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八十章走狗烹

趙禎今天穿的最是隆重,高貴威嚴的冕服,和袞服一樣這是隻有帝王才能穿着的衣服,兩者合稱袞冕。

但袞服類似於禮服中的常服,相比之下冕服纔是最爲尊貴隆重。

三才在邊上幫趙禎繫上天河帶,並檢查冕服上的十二紋章,確保日、月、星、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赤舄每樣都能顯露出來沒有一處被遮蔽。

十二紋章在這裡可是有說法的,三才一邊檢查一邊唸叨:“日、月、星辰昭明,象發生萬物。山龍興雲雨、沾物濟衆以配天。火明而炎上,明理崇禮之精神。虎,嚴猛;蜼,以智,象神武而定亂。粉米粒民。黼象割斷能決。韍象背拂於非義,君臣可相濟!”

趙禎看着眼前等高的銅鏡微微皺眉,帶着一絲試探又懷疑的態度對三才道:“你說朕穿的這麼隆重,是不是會讓蕭撻裡心中自哀?”

三才愣了愣,隨即擡頭道:“官家,您別看奴婢是個閹人,但奴婢也有妻室,這女人啊!您越是如此照顧她,反倒是讓她越難受,還不如正事正辦嘞!”

趙禎啞然失笑:“倒是朕多慮了,關心則亂,眼下大宋收服契丹爲重,非朕之妻也!”

三才尷尬的笑了笑,什麼妻……皇帝的妻只有一個皇后,蕭撻裡即便是再尊貴也不能成爲大宋的皇后,否則不就亂了章程?

不知爲何,三才現在開始有些隱隱的擔心,這對契丹的母子進入大宋的皇宮之後會怎樣?

到時間後宮那可叫一個不太平,除去皇后外,還有曾經的党項太后,雖然倭國的女天皇算不得什麼,但在禮法上也是類似於皇帝的存在,現在又多了一個契丹的太上皇或者說是太后,想想都覺得讓人頭疼。

恐怕翻遍整個華夏史書也找不出和官家後宮類似的了吧?呼倫貝爾城的皇宮還沒修建完畢,但巨大的正殿和皇帝所在的內殿已經修建好,並且能在第一時間入住。

這個時代的油漆用的是漆樹的樹脂,純天然材料環保無毒無污染。

王韻和包拯兩人帶着一大羣工匠這段時間是連夜趕工,他們兩人都知道這座宮殿要成爲皇帝和契丹那位最尊貴女人完婚的地方。

因爲身份特殊的關係,基本上無法在大宋以正事的禮法完婚,在朝外的行宮完婚纔是最好的辦法,之前的党項太后沒藏黑雲不也是如此嗎?

趙禎知道爲什麼包拯和王韻兩人對行宮這麼上心,雖然是一座行宮別業,但這裡的宮殿規模和內部裝修一旦也不比契丹契丹上京城的皇宮差,甚至在有些地方有過之而無不及。

趙禎仰着頭,三才在後面給他佩戴武冠,朱纓,朱紘,以及長長的充耳,看着深深的藻井和上面的盤龍,趙禎心中笑了笑,看來這兩人對於蕭撻裡不是一般的尊重。

事實上所有的功勞被算在了蕭撻裡的頭上,畢世傑和趙禎在背地裡做的事情他們並不知道。

在他們看來是蕭撻裡向趙禎妥協,並且爲天下蒼生考慮,避免刀兵之禍,最終決定歸順大宋,結束了大宋和契丹之間近百年的對抗。

並且對於大宋的朝臣來說,蕭撻裡的皇帝位是符合禮法的,登基即位的大典有,改變了國號年號,得到了契丹上下的支持,那她就是繼武曌之後的另一個女皇帝。

皇權自然是要得到尊重的,契丹的皇帝要嫁給大宋的皇帝,這是倆個皇帝之間的婚禮,說出來着實有些駭人聽聞,別說在史書中,就是在野史傳聞中也從未有過。

兩人最終商議,此事可大可小,在外低調內斂,只是讓人知道就行,但在內一定要華麗重規,重製,讓這位契丹最尊貴的女人獲得應有的尊重,事實上也是對皇權的尊重。

“三才,待畢世傑入城之後,朕便不希望他再出現,讓他死的體面些,朕不希望事情鬧大。”

三才點了點頭,事情的始末他是知道的,現在所有人都把功勞算在蕭撻裡的頭上,那畢世傑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只有他永遠的閉嘴,事情不會敗露。

“官家放心,奴婢已經乾淨利索,只不過他是契丹的宰相,契丹皇帝那邊……”

趙禎笑了笑:“現在最想殺他的怕就是蕭撻裡,也算是順水推舟的送個人情,咱們給他體面,蕭撻裡說不定都不想給他體面嘞!”

三才點了點頭便走出內殿,在外面小內侍的耳邊吩咐幾句,便再次回來:“官家,契丹皇帝的聖駕已經到了甕城,前軍十萬全部繳械,歸於安置營。大駕滷薄也準備停當,有軍中將士五千充任。”

接過三才遞來的天子佩劍,趙禎緊了緊天河帶,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對他來說迎娶蕭撻裡這件事,可要比征伐契丹要來的“任務重”。

兩人有了夫妻之實已經多年,再加上蕭仁的關係,趙禎早已把蕭撻裡看作是自己的妻子。

但現在老夫老妻要見面,反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起來,畢竟趙禎殺了人家丈夫,還攻滅了契丹王朝,同時還是以兄弟之國相稱的倆個國家,這關係尷尬的實在令趙禎不知該怎麼說是好。

帶着親衛和宮人出了行宮,浩浩蕩蕩的大駕滷薄便整齊的排列在宮門口,這大駕滷薄其實就是一羣人在馬上帶着各種各樣的東西或是旗幟。

前面是篦頭,畫角,鼓,大小銅角,金四,金鉦,杖鼓,龍頭笛,後面是肅靜旗,金鼓旗,白澤旗,門旗,日月旗,雲雨風雷旗,五星旗,二十八宿旗,北斗旗,五嶽旗………………

這還是趙禎認識的,至於那些不認識的,叫不出名字的器物還有多得很。

三才已把趙禎的御馬牽了過來,駿馬的身上還被披上了甲冑,整個大駕滷薄的隊伍都是如此沒有例外,五千人的大駕滷薄全部由背嵬軍的老兵組成,雖然打着各種儀仗,但馬上的甲冑和兵器卻一樣不少。

趙禎上馬後由三才牽着進入軍陣之中,蕭殺之氣頓生,煞氣之重令人膽寒,這樣的大駕滷薄儀仗不像是迎親,更像是在示威。

那沒辦法,大宋在之前被契丹壓制的太狠了,契丹人如此威脅過大宋,現在大宋自然要把場子找回去。

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兩千一百二十六章圍困白雲寺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兩千六百零四章“皈依”基督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四章內侍陳琳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兩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
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敵人的敵人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一百一十五章皇城大火!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來自遠方的消息第七十一章太子的力量第兩千一百六十六章諼草的“秘密”第兩千四百四十一章趙禎心中的真正想法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天下大勢第兩千一百二十六章圍困白雲寺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與塞爾柱第一千五百零一章乾宇改制第七百五十二章大宋的海外駐軍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后的恐慌第一百九十八章西京的蔡記第兩千五百五十八章大宋的“要害”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蕭撻裡的死戰之心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賊船的夏竦第兩千零八十九章真相逐漸浮上水面第兩千二百三十二章皇帝的密庫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一顆仇恨的種子第三百零七章不滅忠魂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一夜天變第八百章咖啡的魅力第兩千六百零四章“皈依”基督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兩千三百七十五章人的根本第五百八十六章熱鬧的析津府第三百七十章羽林衛第六百零七章天下事,往往不按計劃來……第三百二十章雪災中的柳三變第一百一十三章怒髮衝冠憑欄處第兩千兩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迎接未來第兩千零六十二章轄騎滿街纔是禍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禍第一千零一十二章高麗人眼中的大宋第一百七十一章棋局收官第一千七百零七章戰鬥不止第六百二十二章奉聖州戰事第兩千四百四十四章被耽誤的“化學家”第兩千一百八十七章趙禎的“胡蘿蔔”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蕭撻裡的大遼第一百六十五章皇城流血夜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重掌黑手的蔡伯俙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大宋的版圖(下)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這就是資本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塞爾柱使者的恐懼第八百五十三章党項人的未來第兩千五百零二章帝王家學第兩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兩千四百零六章帝王的責任第八十五章智慧宮第一千九百零四章全線崩潰第一千九百五十九章吐蕃尊者第三百八十四章真實的謊言第五十七章深宮中密事第五百八十九章不同的態度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七百八十四章甕中之鱉第八百五十二章最美的輿圖第四章內侍陳琳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三個問題第六百二十九章太后之謎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第一百六十二章恩與威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張儉就是個笑話第九百四十章公主的心上人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放棄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三封詔書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契丹人入宋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一百零一章仙遇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文臣逼宮的智慧第五百七十七章陰差陽錯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一千一百零七章大宋的速度第兩千五百一十四章“民意”?第八百七十章老兵着甲第九百六十五章駕詣郊壇行禮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複利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嚮導阿依庫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契丹的“識時務者”第四百二十三章又見道門第兩千一百五十五章“中國”與“蠻夷”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利益所繫第兩千一百一十章帝與後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出兵斬使第兩千六百二十九章論“人才”重要性第兩千三百四十一章戰爭的模式第二百四十四章流產的《武經總要》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誘餌與犧牲品的區別第一百六十五章人間地獄第兩千四百七十四章皇權高於一切!第七百零八章皇帝回朝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兵出哈密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軍功不夠,劫城湊第兩千二百五十四章東京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