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政策引導

還沒等王韻去請旨,趙禎的旨意便由三才送來了,尖着嗓子讓糧商們接旨,旨意很簡單,就是讓他們從大宋境內把多餘的糧食運來,以各州府的常平倉陳糧爲先。

趙禎當然清楚這是一個多好發財機會,錢財當然不會單單是這些糧商賺了去,朝廷也是要賺錢的,當然也包括自己的左藏庫。

大宋的糧食是不值錢,但千里迢迢的運送到草原之後,路上的成本不算錢嗎?再有這裡還是賣方市場,也是剛需市場。

草原上的部族正在被飢餓折磨,恨不得把草根都填到肚子裡,當然他們已經開始這樣做了,現在大宋的糧食來了,價錢也算是他們能接受的範圍之內,和生命相比什麼樣的價錢接受不了?

大宋的糧食不光是銷往茶扎刺部,還要爲以後做打算,比如拿下契丹之後,拿下整個草原之後,草原上的部族看似人口不多,大的部族也就幾萬人,最多不會超過十萬,小部族也有一兩萬人甚至更少的幾千人,但架不住這些部族的數量多啊!

他們分散在草原的各地,但總是需要糧食的,到那時候大宋再把糧食的價格壓低,薄利多銷而賺錢豈不是很好?

至於吃的慣吃不慣根本不存在,大米白麪這種主食難道不必草原上或是高原上的青稞要好吃?

只不過是草原上不產糧食罷了,否則人家纔不會放着大米白麪不吃去吃粗糙的青稞。這是養成的習慣不假,可那是條件所限!

草原就是拯救大宋農耕的一劑靈丹妙藥,趙禎打算利用這裡成爲大宋糧食的銷路,這是趙禎的一條拯救計劃,從一開始草原就是幾乎中重要的一環,這盤棋到這裡纔算是把大宋下活了。

朝堂之中已經出現放棄農業的聲音了,從工廠賺取的錢財所繳的賦稅已經太多太多,大宋工業蓬勃發展的同時必然會排擠農業,農業需要佔據大量的土地和人口,而工廠也需要人口。

資本的不斷轉變讓工廠開始和土地爭搶人口了,於是有人提出既然南海之地的農莊大量出產糧食,爲何中原還要生產糧食,不如把農人從土地之中挪出來,進入工廠生產商品,如此便能增加國朝的稅收,也提高百姓的生活…………

趙禎最不希望的局面正在緩緩出現,這一點類似於數百年後英國的“羊吃人”。

當時英國毛紡織業的發展,羊毛的需求日益增加,市場上的羊毛價格開始猛漲,養羊成爲一個有利可圖之業。於是,英國的鄉紳、貴族紛紛把自己的土地和村社的公共土地用籬笆圈起來,變成私有的大牧場、大農場,有的還用暴力手段將農民的土地圈爲己有,用來放牧羊羣。

牧羊所需要的勞動力有限,原先在鄉村勞作、生活的大批農民失去賴以養家餬口的土地,被迫離鄉背井,淪爲流浪者,這些人又被低價僱傭到工廠之中勞作,血汗工廠同時出現。

現在的大宋也出現了這樣的影子,毛衣成爲了冬日裡取暖的必備品,大宋的平凡之家也能買上一兩件,於是這種“緊俏貨”便成爲大宋工廠最趨之若鶩的產品。

商賈想盡辦法的收購農人的土地,然後在土地上放牧或是蓋工廠,得益於大宋的基建,交通便利之下,工廠也不一定要蓋在大城市的附近,於是商賈便把注意打到了縣城或是鎮子的土地上。

大宋的縣城和鎮子一般都有公路相連,完全可以抵達州府一級,到了那裡還有專門的貨運遞役可以運輸,不怕交通不便。

這些商賈都是正規的,他們每年都向朝廷繳納相當可觀的稅收,所以朝臣中才有一部分提出這樣的建議,當然,朝中的三省六部相公們卻有着不錯的眼光,堅決斥責了這一荒謬的說法。

大宋和華夏的歷代王朝一樣,都是農耕立國,工業雖然大力發展,但還沒到能完全取代農業的時候。

因爲大宋百姓的人口呈現出了爆炸式的增長,生育這種人類的本能在這個時代幾乎是人人提倡,根本就沒有計劃生育一說,誰家要是不生孩子,那就定然是脊樑骨都會被鄰人戳斷了,“不孝有三無後爲大!”

傳宗接代,續存家族香火別說是在這個時代,就是放在千百年後的後世也被華夏的家長視爲金科玉律,是不可更待的天責和使命…………

人口一多,需要的糧食自然也就越多,這時候大宋的糧食產量驚人,還看不出什麼問題,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

萬一大面積的天災出現,萬一需要大規模的用兵或是鎮壓叛亂,到時看似充盈的國庫存糧就會瞬間捉襟見肘。

現在趙禎要做的就是引到資本,讓大宋的朝臣看到,糧食是有銷路的,糧商也是能賺到錢的,從什麼地方?當然是草原上!

大宋的糧食賣到草原上絕對能賺錢,而且還不是少數,只要讓人們看到這一點,便心中有了底,農人便可以增加投入和生產,大宋的耕地面積也不會減少,至於朝堂之中反對的聲音,以趙禎的個性定然是要秋後算賬的…………

糧商在看到聖旨之後,便心中大有信心,開玩笑誰不知道官家纔是大宋真正的財神爺?!這麼多年戰爭賺取的錢財還少嗎?

至於商賈之道也是官家給指的明路,當年蔡記雖然是蔡伯俙主持,可官家在幕後做的事情精明的人稍稍一想也該知道。

既然官家說糧食在草原能賺錢,那就一定能賺錢!

糧商們屁顛屁顛的走了,騎馬奔馳的飛快,要不是他們身型臃腫,三才都懷疑是不是草原上的百姓了。

“嘿!瞧見沒?官家的旨意一出,這些糧商便飛也似的回去了運糧了,瞧瞧茶扎刺部的模樣,糧食在草原上還能不好賣?這些人還都是大糧商,這點腦子都沒有。”

王韻卻是苦笑的望着他:“耳聽爲虛,眼見爲實,這些商賈若是不見官家的聖旨,萬萬不會如此爽快,他們調來的糧食能賣給草原上的部族?是賣給大軍的!”

“嘎?……”

三才微微一愣便反映過來,還真是這樣,大軍已經把糧食給了茶扎刺部,現在呼倫貝爾城中的存糧只夠大軍吃上十來日,到時間糧商把糧食運來…………

三才狠狠往地上啐了一口:“真是無商不奸!這筆買賣倒是划算的緊!”

王韻白了他一眼:“朝廷買他們的糧食不虧,別忘了他們還要交稅,又回到三司的手中了,如此算下來還是划算,這些糧商們都知道,也是故意爲之,就是爲了討官家的好,爲以後行商草原做準備嘞!”

三才一時間說不出話來,沒想到其中還有這些門道。

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二百零四章 罪己詔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兩千二百九十二章比兇獸還要可怖的人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
第兩千一百七十六章“龍生九子”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九百三十六章勤政殿第四百一十八章殿中誡第四百九十四章昆明的由來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真真假假第二百三十六章炸膛的火炮第兩千六百一十二章造神運動的開始第一千八百零九章今之神都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三十九章寒冷的冬天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烏拉!第兩千一百零四章狡兔三窟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第兩千三百二十四章戰爭的序幕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第一顆棋子的重要第兩千零一十六章突圍,突圍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二百零四章 罪己詔第一百零九章趙恆的天倫之樂第六百四十五章網中魚第兩千零五十章無私還是自私?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來自“螻蟻”的威脅第二百三十七章象棚中的撲買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四百六十一章榷場第一千零六十八章外戚也不無不可第兩千五百八十六章來自東方的算計第一百九十章一石三鳥第一千八百四十六章被圈養的天竺人第兩千二百九十二章比兇獸還要可怖的人第八百三十二章謀事在人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睦鄰友好”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三百七十二章兩軍對壘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皇權要限制,相權也要限制第七十四章太子的軍械庫第兩千零九十二章千刀萬剮難贖其罪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父與子(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送死可不行!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七百零一章党項人的動向第兩千六百一十章趙昀的西方之旅(下)第七百一十四章自己作死第八十九章古人的智慧第二百零六章烈火焚城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勇士巴圖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炮火之下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第九百八十四章沙門島演變史第六百八十六章突如其來的炮聲第兩千五百五十五章大宋的新疆路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八百四十九章鋼鋒重騎第兩千零二十章妖孽來了第一千五百七十章八刺沙袞的末日第一千三百八十章消失的倭國,大宋的海東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百一十五章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兩千零七十一章宮牆上的老倌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遼朝的態度第一千九百零一章趙禎的“卑鄙”第兩千四百八十二章自取其辱的羅馬第兩千六百三十二章父慈子孝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兩千四百八十章老兵不畏死,只圖百戰歸第兩千五百四十四章遠攻近交?第兩千三百三十五章大宋的絕情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西方與東方扣起的圓環(下)第兩千一百七十七章祭祀之謀第一百一十六章退守大同(上)第兩千二百一十九章三司會審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真正的強大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梟雄第一百一十八章傳國玉璽第二百八十一章大宋皇帝的超值大禮包第七百七十章東京羊毛貴如油第七百零三章遼朝亂局第四百八十四章趙禎的決心第兩千一百二十三章賈昌朝與呂夷簡第兩千二百九十四章聰明和智慧第八百一十九章窮途末路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章臺之對第四百五十五章夏竦的請求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兩千一百三十一章智慧和尚的真面目第兩千零二十一章王安石的奏疏第兩千一百七十一章臨走前的反擊第五十九章寇老西回來了!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覽試卷第二百五十一章國家貿易第一千零五十一章帝王家教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炎宋興第一百八十九章子弟兵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草原上的屠戮第兩千三百一十一章斷裂的“圓環”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蔡伯俙和老包