中就已經是一種極大的平等了。

但趙禎知道,隨着格物的發展,隨着時代的進步,隨着國家越來越強盛,隨着資本的不斷壯大,儒學的地位將會變得岌岌可危,而格物的地位將會出現質的飛躍和提高。

這些不是儒家能左右的事情,更不是人力在左右的事情,這是時代的腳步,會把一切擋在面前的“落後”碾壓成齏粉,除非儒學開始改變,開始適應這個時代的發展。

新學便是最好的“加速劑”,對於一個封建王朝來說,儒學依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不可能完全放棄儒學,這個時代或者說之後的無數的時代,儒學依舊發揮着極其重要的作用。

畢竟華夏的禮數,尊卑,道德,觀念都是建立在儒學之上的,若是有一天儒學轟然崩塌,崩塌的不光是儒學而已,還有華夏數千年建立起來的道德體系。

一個道德觀,價值觀,人生觀完全毀滅的文明有多可怕?趙禎想想都會覺得遍體生寒。

他是在改變這個時代,不是在毀滅這個時代,所以新學要大力提倡,用這種能夠取代傳統儒學的新學來潤滑這個時代飛速旋轉的齒輪。

事實表明他是對的,現在的大宋新學固定了人們的道德和思想,又使得人們不斷的接納和包容格物的興起。

原本比較對立的兩種思想,在不知不覺間開始融合。

幸虧格物這東西在儒家典籍中出現過,也幸虧格物的解釋消失的無影無蹤,所以對格物的定義與發展可以創新的融入到新學之中。

不過代價是張載這個關學的代表人物不到五十歲便已經白了頭,趙禎有些愧疚,又有些敬佩,這樣的人才能配稱作是真正的大儒。

智慧宮中當然也有新學的位置,事實上張載講學最多的地方就是智慧宮,這裡是思想文化的碰撞之地,來自全世界的智慧與知識在這裡被總結出來,被傳授給漢家文明。

漢家文明有時便如同心一樣,堅硬的時候堪比鋼鐵,柔軟的時候又如海納百川。

新學便是最好的代表,他對格物的吸收最爲純粹和徹底,把格物當作是儒學的一部分來看待,認爲大道三千殊途同歸。

格物是通過對事物的判斷來認識世界,而儒學是通過學問來認識世界,最終都是在往明理上走。

“天下的道理就在那裡,不會因爲你的學識而改變,只是你的學識達到了,便會有一雙能看到道理的眼睛,如此便能窺道,儒學便是如此,格物亦是如此。試問誰能一輩子不與格物打交道?誰能一輩子不與聖人之言打交道?天下衆生,上至君王下至小民無外如是!”

“先生的意思是,即便海外之學也有一些道理?”

“這是自然?莫要小看海外的學說!一千年前,海外大秦人便發現了勾股定理,雖然比咱們華夏晚了數百年,可終究是人家自己發現了,你難道能說他們就沒開化?”

張載的講學很有特殊,或者說在仿古,地點不是在學舍之中,而是在智慧宮的巨大花園中。

一塊石頭,一壺茶水,一個頭戴逍遙巾的長者,以及無數渴求知識的學子,就在這鬱鬱蔥蔥之中一問一答。

知識的魅力和環境的優雅讓所有人都忘記了追求大道的痛苦。

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九百四十三章遼朝使者覲見!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宋武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六百章對策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八百三十九章戰爭債券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釀啤酒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兩千四百七十一章前往神都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後的底牌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
第兩千二百七十七章吐蕃人眼中的希望第九百零二章瘋狂的“盛宴”第九百三十三章日升月恆第四百五十一章沒藏訛龐的憂慮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一千七百零五章大宋之局第兩千一百八十章交換條件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讀書人更狠第一千零六十三章慶曆五年的第一場火第六百零九章碰撞第一百九十一章批閱奏章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祭天與修法第九百四十三章遼朝使者覲見!第四百零四章遼朝尋故人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宋武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趙禎的注意力第六百章對策第一千八百七十章那爛陀寺第一千五百五十章解惑范仲淹第兩千六百一十八章賊心不死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聲東擊西第兩千二百四十三章趙仲旻之死第一千五百八十章伊州之圍第兩千四百一十九章節利益交換第七百二十九章蹴鞠的魅力第一百零三章葛朗臺一般的老丈人第兩千二百四十四章蔡伯俙進京第一百八十五章悲劇的彭七第八百七十四章最後的底牌第八十三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第兩千三百六十七章角廝羅的計劃第兩千零九十五章皇后的手段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萬世之法!第七百一十七章党項來使第兩千一百一十一章在商言商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秋夜一“春風”第五百四十九章看不見的打擊第八百三十九章戰爭債券第兩千五百零五章西方與東方第兩千零二十九章吐蕃?誰在乎?第三百一十三章晏殊歸來第兩千一百五十七章華夏的“成長史”第四百八十五章皇帝釀啤酒第一百七十九章來自蛇蠍美人的威脅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重遊上京城第兩千一百二十二章賈昌朝的作用第六百零六章帝王之心第一千零六十六章大宋的第二道安保第兩千六百四十四章趙禎的邪惡計劃第一百五十八章三棱軍刺與破甲錐第八百三十章禍根第兩千零七十九章消失的巡城司第兩千一百二十九章誰撐到最後第六百二十六章勇士之死第一百一十八章大宋的國力第兩千一百七十二章趙禎的“手腕”第兩千四百四十九章“最好”的大宋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藥實驗第五百零七章復仇的開始第四百一十一章黃雀的利益第一千九百一十章搜捕第兩千五百七十一章雄關如鐵第五百三十六章脆弱的屏障第兩千五百六十八章最賺錢的買賣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惡魔來襲第五百五十四章遼人的驚訝第九百二十四章大宋天子是何人?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趙禎的寶庫對話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漢家的大氣魄第六百八十二章趙禎的陽謀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帝王頭顱飲濁酒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皇宮中的一場火第一千三百零八章蘇軾治軍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五百四十章大宋的四大宗教第八百九十六章江山如畫,沒有多少空閒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柳暗花明第兩千四百七十一章前往神都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結黨營私,國之禍事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炮彈是怎麼出現的?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破局第一千八百零七章狼狽爲奸的事情總會發生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四個都護府第六百四十一章皇后垂簾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兩千三百章帝王“得意”事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二百九十四章首戰告捷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後的底牌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四百九十二章蔡伯俙的毒藥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宋之兵甲,其威正盛第七十五章開山鑿石,其威初現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報復”第三百四十六章大宋直道第一千八百零二章大宋商賈的吸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